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丹
摘要: 目的 探究人文關懷融入泌尿外科兒童手術護理中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于我院泌尿外科行手術治療的74例患兒,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2組,各37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融入人文關懷干預,對比干預前后兩組不良情緒發生情況及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結果 干預后,兩組焦慮自評量表(SAS)及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均較干預前低,且觀察組SAS評分、SDS評分均比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2.70%)低于對照組(24.3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泌尿外科兒童手術護理中融入人文關懷的效果較好,可改善患兒不良情緒,減少術后并發癥發生。
關鍵詞: 泌尿外科手術;兒童;人文關懷;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R473.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0)02-219-02
泌尿外科是主治人體泌尿系統及其附屬機構發生病變或損傷的疾病,由于兒童身體發育尚未成熟及其生性好動,對世界充滿探知欲,泌尿系統極易受到損傷,導致兒童患者在泌尿外科中占比較大。泌尿外科疾病以手術治療為主,多數兒童進入醫院、病房或手術室,常因陌生的環境、疾病的疼痛而產生恐懼、排斥心理,從而哭鬧不止,影響治療[1-2]。有研究顯示,對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實施人文關懷干預,可以使手術成功率提高,減少術后并發癥發生,同時亦可以提高護理的滿意度[3]。為此,本研究將人文關懷融入泌尿外科兒童手術護理,旨在探討其效果。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于我院泌尿外科行手術的74例患兒,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2組,各37例。對照組年齡1-12歲,平均(7.47±2.41)歲;疾病類型:包皮開放性損傷12例,腹股溝疝疝囊高位結扎8例,精索鞘膜積液16例,精索靜脈曲張3例;發病至入院時間1-23h,平均(12.13±3.71)h。觀察組年齡1.5-12歲,平均(7.48±2.43)歲;疾病類型:包皮開放性損傷12例,腹股溝疝疝囊高位結扎8例,精索鞘膜積液16例,精索靜脈曲張3例;發病至入院時間1-23h,平均(12.10±3.67)h。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有可對比性。
1.2 入選標準 (1)納入標準:①患兒家屬均無交流障礙,且有中學以上文化;②年齡均在1-12歲間。(2)排除標準:①術前生命體征不穩或病危者;②合并肝、腎性疾病及凝血功能異常者。
1.3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即檢測患兒生命體征,核對手術程序無誤后,將患兒送交給巡回護士進行術前準備,術中配合醫師展開護理,術后密切監視患兒體征指標。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融入人文關懷的護理干預,具體措施為:(1)人員培訓。對責任護士實施人文關懷教育培訓,并進行相關考核;對責任護士著裝、妝容及語態進行統一規定。(2)術前干預。責任護士接到患兒手術通知單后,應立即與患兒家屬溝通,了解患兒病情及喜好;了解患兒家境,對于家境較差的患兒將詳細情況告知醫院,爭取最大限度減少醫療費用;與患兒交流過程中,盡量呼喚患兒乳名,為其講述英雄人物故事,使其產生共鳴,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術前1d,告知家屬及患兒手術的詳細過程、注意事項,并列舉成功的手術案例,來消除家屬顧慮,同時提醒家屬患兒禁食的時間及配合手術的方法;進手術室前,根據患兒喜好,給予患兒夸獎和贊賞,分散患兒注意力,以此減少患兒與家屬分開的恐懼。(3)術中干預。將手術室溫度調至舒適溫度,保持室內安靜,并嚴格遵守手術規章,對手術室及手術器械進行消毒;患兒進行靜脈滴注或麻醉時,允許其哭泣,不能強行禁止,可講述患兒喜歡的英雄人物及鼓勵患兒來分散其注意力,麻醉時可輕握患兒小手給其加油打氣;術中密切監測體溫、出血量等體征。(4)術后干預。術后將患兒送入復蘇室,告知家屬手術情況;使用溫水對患兒皮膚上的消毒液、血漬進行擦拭,以防感染;實時監測患兒病情變化,發現異常立即報告醫師;指導患兒飲食及康復鍛煉。兩組均干預3周。
