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新冠肺炎疫情下大學生的信息焦慮研究

2020-07-09 03:40:48王琳馬子喬
現代情報 2020年7期
關鍵詞:高校大學生

王琳 馬子喬

摘 要:[目的/意義]在數字化時代,信息焦慮的狀況普遍存在。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大學生群體每天接受與處理大量的疫情信息,從而使其信息焦慮狀況變得更加突出。出于對疫情的恐懼,大學生容易形成應激障礙的心理。本文旨在探究大學生是否受疫情影響而產生一定程度的應激障礙癥狀,并影響到其信息焦慮程度。[方法/過程] 本文在全面文獻調研的基礎上,構建了新冠肺炎疫情下大學生信息焦慮維度模型,其中包括信息素養、個人認知、檢索系統質量、信息質量、信息利用環境5個維度,采用問卷調查法收集數據,通過統計分析對模型進行驗證,并分析大學生信息焦慮現狀及與應激障礙水平的關系。[結果/結論] 疫情期間,大學生整體上的信息焦慮處于中度水平,在信息質量、檢索系統環境和信息素養維度上信息焦慮水平最高;維度上不同應激水平的兩兩比較均存在明顯差異;信息焦慮程度與應激障礙水平呈顯著正相關關系,個體的應激障礙情緒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或加重信息焦慮。基于研究結果進一步提出了新冠肺炎疫情下緩解大學生的信息焦慮水平的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高校大學生;信息焦慮;信息行為;應激性障礙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20.07.002

〔中圖分類號〕G2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821(2020)07-0014-11

Research on Information Anxiety of University Students

Under the Epidemic of COVID-19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ress Disorder

Wang Lin1,2 Ma Ziqiao2

(1.Academy of Psychology and Behavior,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Tianjin 300387,China;

2.School of Management,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Tianjin 300387,China)

Abstract:[Purpose/Significance]Information anxiety is common in the digital age.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university students process huge amount of epidemic information every day, which makes their information anxieties more prominent.University students are prone to suffering stress disorder due to fear of the pandemic.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whether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are influenced by the epidemic to have a certain degree of stress disorder,and whether these symptoms have effects on the level of college students information anxiety.[Method/Process]Based on comprehensive literature review,this paper constructed a multidimensional model of information anxiety of university students under the COVID-19 epidemic situation.The model included five dimensions,namely information literacy,individual cognition,retrieval system quality,information quality and information use environment.We applied questionnaire survey for collecting data and conducted statistical analysis to test the mode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formation anxiety and stress disorder was analyzed.[Result/Conclusion]Generally speaking,the information anxiety level of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was moderate.The information anxiety levels were relatively high on the dimensions of information quality,retrieval system quality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The difference of information anxiety levels was significant for pairwise comparison of stress disorder on each dimension of the model.There was significantly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formation anxiety and stress disorder.Individual students stress disorder can lead to or aggravate his/her information anxiety.Based on our findings,we put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on how to alleviate university students information anxiety during the pandemic period.

Key words:epidemic of COVID-19;university students;information anxiety;information behavior;stress disorder

2020年伊始,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使我國面對嚴重的公共衛生危機,疫情引起了公眾的高度關注。澎湃新聞于1月29日發布的《肺炎認知調查報告》數據顯示[1],有67%的民眾對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表示“高度關注”,“比較關注”的人占22%。部分公眾每日不停地關注著疫情的相關動態信息,不能將注意力集中于正常的活動中,并對疫情充滿了焦慮與恐懼。嚴重者則進入了一種應激狀態,該類心理反應會使他們容易出現由心理情緒引起的身體疾病,影響到他們的身體健康。同時由于長期大量接受與處理各類報道信息,他們也產生了不同程度的信息焦慮。上述報告也指出有66.9%的公眾直接表現出了不同程度的焦慮感,其中表示“非常焦慮”與“比較焦慮”的人數分別占23.6%和43.3%[1]。基于以上的情況,有必要進一步深入探討疫情中信息焦慮及其與應激障礙的關聯。本文結合心理學中應激性障礙的理論,采用定量研究方法,研究當前大學生群體的信息焦慮水平及其機理,應激障礙心理與信息焦慮水平之間的關聯性,并對存在應激障礙癥狀的大學生群體提出針對性的解決對策。本研究進一步豐富大學生信息焦慮研究的現有理論,為相關部門在疫情期間的信息焦慮問題制定合理、切實可行的對策與方案提供參考。

