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華 張珍


[摘要] 目的 探討對急診車禍患者行早期臨床護理干預對于心理彈性的作用價值。方法 簡單隨機抽取到該院接受治療的急診車禍患者,一共70例。選擇該次實驗研究患者的治療時間均在2018年4月—2019年4月,將在此期間期間接受治療的患者按照數字隨機表的方法分為兩組,分別是實驗組和對照組,各組分別為35例患者。實驗組采取早期的臨床護理干預,對照組采取常規的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及其家屬對于護理工作的滿意度以及利用心理彈性測評表測量患者心理彈性評分。結果 實驗組患者及其家屬對于護理工作的滿意度33例(94.29%),對照組為26例(74.29%),實驗組患者家屬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χ2=5.285,P=0.022)。實驗組患者接受護理后的心理彈性評分(88.85±0.84)分,對照組為(58.12±0.57)分,實驗組患者心理彈性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51.999、60.928、29.045、30.607、129.433、179.091,P<0.05)。結論 對急診車禍患者行早期臨床的護理干預,對于患者心理彈性能夠起到十分積極正面的作用。
[關鍵詞] 早期;臨床護理干預;急診;車禍患者;心理彈性
[中圖分類號] R47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0742(2020)04(c)-0142-03
Effect of Early Clin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of Patients in Emergency Car Accidents
HUANG Chun-hua, ZHANG Zhen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the 73rd Group Military Hospital of 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Xiamen, Fujian Province, 361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early clin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sychological elasticity in emergency car accident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70 patients with emergency car accidents were easy randomly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The treatment time of the patients selected for this experimental study was from April 2018 to April 2019. The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during this period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method of digital random table, which wer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ith 35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ook early clin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the control group took conventional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with nursing work was compared, and the patient's psychological elasticity score was measured using the psychological elasticity evaluation table. Results 33 patients (94.29%) were satisfied with the nursing work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26 family members (74.29%)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family member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nursing satisfaction than the control group(χ2=5.285, P=0.022). 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88.85±0.84) psychological elasticity scores after receiving the care,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58.12±0.57) poin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s psychological elasticity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51.999, 60.928, 29.045, 30.607, 129.433, 179.091, P<0.05). Conclusion Early clin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emergency car accident patients can play a very positive role in patients'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Key words] Early stage; Clin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Emergency department; Car accident patients; Psychological flexibility
近年來,伴隨我國社會經濟水平和質量的不斷提高,交通工具也隨之不斷發展和更新,加之交通運輸等有關行業的快速發展,導致我國交通事故的發生幾率相對較高[1-2]。車禍作為一項十分刺激和嚴重的交通事故,將會嚴重危害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如:神經功能系統障礙、四肢活動障礙以及語言功能障礙,當患者受到車禍的影響將會出現警覺性高、急躁以及焦慮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其中,心理彈性已經成為目前的研究重點問題,主要是將健康學和心理學互相結合,進而觀察患者的反應能力[3]。該次研究抽取到我醫院接受治療的急診車禍患者,一共70例。簡單隨機選擇該次實驗研究患者的治療時間均在2018年4月—2019年4月,分別采取臨床早期護理以及常規護理的干預措施,具體的干預方法和干預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次研究經過倫理委員會的批準,簡單隨機抽取到我醫院接受治療的急診車禍患者,一共70例。將在此期間期間接受治療的患者按照數字隨機表的方法分為兩組,分別是實驗組和對照組,各組分別為35例患者。其中,實驗組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齡在20~78歲,平均年齡(54.05±3.08)歲;對照組男性22例,女性13例;年齡在20~80歲,平均年齡(54.84±3.47)歲。納入標準:①患者家屬均自愿參與該次研究;②患者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排除資料不全患者;②排除存在精神障礙的患者;③排除存在心肝腎等重要器官疾病的患者;④排除存在免疫系統疾病的患者,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實驗組采取早期的臨床護理干預。①身體護理。及時處理并包扎傷口,避免導致患者出血,以免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緒。在進行包扎的過程中,避免患者直視傷口,避免影響患者的心理情緒,確保后續治療的順利展開;②心理護理。對于大部分患者來說,由于患者對于陌生環境產生不必要的心理恐慌,護理人員在此期間需要給予患者更多的心理安慰和鼓勵,加強與患者之間的溝通,了解患者的心理情緒和變化情況,采取語言溝通的方式分散患者的注意力,進而利于緩解患者的疼痛反應,使其能夠充分感受到關心和照顧,積極消除患者不安的心理情緒和煩躁心理。隨后,告知患者后續安排,如:手術時間、手術流程、方法以及目的等,幫助患者構建一個充分的心理準備;③環境護理。護理人員需要積極為患者構建良好的治療環境,根據患者身體需求調節室內溫度和濕度,進而提高患者的舒適度;④情緒護理。對于出現過于焦躁和不安情緒的患者來說,需要正確指導患者進行深呼吸,確保患者放松身心狀態,此外,還可以采取播放舒緩音樂的方式,放松患者過于焦慮和緊張的情緒,進而利于提高患者的依從性,促進后續治療和護理工作的順利展開;⑤技術護理。護理人員在開展護理工作的過程中,需要充分展現自己的專業技能以及責任感,使得患者能夠放松將自己交給醫院,提高患者的治療信心。