1.4 評價指標 (1)對干預前及干預3周后患兒不良情緒進行評估,評估方法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量表均包含20個項目,每個項目1-4分,當SAS評分≥50分時,則顯示患兒出現焦慮情緒,分值越高越焦慮;當SDS評分≥53分時,則顯示患兒出現抑郁情緒,分值越高越抑郁[4]。(2)干預3周后,統計患兒術后感染、出血、發燒的發生情況。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不良情緒對比 干預前,兩組SAS評分、SDS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SAS評分、SDS評分均較干預前減少,且觀察組SAS評分、SDS評分均比對照組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術后并發癥發生對比 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比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隨著人們對神經解剖生理深入研究,泌尿外科手術的應用越來越普遍,手術的效果不僅在于手術操作的質量,更在于對術后感染及并發癥的預防和處理,有效的護理能夠直接減少術后并發癥發生,改善手術治療效果[5-6]。
人文關懷干預是在護理過程中融入人道主義精神,除了為患者
提供必需的治療服務外,還要注重患者情感的需求,體現了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7-8]。本研究將人文關懷融入泌尿外科兒童手術護理中,結果顯示,實施干預后,觀察組SAS評分、SDS評分均較干預前低,且觀察組SAS評分、SDS評分比對照組低;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比對照組低,表明人文關懷干預可顯著改善患兒不良情緒,減少術后并發癥發生,有利于患兒病情康復。分析原因在于,融入人文關懷的護理干預措施中對護理人員進行人文關懷培訓,讓其深切了解人文關懷的內涵及本質,從而進一步體會如何將護理工作與人文關懷融入,便于工作展開[9]。術前護理人員第一時間了解患兒病情及家庭情況,并給予困難家庭幫助,能極大程度地減輕家屬心理負擔,使其能全心投入治療與護理工作中。患兒進入病房常會產生恐慌情緒,甚至在進入手術室時非要家屬陪伴,嚴重影響醫護人員及家屬的情緒,從而影響手術進行[10]。護理人員根據患兒喜好,為患兒講述英雄人物的故事,給予其表揚和鼓勵,且在與患兒交流過程中親昵的呼喚患兒乳名,增加了患兒對護理人員的信任度,亦極大程度地緩解了患兒不良情緒,讓其與英雄人物產生共鳴,樹立戰勝疾病的決心,從而更好地配合手術治療。此外,為患兒及家屬詳細講解手過程、注意事項并列舉成功的手術案例,能進一步加強家屬對手術的了解,消除家屬顧慮,幫助家屬增加對手術的信心,使其能協助患兒更好地配合手術。術中對室溫進行調整,能為患兒提供舒適的環境,降低其對陌生環境的戒備心;按照規定對手術室及手術器械進行消毒,保持整個手術處于無菌環境以及術后對患兒皮膚進行擦拭、消毒,能大大降低患兒感染的風險,減少并發癥發生;麻醉前期,分散患兒注意力,為其加油打氣,并給予其鼓勵,能使麻醉順利進行,利于手術展開;術中及術后密切監視患兒體征,能在第一時間發現患兒異常,并采用及時、有效的措施治療,降低體征異常對患兒的傷害程度,同時減少并發癥發生。術后給予家屬患兒飲食指導及康復訓練,能讓家長從容照顧患兒,加快康復速度。
綜上所述,對泌尿外科行手術治療的兒童患者實施人文關懷干預,可使患兒不良情緒減輕,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利于患兒康復。
參考文獻
[1]張秀琴.親情快樂護理在神經外科手術兒童護理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4,12(6):528-529.
[2]劉秀梅.手術室整體護理對兒童患者心理狀態及配合度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9,38(11):1686-1688.
[3]尹怡,楊皓敏,杜鵑.將人文關懷理念融入手術室整體護理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4,12(21):114-115.
[4]楊綺莉,梁靖,周怡.人文關懷在神經外科兒童手術護理中的應用[J].廣東醫學,2017,38(18):2895-2897.
[5]泌尿外科手術部位感染預防中國專家共識編寫組.泌尿外科手術部位感染預防中國專家共識(2019版)[J].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19,40(6):401-404.
[6]穆敏,彭敏.泌尿外科手術患者圍術期綜合護理干預[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9,23(2):125-128.
[7]陳靜,張進城.人文關懷理念在康復護理中的應用[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8,29(16):2663-2664.
[8]蔡雯娟.兒科護理中如何體現人文關懷及效果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3,11(2):65.
[9]張平平,劉輝.研究人文關懷護理在神經外科創建優質護理服務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研究,2017,25(2):192-193.
[10]王麗.術前心理護理和人文關懷在兒童手術室護理工作中應用的具體措施及臨床效果[J]. 四川醫學,2018,39(12):119-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