1 文獻綜述

1.1 信息焦慮的研究現狀

信息構建的創始人、理查德·沃爾曼(R.Wurman)在20世紀80年代最早提出了信息焦慮的概念,他認為“信息焦慮是數據和知識之間的一個黑洞,在信息不能告知人們需要了解的東西時,它就會產生”[2]。簡言之,在信息社會中,我們擁有了大量的信息,然而卻無法準確吸收或利用其中蘊含的有用信息。正由于我們真正能夠理解的與自認為應該理解的信息之間存在著持續增大的鴻溝,我們便對信息產生了饑渴感和焦慮感[3]。

隨著互聯網的興起和信息污染日趨嚴重,信息焦慮研究逐漸引起了學術界的廣泛關注并成為研究熱點。程煥文對信息焦慮的概念進行了分析,認為信息焦慮是當信息接受者所接受的信息超過其所能消化或負載的數量時,不自覺中產生緊張癥狀[4];由于信息焦慮相關研究存在概念模糊、現象描述多于理性認識等問題,文獻[5]進一步從情報學角度界定了信息焦慮的概念,認為信息焦慮是信息用戶在信息獲取和利用過程中由于信息與檢索質量、客觀環境等外因和信息素養、人格及對信息的態度等內因而引發的復雜的情緒狀態。此外,與信息焦慮相關的概念還有計算機焦慮、圖書館焦慮、互聯網焦慮等。

在信息焦慮表現維度方面,相關的研究通常采用扎根理論與調查問卷的方法,根據不同的研究對象與不同的主題研究方向確定表現維度,制定出量表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經過梳理現有的文獻,將各研究中提出的維度進行歸納總結,大致可分為8類,分別為信息質量與數量、檢索系統質量、用戶認知與知識、信息需求、信息搜索與選擇、信息利用、環境影響和時間成本。

在信息焦慮的影響因素與對策研究方面,Bawden D等認為信息焦慮是個體在無法獲取、理解或利用信息時的壓力狀態,并認為這種壓力狀態主要受個體對信息環境的理解、信息組織與呈現方式、信息超載等方面的影響[18]。Hartog P A則認為信息焦慮與歧義或不確定性有關。他也指出復雜的信息任務和信息無組織性容易使用戶產生信息焦慮[19]。文獻[14]通過探討大學生網絡信息焦慮的關鍵影響因素指出成就動機、信息環境影響和信息任務要求的提高都會導致較高水平的信息焦慮。

信息焦慮與心理學研究密切相關。文獻[2]從心理學的角度,分別從人格特質、成就動機、自我效能等角度探析了信息焦慮的心理學機制,并從提高自我效能與改善信息環境兩個方面提出應對信息焦慮的建議。文獻[14]也認為信息應對效能的提高可以緩解大學生網絡信息焦慮水平。文獻[20]指出網絡信息的激增和信息內涵的雜亂性、個體的主觀性、信息獲取途徑的變化、社會環境都是大學生產生信息焦慮的原因,并從社會、學校、主客體三方面探尋緩解大學生信息焦慮的應對方法。文獻[15]將大學生的信息焦慮與孤獨感相結合進行研究,表明信息焦慮與網絡依賴兩個維度有顯著正相關,并得出降低大學生的信息焦慮程度可緩解其孤獨感的結論。文獻[21]提出培養大學生信息與媒介素養、提高信息的監管、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等應對大學生信息焦慮的策略。文獻[22]指出互聯網自我效能感低的青少年傾向于分析式搜索策略,這種策略往往容易引起互聯網焦慮,自我效能感和互聯網信息焦慮之間有顯著的負向的關系,并從心理學的角度為青少年互聯網信息功能的使用提供出建議。

1.2 應激性障礙的研究現狀

本次研究中涉及的應激性障礙屬于創傷后應激障礙(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PTSD是一種由威脅性、災難性事件導致生理、心理或行為失衡的狀態,也是一種延遲出現和(或)長期持續的精神障礙,通常在遭受創傷后數日至數月發生[4]。在應激性障礙的研究中,最初只將比較特殊的戰爭等事件歸類于PTSD的應激源,后來漸漸地擴展至自然災害事件(火災、地震等)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等。

國外以退伍軍人和病人為研究群體的研究相對較多,其主要是對PTSD的發病機制、診斷方法、預防治療途徑等方面展開研究。國內則是以自然災害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的PTSD的相關研究較多。近些年一些學者致力于從不同角度展開PTSD的研究,并開發和完善了相關量表與模型。Moser Jason S等支持PTSD的情緒處理理論,開發了創傷后認知量表(PTCI)來評估與創傷相關的消極認知[23];Thanos Karatzias等評估了ICD-11創傷性應激障礙(PTSD)與復雜創傷性應激障礙(CPTSD)自我報告量表的信度和效度[24]。在應用方面的研究,Ateka A Contractor等在探討PTSD程度、沖動方面與手機的過度使用的問題之間的關系時,指出無法專注或完成相對困難或乏味的任務的現象與該用戶PTSD程度和手機使用情況有關,消極緊迫感可能是其中一個影響因素[25]。