對照組采取常規的護理干預。密切觀察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配合醫生進行搶救和治療,并且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治療和護理方案。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家屬對于護理工作的滿意度以及利用心理彈性測評表測量患者心理彈性評分。利用心理彈性測評表,評估患者的心理彈性,共分為組織能力、社交能力、個人強度、團結能力以及社會潛能五項內容,每個項目20分,總分為100分。
1.4 ?統計方法
數據通過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測評。計量資料用(x±s)表示,通過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通過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及其家屬對于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
實驗組患者及其家屬對于護理工作的滿意度33例(94.29%),對照組為26例(74.29%),實驗組患者及其家屬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數據對比有著顯著優勢,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后心理彈性的測評結果
實驗組患者接受護理后的心理彈性評分(88.85±0.84)分,對照組為(58.12±0.57)分,實驗組患者心理彈性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數據對比有著顯著優勢,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有關的數據報道顯示,全球由于交通事故導致殘疾和死亡的幾率占據總體死亡人數的50%甚至以上,已經成為我國死亡幾率較高的一種情況。我國城市居民以及男性人群死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車禍所致,因此,加強對于車禍患者的救治和處理十分重要,已經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4-5]。
人的一生難免會受到創傷或者事故,部分患者能夠從容的面對,但是絕大部分患者由于難以適應改變的環境,將會導致難以重新融入社會,換言之,心理彈性作為一個人在面對困難時所激發的一種潛能或者能力,主要是對于患者各個方面身體素質以及技能的全面評價。對于車禍患者來說,通過實施早期的臨床護理,不僅能夠緩解患者的應激反應,同時,還能夠幫助患者樹立面對困難的勇氣,進而加快患者的身體康復,利于預后[6-7]。
常規的護理模式僅僅是依靠護理人員對于患者術后的身體進行護理和干預,但是忽視了患者內心情緒的變化和波動,并不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部分患者由于受到不良情緒的影響,甚至會出現焦慮癥或者抑郁癥的情況,嚴重危害了患者的預后質量。近年來,伴隨我國醫學研究的逐漸深入,臨床上通過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給予早期的臨床護理干預,能夠充分利用治療前的時間為患者提供更加有效和有效的護理干預,并且通過患者身體方面、心理方面、情緒方面以及環境方面給予護理指導,進而利于緩解患者的疼痛反應以及心理情緒[8-11]。
該次實驗經過大量的分析和研究,充分得出以下結論:實驗組患者及其家屬對于護理工作的滿意度33例(94.29%),對照組為26例(74.29%),實驗組患者家屬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實驗組患者接受護理后的個人強度評分 、社交能力評分分別為(18.96±0.47)分、(16.25±0.78)分,實驗組患者心理彈性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數據對比有著顯著優勢,存在統計學參考價值,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張顯琴等[12]人的研究結果相似,對于所收治的66例急診車禍患者進行研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組33例。觀察組行急診行早期臨床干預,對照組行常規護理,觀察組個人強度評分(18.62±0.46)分、社交能力評分(16.25±0.67)分能力評分均高于對照組(14.05±0.14)分、(12.31±0.18)分。因此可見,心理彈性作為一個全新的概念和理論,主要指的是患者對于不良環境的適應能力以及應激反應,患者在患病期間對于重大壓力的適應過程以及反彈能力。通常情況下,對于車禍患者來說,在患病期間將會受到心理和身體方面的創傷,患者在短期將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應激反應以及負面情緒,甚至影響患者的未來生活和工作。該次研究認為,對于心理彈性測評分數越高的患者來說,則表示其心理情緒以及應激能力恢復越快,使得患者能夠更加坦然的面對自己的車禍遭遇,進而積極的面對治療,并且保持一個良好的心理情緒,進而更加利于患者的病情恢復。
綜上所述,通過對急診車禍患者行早期臨床護理和干預,更加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保持患者保持一個愉快的心理情緒,進而促進患者的身體康復。
[參考文獻]
[1] ?毛靜. 急救護理對急診治療車禍創傷致顱腦外傷患者中的效果[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54):297,299.
[2] ?張鳳英. 1例車禍致全身多發傷急診術后造口皮膚黏膜分離患者的護理[J]. 贛南醫學院學報,2018,38(1):69-70,73.
[3] ?徐蘭. 急診車禍傷患者實施優質護理改善患者負面情緒及疼痛效果分析[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59):11827, 11829.
[4] ?張珂,張瑜.綜合護理干預在急診治療車禍創傷顱腦損傷致失血過多昏迷患者中的應用[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63):18-19,37.
[5] ?房春花,黎雪琴,葉少南. 優質護理對急診車禍傷患者負性情緒及疼痛的影響[J]. 中國當代醫藥,2015,22(33):172-174.
[6] ?杜基云. 急診科搶救車禍傷腦出血患者及轉診護理分析[J]. 大家健康:學術版,2015,9(22):182-183.
[7] ?侯琳娜.預警評分系統應用在急診車禍傷護理中的效果[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7,4(67):13166.
[8] ?楊艷萍.綜合護理干預在急診治療車禍創傷致失血過多昏迷患者中的應用[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70):232,238.
[9] ?沈媛, 張雙圓, 孫玉蓮. 體外膜肺氧合支持下行急診手術成功救治1例車禍外傷病人的護理[J].全科護理, 2019,17(8):129-131.
[10] ?李曉英,鐘惠梅,鄭秀春.院前院內一體化急救護理在車禍外傷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8,14(14):21-23.
[11] ?任燕, 羅薇. 分析車禍致重度顱腦外傷的急救護理措施[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7,17(1):177,182.
[12] ?張顯琴,冮燕,鐘玉琴. 早期臨床護理干預對急診車禍患者心理彈性的影響探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 15(72):223-224.
(收稿日期:2020-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