姜亞男
摘 要:近年來燃氣企業業務規模不斷拓展,用戶數量增加,企業原有的生產經營模式問題日益凸顯,無法與城市輸氣管網的安全性運行需求相適應。面對這一情況,燃氣企業有必要建立安全生產標準化體系,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通過實際案例分析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標準化責任,依靠信息化建設提升企業燃氣安全運行管理水平。
關鍵詞:燃氣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
引言:燃氣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實際上就是從管理、作業行為、作業環境、生產條件、履行職責五方面入手,將安全擺在重要位置,預防潛在作業風險,使工作人員的操作行為更加標準化。企業在安全生產的同時,還需不斷優化工作流程,加大安全生產宣傳力度,在企業內積極開展考核評優活動,強化人員責任意識,營造安全高效的生產作業環境。
1. 燃氣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過程
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共包含五部分,企業的任何生產行為都應當以安全為前提,通過建立安全生產標準化機制防范潛在風險,降低事故發生幾率。一旦出現異常,企業可在最短時間內采取應急措施,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的實施要求工作人員定期查看生產設備,對生產管理人員進行嚴格考核,確保設備、環境以及人員都是安全的。比如某燃氣企業下設六個部門,共50人,負責一座集中供熱站,通過對現場生產經營工作的了解,該企業鍋爐存在燃氣泄漏與漏電的事故問題。具體如下:(1)企業技術天然氣管線在設計上存在不足,這是燃氣泄漏與輸壓偏大的主要原因,無形中加大了人員中毒與火災事故的幾率,威脅人員生命財產安全。(2)燃氣企業內部變電室和電氣設備均未接入零線,且電氣設備設計有所缺陷,線路絕緣被破壞,一旦人員與設備接觸,將容易引發觸電事故。(3)鍋爐和管道材料的選擇不夠嚴謹,鍋爐運行壓力較大,能量無法盡快釋放,給鍋爐設備造成損害,影響其壽命。(4)巡檢人員在工作中存在違章行為,導致元件墜落,從而引發安全事故。
對于上述事故進行梳理,在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中從儀器設備、生產現場安全保護、危險源辨識幾方面入手,完善燃氣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流程。具體如下:(1)在供氣設備與用戶家中設置隔爆墻,保證燃氣設備與用戶間的安全距離,完善消防驗收程序。在輸氣管線周圍加設防護欄,防止出現碰撞事故,規避因車輛碰撞而引起的管線事故。(2)嚴格監測輸氣管線壓力,在壓力表內使用紅線標注出管線最高工作壓力,同時巡檢人員需利用壓力表做好防護工作。將吊裝裝置安裝在鍋爐之間,依靠防碰防爆措施防止靜電火花出現,以此為基礎設置門禁,同時在鍋爐門口設置導靜電棒。(3)定期檢查壓力表、接地電阻、安全閥等零件構造,查看安全閥的開啟情況,保證設備時刻處于安全運行狀態,全天24小時詳細記錄巡查內容。(4)企業內部安全質量部門應對現場儀器設備和作業環境深入研究,加強風險源識別與評估,以便發現潛在風險,細化隱患等級,為有效保護措施的應用提供重要參考[1]。
2. 建立燃氣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機制的有效策略
2.1擴大宣傳力度,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標準化責任
燃氣企業應定期組織舉行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活動,各部門需要將安全生產作業落實到具體工作內,推動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進程。要求企業樹立關于燃氣供應的安全生產思想,確保企業生產工作的安全性,不斷完善安全生產標準化機制,發揮宣傳工作的積極作用。作為安全生產的責任主體,燃氣企業應充分調動各個部門,確保安全生產工作的貫徹落實,在年度重點考核工作中加入安全生產標準化的相關內容,同時加大安全考核比重,企業編制安全生產責任書,要求各個崗位負責人簽訂責任書。
2.2在企業內部開展考核評優活動