目前,學術界對疫情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大學生的應激心理已有較多的研究。文獻[26]中提出在SARS流行期間,大學生的焦慮狀況和應付方式密切相關。在文獻[27]中,提出SARS對大學生對上課注意力、情緒穩定性、衛生習慣等方面有極顯著影響。出于對SARS的極度恐懼,學生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和情緒不穩定的表現,而對自我保護方面(個人衛生、預防疾病、健身鍛煉等)的關注程度有所提升。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已有研究針對大學生群體的心理應激情況進行調查與分析。文獻[28]在疫情期間針對醫學生進行了心理行為調查,發現僅小部分醫學生出現焦慮、抑郁、緊張等癥狀,且多數在1周內緩解,并指出疫情期間進行學習活動的學生心理影響相對較小;文獻[29]的研究表明大學生心理狀態呈現明顯差異,湖北學生心理和生理負擔較重,且存在不舒服的身體反應;文獻[30]中發現,疫情期間大學生焦慮情緒發生率和抑郁情緒發生率分別是26.6%和21.16%,且女性、現所在地近郊、有飲酒史、疫情信息中負面信息接受量占一半以上的學生群體更易產生抑郁情緒。為了緩解當前公眾的應激情緒,學者也建議對公眾進行心理干預并提供有價值的意見。文獻[31]針對新冠肺炎疫情從情緒、認知和行為3個方面分析與總結不同群體常見的心理應激反應,分別為負性情緒反應、不良認知反應(導致認知偏差)與異常行為反應;文獻[32]針對非疫區居民、前線醫護人員及隔離病人等人群的心理提出了不同的干預策略。

2 研究設計與數據收集

2.1 大學生信息焦慮的多維度模型構建

目前,學界研究測量信息焦慮的方法主要為量表法,各量表采用的測量維度存在著差別。通過各研究者的不斷修訂,信息焦慮量表趨于完善。經過梳理已有的文獻,對各量表所設計的測量維度進行匯總,按發表的時間排序如表2所示。

以上的信息焦慮量表包含的項目數量12~57個不等,均采取了5分Likert Scale方法,分值越高預示著被測者的信息焦慮在該維度上表現越嚴重,對被測者的得分進行加和,最后的分數越高表明被測者信息焦慮程度越大。

基于以上的研究成果,本文將新冠肺炎疫情下大學生信息焦慮模型的維度分為兩類[17]:內在與外在。其中內在維度包括信息素養和個人認知,外在維度包括信息質量、信息利用環境和檢索系統質量,如表3所示。

對以上5個維度定義如下:1)信息素養維度,指用戶能夠判斷什么時候需要信息,懂得去獲取、評價和利用所需信息的能力。2)個人認知維度,主要指用戶在獲取信息前或信息獲取過程中,對所需信息的理解與認知[12]。由于部分大學生的心理成熟度不足,心理狀態不穩定或抗壓能力較弱,均容易產生信息焦慮。3)信息質量維度。信息的傳播過程、傳播渠道多樣化,信息質量參差不齊,間接導致大學生們接收到一定數量的虛假信息和垃圾信息,容易造成信息理解的偏差,導致焦慮情緒產生;信息冗余較多,大學生在檢索的過程中更難獲取一些真正有價值的信息,從而也會產生焦慮。4)信息利用環境維度,即用戶在進行信息活動時網絡環境。5)檢索系統質量維度,即用戶在檢索過程中所接觸的數據庫或搜索引擎能否滿足用戶的各種需求。

2.2 調查問卷的設計

在問卷設計上,主要分為4個步驟:首先,查詢并根據文獻調研情況,深入探討信息焦慮維度的設定(包含但不限于表2中所列舉的文獻);其次,收集突發衛生事件下大學生的心理應激的相關量表和疫情期間公眾應激情緒的報道信息進行分析;第三,線上隨機與10名大學生進行想法交流;在以上3個步驟的基礎上設計了初始問卷。第四,進行預調研,征詢心理咨詢師和信息管理方面專家對初始問卷的建議與意見,根據反饋的建議對問卷進行了修改,最終確定正式的調查問卷。

本研究的調查問卷為多維度量表,為了防止被測者產生慣性思維,將不同維度的項目分散排列[14]。量表同樣采取5分Likert Scale方法的評分設計,每個題項有“完全不符合”“基本不符合”“不確定”“基本符合”“完全符合”,從1~5計分,被測者根據自己的個人感受選擇最能表達自身感受的選項。其中1~4題用來進行人口統計。

