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在發聲練習教學中,通過夯實形象基礎、培養發聲技巧、強調情感訓練三方面入手,夯實發聲訓練環節,培養學生對聲音的正確把握,讓學生的歌唱技能、情感逐步升華,從而更加喜歡歌唱,豐富生活,陶冶情操,達到學生想唱就唱的水平。
【關鍵詞】發聲練習;歌唱技能;實踐
【中圖分類號】G623.71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2-767X(2020)11-0178-02
【本文著錄格式】沃舒旻.聲音欲來練是真——提高小學中段學生發聲能力的實踐探索[J].北方音樂,2020,06(11):178-179.
如何巧練聲,提高孩子們歌唱的能力,成為許多一線音樂教師共同探討的問題。筆者通過音樂教學實踐的嘗試,同時,根據小學中段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在發聲練習過程中運用“三步走”的方法,有規律、有步驟、充滿趣味地進行發聲練習,逐步提高小學生的歌唱能力,并能保持長久的一種興趣。
一、夯實歌唱基礎,建立聲音概念
(一)學會呼吸
在課堂上,我時常切入一些演唱家演唱時的畫面及小學生演唱時的呼吸情景,尤其是運動員呼吸的畫面,告訴學生唱歌呼吸就好比我們的跑步運動員,賽跑時如果沒有正確的呼吸動作,就會直接影響跑步的速度一樣。
教學生練呼氣、吸氣時,帶他們感受“氣沉丹田”,先做深呼吸,慢慢地吸,然后把氣慢慢咽到肚子里或者慢慢地吐出來,讓學生感受練武的秘笈,增加學生練氣的興趣,只有切實讓學生仿佛感覺氣息到胸腔進入腹腔里去了,又慢慢釋放,慢慢地鍛煉,一些呼吸的問題就能解決了。
(二)不斷模唱
學生對模唱教學很不感興趣,都認為是枯燥乏味,沒有情趣,但我認為堅持是硬道理,從重復、重復、再重復中來訓練學生的音樂記憶力。在每節課的中間時段,我會彈起鋼琴,利用鋼琴的音價,讓學生隨意哼唱,然后再按要求唱出指定的音程,隨時在琴上進行校正,直至學生唱準確為止。同時,不斷地用手勢來提醒學生該起高音了、該起低音了,一個拍點一個拍點地打,我也會用學生喜歡的“打槍”手勢,來提醒學生這是“休止”,用“食指沖天”表示要注意音價的變化了,用手蓋在頭頂,要把好聲音從頭頂吸出來的感覺。學生從我的手勢中知道了如何控制音高。
(三)把握音準
音準是歌曲的靈魂,通常我會在鋼琴上隨便按一個音鍵,而學生不許看,只能靠耳朵的判斷來確定其音高位置,然后哼或唱出來。其實學生還不一定能聽出來,也就根本唱不出來,唱出來時還會出現音高上不處于相應的位置,明顯有跑調現象,因此,我就用一些現場情景,讓學生來體驗歌唱的音準。
在某一節音樂課上,我發給每個學生一張入場券,讓學生看到漂亮的券面上有一條旋律,我就讓學生隨著我的琴音學唱旋律。
這時,學生會以自己喜歡的、特別的方式呈現在眼前。有的在圖譜上指出音節的位置;有的會在鋼琴的幫助下找準了音高的位置;有的會用哼唱的方式,唱出音聲的強弱等。通過音樂情境和圖譜形象的提示,學生不僅在音準方面得到了訓練,就連學生的聲音也受到了情景的感染。
二、學習發聲技巧,提高歌唱能力
(一)“清聲”示范,直觀感受
教師運用范唱形式去感染學生,既能給學生以整體性的音樂美感,又是師生間音樂情感的交流最美的一種方式,還能有效地培養學生歌唱的表現力,使其對發聲的方法、聲音的特質和表現風格等有一個完整的印象。
如發聲練習:
①師:“世界上最偉大的愛!——莫過于母愛”,下面我們來看看詩人和畫家是如何表現母愛的。
②欣賞有關搖籃曲的圖片,回憶自己的童年。
③師:“夜幕降臨的時候,深藍色的天空中,星星眨著眼睛,耳邊傳來媽媽動聽的歌聲。”接著,師動情地、深情地演唱《小寶寶要睡覺》,讓學生回到了兒時媽媽哄自己睡覺的情形。真摯的范唱感染了學生,情緒有了,氛圍有了,這時,教師讓學生用柔和甜美聲音,恬靜、舒緩地演唱《小寶寶要睡覺》。學生們以情生情,以情帶聲,用柔和輕巧的聲音表現意境,也會去模仿開口音的嘴型、歸韻以及長音的保持。這種發聲練習的效果出奇地好。
(二)“和聲”滲入,循序漸進