發揮考核機制的重要作用,舉辦評優活動,以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為前提條件,將其與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的獲取相聯系,使企業能夠在規定時間內與安全生產標準化等級相互協調和適應。對于有效落實安全生產理念的企業和部門,可根據實際情況延長其安全生產許可期限,同時可延長對該企業的現場審核間隔時間。對于無法達到安全生產標準化要求的企業,可視問題的嚴重程度對企業開展培訓活動,必要時可吊銷企業生產許可證,加大對燃氣企業的經濟處罰力度[2]。
2.3建立安全生產標準化體系
明確燃氣企業的安全生產目標,結合企業生產經營實際情況,分別制定整體和年度安全生產目標,按照班組的職能權責確定生產任務與考核方法。關于安全生產標準化體系的內容,主要包含以下幾方面內容:(1)明確關于燃氣安全生產的法律規范,識別相關法律內容,確立電子數據庫,嚴格遵守法律要求,并將其落實到實際生產工作中。(2)確定組織機構,落實其相關職責。按照安全生產標準化規定做好安全管理機構的設置,同時配備專門的安全管理人員,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對其安全職責加以明晰,制定安全承諾書。(3)完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根據燃氣公司實際管理需求,修訂適用于該企業的安全規章制度,優化操作規程,將其印發給企業所有員工。(4)做好教育培訓管理工作,完善燃氣企業培訓教育管理程序,按照具體的崗位設置情況,根據人員實際配備識別培訓需求,制定培訓計劃,建立培訓資料庫,將所有崗位和工作人員基本信息納入資料庫,做好培訓教育效果的考核分析。為工作人員建立信息檔案,在實現工作全程跟蹤的同時,加強對人員崗位工作的動態管理。(5)設備與生產工藝安全管理。要求現場所有安全設備必須滿足法律規定,確立設備臺賬和檢修計劃,對其展開規范化管理。(6)維護作業安全,加強對特殊作業的許可管理,要求危險性較高的作業在開展之前必須履行審批手續。在特殊作業場所與設備上設置警示標志,明確危險種類和具體應急方案。(7)應急救援和事故處理。以燃氣公司各個場站的實際生產情況為基礎,按照規章制度,結合應急預案配備應急設備和物資,做好設備周期性檢查,加強對設備設施的日常保養,盡可能的延長設備使用壽命。修訂事故應急預案,做好應急演練,對演練效果做出評價分析,使應急管理工作得到優化。做好事故調查與處理,按照燃氣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體系內容完善事故管理制度,前移事故預防管控,引導企業深入貫徹并落實以預防為主、治理為輔的生產管理理念[3]。
2.4加強信息化建設,提高燃氣安全運行管理水平
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將其用于燃氣安全運行管理工作中,促進燃氣企業管理的信息化。比如建立信息系統,搭建云平臺,實施分布式管理模式,在GIS和GPS管網巡線系統的應用下,對燃氣生產全過程進行氣量分析和預測,以便時刻掌握管網云心狀態,監測場站管理情況,同時實時采集數據,確保燃氣供應與調度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應用GIS空間數據管理方式建立管網設備數據庫,為后續搶修工作的開展提供科學指導。建立應急搶險制度,以便及時響應突發事件,做好事故的調度工作,使應急搶險人員可以在事故發生的第一時間前往現場,降低事故帶來的損失。
總結:總而言之,燃氣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體系的建立是實現企業安全生產的有效圖途徑,要求企業全員積極參與。通過標準化建設,全方位審視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現狀,對生產期間存在的風險問題加以管控,從而實現企業生產的規范化。與此同時,企業內部還應當擴大宣傳力度,開展考核評優,通過安全生產標準化體系的建立使安全生產標準化責任落實到具體的崗位,提高企業安全生產效率。
參考文獻:
[1]萬洪濤.計算機網絡控制在城市燃氣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智慧中國,2020(11):64-65.
[2]趙磊,李文輝.城鎮燃氣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體系的創建[J].化工管理,2020(16):124-125.
[3]溫淵.關于城市燃氣安全隱患與防范對策的分析[J].化工管理,2020(02):76-77.
(陜西省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陜西 西安 7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