1)信息焦慮部分的問卷設計

本研究圍繞上一節確定的信息焦慮的5個維度,參考文獻[9,12,16]的調查問卷設計,編制了21個題項,并結合當前疫情的情境進行了修改,詳細題目見后文中表6所示。

2)應激性障礙部分的問卷設計

應激性障礙部分的問題設置參考自1994年11月美國創傷后應激障礙研究中心行為科學分部根據DSM-W制定的創傷后應激障礙量表平民版(PCL-C)[33]。在該量表的基礎上,并結合當前疫情背景來確定相關的題目,如“因為疫情事件引起反復發生令人不安的記憶、想法或形象?”“疫情期間,感覺感情麻木或與他人疏遠或脫離?”“疫情期間,注意力很難集中?”等。共10題。

2.3 調查問卷發放與數據收集

本次研究對象為在校大學生,問卷于2020年2月25日至2月28日在問卷網平臺上進行數據采集。本次調查收回問卷213份,有效問卷209份,問卷有效率98.12%。

本次研究調查問卷收回結果,被測者中女生135人,男生74人,分別占總人數的64.7%和35.3%。年級分布上占比差異較小,大一29人、大二29人、大三54人、大四65人、研究生以上32人。在學科分布上文科79人、理科76人、工科23人、醫科11人、其它學科20人。

2.4 問卷的信效度檢驗

2.4.1 信度統計

信度檢驗主要是檢驗調查問卷的可信程度,一般問卷的信度檢驗采用內部信度檢測的一種常用方法:Cronbachs α[12]。如果α系數達到0.8~0.9,說明問卷信度非常好。筆者對調研問卷的信度進行檢驗,得出本研究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957,各維度的Cronbachs α系數介于0.7~0.931之間,表明各維度都有較好的信度,結果如表4所示。

US>29日發布的《肺炎認知調查報告》數據顯示[1],有67%的民眾對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表示“高度關注”,“比較關注”的人占22%。部分公眾每日不停地關注著疫情的相關動態信息,不能將注意力集中于正常的活動中,并對疫情充滿了焦慮與恐懼。嚴重者則進入了一種應激狀態,該類心理反應會使他們容易出現由心理情緒引起的身體疾病,影響到他們的身體健康。同時由于長期大量接受與處理各類報道信息,他們也產生了不同程度的信息焦慮。上述報告也指出有66.9%的公眾直接表現出了不同程度的焦慮感,其中表示“非常焦慮”與“比較焦慮”的人數分別占23.6%和43.3%[1]。基于以上的情況,有必要進一步深入探討疫情中信息焦慮及其與應激障礙的關聯。本文結合心理學中應激性障礙的理論,采用定量研究方法,研究當前大學生群體的信息焦慮水平及其機理,應激障礙心理與信息焦慮水平之間的關聯性,并對存在應激障礙癥狀的大學生群體提出針對性的解決對策。本研究進一步豐富大學生信息焦慮研究的現有理論,為相關部門在疫情期間的信息焦慮問題制定合理、切實可行的對策與方案提供參考。

2.4.2 效度檢驗

效度是指一個量表在測量某項指標時所具有的準確程度。本文對問卷進行KMO和Bartlett球型檢驗,如表5所示。檢驗后的KMO值為0.92>0.8,其顯著性水平為0.00<0.05,即檢驗結果顯著。表明問卷影響因素之間具有相關性,認為該問卷適合進行因子分析。

利用SPSS26.0對已篩選的21個信息焦慮的項目進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最大方差正交旋轉后提取了5個因子,所有因子載荷均大于0.45,說明這些提取的因子對原變量的信息描述有顯著作用。公因子累計方差解釋率達到61%,大于50%表示共同因素較可靠,各因子構面內部穩定性和一致性較高。各因子至少由3個題項構成,因子結構穩定,因此問卷具有良好的效度。根據旋轉因子的載荷程度,5個因子的具體數值如表6。

3 數據分析結果與討論

問卷的信息焦慮總分的統計規則:由于問卷項目計分為1~5分,選擇4或5分,體現較高認可度,因此高于84分為高程度組;選擇1分或2分,體現較低認可度,因此低于42分為低程度組[12];中段區間則按43~62分為輕程度組和63~83分為中程度組;心理應激程度分數計算以參考PTSD檢查表平時版評分標準[33],相應分數10~22分為無明顯應激障礙癥狀;23~29分為有一定的應激障礙癥狀;30~50分為有較明顯的應激障礙癥狀。