一段小小的合唱,即能讓學生領略到好學生的好聲音,也能適當掩蓋學生自己不足的部分,從而能增強學生的迎合程度,達到相互配合發聲的目的。新教材中增加了大量的合唱歌曲,這就需要我們教師由難化簡、深入淺出地教學合唱歌曲,并從簡單的輪唱逐漸滲透到兩個聲部演唱,這也是和聲訓練到發聲強化的一個基本過程,在合唱訓練中,我常讓學生欣賞一些短小、優美的中外優秀合唱作品,同時把難點句拿出來作為發聲練習,可以達到一石二鳥的目的,既突破難點又同時進行了發聲練習,讓他們自覺、認真地唱好每一個音符,注意各聲部的協和,才能讓學生體現合唱作品的藝術魅力,進而達到音樂教學的預期效果。
三、凸顯情感特質,助燃歌唱激情
(一)以趣激情,引出情感共鳴
在音樂教學課堂中,我結合學生生活中所能接觸到的具體事物,以童趣富有幽默感的形象化教學語言,運用“以有帶無”的形式,盡量避開理論性的內容,幫助學生理解、加深學習印象,促進專業技能水平的提高。
例如,我結合專業的發聲練習,自創了一些有趣的音階練習。如《爬樓梯》:
2/4 1 2 1 2 ︳3 3 3 0 ︳ 1 3 1 3 ︳5 5 5 0 ︳5 3 5 3 ︳1 1 1 0‖
(老師)小狗小狗 爬樓梯(生)汪汪汪汪 汪汪汪, 汪汪汪汪 汪汪汪
分別用C、D、F調來彈,就好像樓梯越爬越高一樣,非常有趣,并代入小貓、青蛙、公雞等角色和動作,保持學生的興趣,幫助他們練習咪、呱、喔等字的發音。
由于借助了生活中具象的參照物,學生有熟悉的體驗,領悟起來就比較清晰、準確。
(二)以技生情,引導情感投入
《春天舉行音樂會》這一課的導入,我是這樣設計的:
①師:同學們,你回想一下,春天里呀有哪些美妙的聲音呀?
生:春風呼呼地吹,春雨滴答滴答地下……
②師:請學生先練習急吸緩呼,伸出手掌,好像是吹走手心的蒲公英,讓蒲公英在你面前飄飄蕩蕩,忽高忽低的感覺。
加上旋律,用連貫的聲音表現春風的輕柔:(用lu模唱)
1 - | 3 - | 5 ?5 ?| 1 -∣
③師:你們聽,這種春雨的聲音,給你一種怎樣的感覺?
師彈唱:
5 1 ?1 3 ∣5. 3 ∣5 3 ? ?0 3 ∣5 0 ∣
滴答 ?滴答 滴 答 ?滴答 ?滴 ?答
④師:春雨歡快地在歌唱,我們能用歌聲來表現它的活潑與可愛嗎?
師做清聲的范唱,讓孩子們近距離地模仿,觀察老師的面部表情,讓孩子們感受到自己的聲音在向老師的聲音靠近,一遍一遍地越來越好聽了。
⑤二聲部合作,表現春天
師:春風和春雨,奏響了春天最美的樂章,我們一起來聽聽它們交織在一起的聲音吧!(采用師生合作到生生合作的形式,直至有兩個聲部的效果,注意聲音的和諧與統一。)
在情景之中,讓學生模仿兩種不同的聲音來練習緩吸緩呼和急吸急呼兩種主要的氣息,并體會漸強與減弱的力度變化,試著用自己的聲音營造出大自然的意境,會比較有成就感。
(三)以情傳情,撥動情感火花
在音樂的背景下,引導學生進入發聲練習的故事情境,身臨其境,喚起學生的情感共鳴。例如在區級公開課教學時,我選擇了《頑皮的杜鵑》,這首歌學生非常喜愛,當學生在情境中多遍聆聽歌曲、基本熟悉歌曲的旋律時:
師:我也想和這只頑皮的杜鵑一起唱歌啦,讓我們一起加入這個行列吧!(師根據圖譜開心地用“lu”范唱歌曲的旋律)
生:沉浸在快樂的意境之中,用甜美、輕快的歌聲歌唱著杜鵑鳥的咕咕聲,在師生的合作中提醒孩子們聆聽音色的和諧與美妙、舒展與跳躍的對比,進而延展到生生合作,在歌聲中保持音色的統一和諧。
經過這一年多時間的實踐,我發現孩子們對歌唱的興趣日益濃厚,歌聲也日漸和諧統一,在學校舉行的“班班有歌聲”比賽中,三年級的孩子們可謂一鳴驚人。良好的氛圍使孩子們在學校的各個藝術社團中游刃有余,比如合唱隊、銅管樂隊、舞蹈隊等,三年級的孩子成了頂梁柱。
總之,在小學音樂課教學中,音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結合歌唱實踐,采用多種方法,做到科學、自然、合理、有效并充滿趣味地進行發聲練習,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歌唱習慣。只有讓學生掌握科學的發聲方法,學會有感情地表現歌曲,他們的聲音才會更美妙、更動聽。
參考文獻
[1]趙璐.巧妙訓練,提升能力——小學低段音樂課趣味發聲訓練技巧分析[J].北方音樂,2016,36(23):113.
作者簡介:沃舒旻(1989—),女,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音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