3.1 大學生信息焦慮各維度的比較

從統計數據來看,全部測量指標的均值和標準差沒有特別明顯的極端數值,即樣本分配集中并且離散狀態良好[9]。新冠肺炎疫情下大學生信息焦慮各維度均值比較如表7所示,均值大于2分且小于3分,處于輕度信息焦慮水平;均值大于3分且小于4,處于中度信息焦慮水平。各維度均值大致在2.9~3.3分的區間內,信息質量、檢索系統質量與信息素養3個維度的信息焦慮水平較高,個人認知維度的信息焦慮程度最低。總體均值也沒有十分趨近或達到4分,可以看出被測大學生信息焦慮程度普遍處于中度水平。可以說明,盡管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但是由于大學生接受了高等教育,具有一定的科學素養和信息素養,信息焦慮并沒有達到很高且不可控的水平。

對信息焦慮各維度數據進行ANOVA分析,原始數據服從正態分布并且滿足方差齊性,采用LSD最小顯著差法(Least Significance Method)進行事后檢驗,結果如表8所示。

方差分析結果表明,在各維度上p<0.05,即不同焦慮程度下的被測大學生群體在5個維度上信息焦慮的表現都有顯著性差異。LSD事后檢驗發現,大學生信息焦慮5個表現維度均在兩兩比較中p=0.000<0.01,按程度從高到低排序依次為:信息質量>個人認知>信息素養>檢索系統質量>信息利用環境。

當前普遍大學生受信息質量方面的問題困擾是最大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了信息疫情(Infodemic)的概念,即各種繁雜的信息傳播速度遠比病毒快得多,過多信息反而導致人們難于發現值得信任的信息來源、可依靠的指導,甚至可能對人們的健康產生危害[34]。圍繞疫情的起源、規模等“陰謀論”和各類虛假信息與謠言泛濫,人們卻難辨其真假。《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也刊文指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是第一次的真正意義上社交媒體信息疫情[35]。這些足以證明信息質量的重要性。當大學生每日面對著大量真偽難辨的信息而過度分配注意力資源時心理負荷會增大,甚至產生嚴重的信息焦慮。在信息質量表現維度中分值最高的是對信息權威性的焦慮,均值達3.46,謠言和虛假信息容易誤導大學生的判斷,因此通過可靠及時透明的官方渠道獲取信息來提高信息的權威性,可以緩解大學生的焦慮情緒。

3.2 不同應激障礙水平下大學生的信息焦慮程度

從圖1中可以看出,不同應激障礙水平的大學生群體在各個維度上的信息焦慮程度趨勢與總體趨勢走勢一致,應激性障礙水平越高,其信息焦慮程度也越高。有明顯應激障礙癥狀的大學生群體在檢索系統質量維度上信息焦慮體現很突出。有一定應激障礙癥狀的和無癥狀的群體在信息質量維度上體現信息焦慮程度最強烈。另外,無應激障礙的群體在各維度上的均值都普遍低于3分且大于2分,故各維度上信息焦慮水平都偏低。從中可以推斷,與其它群體相比,有明顯應激障礙癥狀的群體為緩解自己對疫情的恐懼和焦慮等情緒,往往急迫地頻繁搜尋和瀏覽大量的疫情信息,當搜索結果達不到他們的期望時,會歸因于現有信息檢索系統質量不高,信息焦慮感體現更為顯著。

為了進一步探討不同應激障礙水平的大學生群體在各維度上的體現是否存在顯著影響,筆者分別對3類群體的數據結果進行ANOVA分析,如表9所示。方差分析結果表明,在各維度上p<0.05,在不同應激水平上,大學生群體在各維度上信息焦慮的體現存在顯著差異。進一步多重比較,發現除了在信息質量維度上一定應激障礙水平和明顯應激障礙水平之間的比較和在信息素養維度上無應激障礙水平和一定應激障礙水平之間的比較沒有明顯差異外,各維度上不同應激障礙水平的兩兩比較均體現明顯差異。在信息焦慮各個維度上無應激障礙水平與明顯應激障礙水平的差異最明顯,可以推斷個體受到應激障礙的心理影響,在信息焦慮各個維度上的差異也較為顯著。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應激障礙水平與信息焦慮程度存在明顯的關聯。

3.3 大學生信息焦慮程度與對應的心理應激水平比例

87.6%是處于不同程度的信息焦慮水平,其中處于中度信息焦慮的人群最多,達到總人數的57.4%。在上表的右側統計了不同信息焦慮程度的人群中對應的各應激障礙程度占比,重度信息焦慮的被測大學生中有80%的人表現出較為明顯的應激障礙癥狀;相反,無信息焦慮的群體中沒有應激障礙癥狀的占96%,且僅有4%的人有一定的應激障礙癥狀。這再次表明,疫情期間大學生群體的信息焦慮程度與應激障礙水平成正相關,在心理應激障礙水平越高的人群中往往存在越高程度的信息焦慮;應激障礙水平越低的人群,信息焦慮程度也越低。當前大學生很可能受到由對疫情的恐懼和焦慮導致的應激障礙心理影響,其信息焦慮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

4 新冠肺炎疫情下緩解大學生信息焦慮水平的對策建議

4.1 針對存在應激障礙癥狀大學生的對策建議

根據上述數據分析結果,筆者對存在應激障礙癥狀的大學生群體提出相應的心理干預建議:

和檢索系統環境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該類大學生的信息焦慮水平,所以該類大學生可以致力于改善信息質量與檢索系統環境兩個方面的信息檢索方式。該類大學生們應堅持選擇關注權威的信息源,對碎片化、冗雜的信息保持清醒的頭腦,有目的性地獲取關鍵信息。在信息服務組織整合資源來完善更人性化的檢索功能之外,大學生們也要選擇性的使用檢索系統,積極向后臺反饋信息檢索的意見與需求,或是合理安排在該檢索系統上的查詢時長。

2)從心理應激的角度上,該類大學生應進行自我素養的提升,并對疫情的發展過程持有客觀的看法。疫情通常要經過爆發上升期、平穩期和控制期,往往在爆發上升期對人們的心理沖擊較大,容易產出焦慮情緒。所以大學生應客觀地面對這種焦慮情緒,進行快速調節。同時,該類大學生群體在一定程度上習慣于幻想、逃避等方式,而并非去針對源頭來解決問題。因此可以采取自主或他人輔助(朋友、家人、學校老師等)的形式進行心理情緒的調節。除了人際之間的交流緩解應激反應之外,大學生們可通過官方網站等正確途徑加強科普教育,普及疫情與心理健康的相關知識,提升自我意識而降低盲目恐慌的幾率。

3)必要時尋求專業心理治療師的幫助。如果在嘗試各種自助的方法后心態依舊沒有得到緩和時,該類大學生可以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通過專業的治療方法來科學有效地緩解自身負面情緒,例如采用心理學中壓力—素質模型[36],改變自身的易感性、提升自控力等方面來調節心理狀態等方式。

4.2 針對普通大學生的對策建議

1)合理安排適當地關注疫情報道的強度,并學會深入閱讀,系統性地獲得信息。如果每天持續不斷地關注新聞資訊,生存威脅感會被放大。大學生們需限制每日查詢新聞資訊的時長,使自己的時間合理化安排。

2)樹立積極態度,重新獲得控制感。大學生們應將注意力從對疫情發展的恐懼中轉移,投入到工作、學習和日常生活中。調節好身體機能,如保持良好的生活規律,按時作息并充足睡眠,保證每天有足夠的運動量等,使自己保持向上且充實的狀態。

3)加強溝通交流。在疫情期間,各家均關門閉戶進行自我隔離。由于大學生在異地或本地求學,在家陪伴家人的時間大幅度的減少。因此大學生們可以充分利用此次與家人相處的機會積極溝通交流,鞏固家庭關系,例如共同完成一些家務勞動和娛樂活動等,從而使自身壓抑的心理狀態得到緩解與改善。

5 結論與局限

在當前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為了探究大學生是否受疫情影響而產生一定程度的應激障礙的癥狀,并影響到其信息焦慮程度,本文構建了新冠肺炎疫情下大學生信息焦慮維度的模型,其中包括信息素養、個人認知、檢索系統質量、信息質量、信息利用環境五個維度,通過實證分析驗證了模型。研究結果表明:1)整體上大學生的信息焦慮處于中度水平;2)大學生在信息質量、檢索系統環境和信息素養維度上信息焦慮水平最高;3)信息焦慮各維度上不同應激水平的兩兩比較均存在明顯差異;4)信息焦慮程度與應激障礙水平呈顯著正相關關系,應激障礙水平越高的群體其信息焦慮程度也越高,在當前疫情下個體的應激障礙情緒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或加重信息焦慮。基于研究結果進一步提出了新冠肺炎疫情下緩解大學生的信息焦慮水平的對策建議。

由于客觀條件的限制,本文在不同時期之間大學生信息焦慮水平的對比研究上存在欠缺,且該部分內容目前較難實現,其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于以下3個方面:現有文獻大多以信息焦慮量表的編制或影響因素的探究為主,而對大學生信息焦慮水平的實證研究數量較少,因此為對照組提供的數據與結論的參考來源較少。在僅有的幾篇對大學生信息焦慮水平的實證研究中,由于各文章設置的信息焦慮維度存在出入、其數據的評判標準、其結論是否適用等客觀條件難以明確,不能保證通過對照組得出的比較結果客觀可靠。因此需要在未來的研究中進一步考察與完善,對不同時期信息焦慮與應激障礙水平的關系進行全面的比較。

參考文獻

[1]澎湃新聞.肺炎認知調查·報告|超七成受訪者給一線醫務人員打滿分[EB/OL].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5671866.2020-01-29.

[2]梅松麗,曹錦丹.信息焦慮的心理機制探析[J].醫學與社會,2010,23(10):93-94,99.

[3]Richard Saul Wurman.信息饑渴——信息選取、表達與透析[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1:19-23.

[4]程煥文.信息污染綜合癥和信息技術恐懼綜合癥——信息科學研究的兩個新課題[J].圖書情報工作,2002,(3):5-7.

[5]李玉玲,曹錦丹.信息焦慮的概念界定[J].圖書館學研究,2011,(3):2-4.

[6]王暢.信息焦慮量表的編制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0.

[7]韓蕾倩,閆慧,趙昆明,高紫菡.微信信息焦慮的量表開發與應用[J].圖書館論壇,2019,39(9):82-92.

[8]劉根勤,曹博林.高校學生網絡接觸與信息焦慮實證研究[J].中國青年研究,2012,(9):53-57.

[9]袁珍珍.大學生信息焦慮實證研究[D].鄭州:鄭州大學,2018.

[10]曹錦丹,王暢,劉鑫,等.用戶信息焦慮影響因素及其干預模式研究[J].情報科學,2010,28(10):1461-1463,1468.

[11]龔花萍,吳灝馳,梅嬌.大學生信息焦慮行為影響因素及應對策略[J/OL].情報理論與實踐:1-9.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1762.G3.20190923.1439.009.html,2020-03-04.

[12]曹剛.高校學生信息焦慮影響因素分析及模型構建[D].長春:吉林大學,2011.

[13]程文英,曹錦丹,盧時雨.信息焦慮量表的修訂[J].情報科學,2014,32(1):64-67.

[14]王星.大學生網絡信息焦慮影響因素分析[J].西安郵電大學學報,2017,22(1):122-126.

[15]韋耀陽.大學生信息焦慮與孤獨感的特點及關系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0,18(3):353-355.

[16]吳賢華,滿叢英,黃燕,等.大學生信息焦慮量表的編制[J].湖北第二師范學報,2018,35(12):72-76.

[17]危佳艷,夏結,李國強.577例大學生碎片化信息焦慮量表編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8,26(4):615-617.

[18]Bawden D,Robinson L.The Dark Side of Information:Overload,Anxiety and Other Paradoxes and Pathologies[J].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2009,35(2):180-191.

[19]Hartog P A.Generation of Information Anxiety:Refinements and Recommendations[J].The Christian Librarian,2017,60(1):44-55.

[20]陶峰勇,晏萍.大學生網絡信息焦慮的特征、成因以及應對策略[J].思想理論教育,2013,(11):75-78.

[21]張馳,王其華.大學生信息焦慮的問題與對策[J].高校輔導員學刊,2012,(4):5-8.

[22]李富峰.青少年互聯網自我效能感、搜索策略和信息焦慮的關系[D].北京:首都師范大學,2009.

[23]Moser Jason S,Hajcak Greg,Simons Robert F,et al.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Symptoms in Trauma-exposed College Students:The Role of Trauma-related Cognitions,Gender,and Negative Affect[J].Journal of Anxiety Disorders,2007,21(8).

[24]Thanos Karatzias,Mark Shevlin,Claire Fyvie,et al.An Initial Psychometric Assessment of an ICD-11 Based Measure of PTSD and Complex PTSD(ICD-TQ):Evidence of Construct Validity[J].Journal of Anxiety Disorders,2016,44.

[25]Ateka A Contractor,Nicole H Weiss,Matthew T Tull,et al.PTSDs Relation with Problematic Smartphone Use:Mediating Role of Impulsivity[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7,75:177-183.

[26]陳莉,付春江,李文虎.在“非典型肺炎”流行期間高校學生焦慮狀況和應付方式的相關研究[J].健康心理學雜志,2004,(1):46-48.

[27]魏淑珍,趙章留.SARS對大學生心理影響的調查分析[J].健康心理學雜志,2003,(6):437-438.

[28]張雪輝,葉田田,姚麗娟,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突發疫情期間醫學生心理行為調查[J].熱帶醫學雜志,2020,(3):1-10.

[29]匡征凌,郭凱文,劉蔚珂,等.武漢某高校大學生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疫知識認知及心理狀態的調查[J].熱帶醫學雜志,2020,(3):1-7

[30]昌敬惠,袁愈新,王冬.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下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及影響因素分析[J/OL].南方醫科大學學報:1-6.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4.1627.r.20200303.1404.004.html,2020-03-15.

[31]馬翠,嚴興科.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心理應激反應和防控策略研究進展[J/OL].吉林大學學報:醫學版:1-6.http://kns.cnki.net/kcms/detail/22.1342.R.20200306.1635.002.html,2020-03-10.

[32]魏華,李廷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對不同人群心理的影響及心理干預的建議[J/OL].兒科藥學雜志:1-4.http://kns.cnki.net/kcms/detail/50.1156.r.20200218.1651.001.html,2020-03-10.

[33]心理學空間.PTSD檢查表平時版[EB/OL].http://www.psychspace.com/psych/viewnews-15176.html,2020-02-10.

[34]WHO Says Fake Coronavirus Claims Causing ‘Infodemic[EB/OL].https://www.bbc.com/news/technology-51497800.2020-2-13.

[35]The Coronavirus is the First true Social-media “Infodemic”[EB/OL].https://www.technologyreview.com/s/615184/the-coronavirus-is-the-first-true-social-media-infodemic.2020-2-12.

[36]微信公眾平臺.疫情期間如何管理情緒?心理專家建議用這個模型來調節| 用“心”戰“疫”[EB/OL].https://mp.weixin.qq.com/s/BBPp9UC_B391Ffsp2bt9sA.2020-3-14.

(責任編輯:郭沫含)

猜你喜歡
高校大學生
微信視域下高校學生工作創新模式構建研究
云南邊疆少數民族地區高校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做法探析
亞太教育(2016年35期)2016-12-21 20:38:36
高校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開展的必要性和措施研究
亞太教育(2016年35期)2016-12-21 20:27:33
試論影響高校大學生信仰多元化現象的原因
東方教育(2016年4期)2016-12-14 22:04:02
高校大學生情緒管理調查研究
青年時代(2016年28期)2016-12-08 17:27:07
高校大學生管理工作創新思考
山西民辦高校大學生參與籃球運動的成因研究
淺析高校大學生思想咨詢模式的構建
人間(2016年30期)2016-12-03 22:06:30
自媒體視域下大學生移動閱讀行為特點研究
高校大學生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初探
大學教育(2016年11期)2016-11-16 19:46:5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97| 777午夜精品电影免费看| 亚洲天堂日韩在线| 日本三级欧美三级| 88国产经典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欧美a| 99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 国产高清不卡| 国产高颜值露脸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免费| 999精品色在线观看| 91网红精品在线观看| 在线永久免费观看的毛片| 成人综合网址| 中文纯内无码H| 亚洲成人网在线观看| 日韩黄色精品|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牲色|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www.91中文字幕| 国产在线观看精品| 国产菊爆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人妻中文视频| 无码日韩视频| 在线观看无码a∨| 亚洲天堂网在线播放| 综合网久久|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代蜜桃 | 黄色网址免费在线|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乱码中文| 国产精品太粉嫩高中在线观看| 999精品视频在线| 四虎成人精品| 久久九九热视频| 91视频首页| 亚洲人妖在线| 婷婷开心中文字幕| 激情视频综合网| 午夜日本永久乱码免费播放片| 国产手机在线ΑⅤ片无码观看| 91成人在线观看| 99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 东京热高清无码精品| 久久国产精品夜色| 自慰高潮喷白浆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成AⅤ人片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欧美| 亚洲品质国产精品无码| 亚洲成人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日韩AⅤ在线观看| 亚洲男人天堂2020|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好吊色妇女免费视频免费| 婷婷丁香在线观看| 污视频日本| 国产精品99一区不卡| 看你懂的巨臀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久草青青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日产精品乱码不卡| 欧美激情视频一区| 啪啪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91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vr| 亚洲综合九九| 国产原创演绎剧情有字幕的| 国产精品亚洲αv天堂无码| 91黄视频在线观看| 456亚洲人成高清在线| 四虎免费视频网站| 一级毛片免费高清视频| 精品夜恋影院亚洲欧洲| 国产在线日本| 国产激情影院| 亚洲色图另类| 福利视频一区| 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 婷婷色中文网| 欧美高清三区| 丰满人妻久久中文字幕| 久久6免费视频| 亚洲天堂视频网| 亚洲精品在线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