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玲玲
摘要:目的:探究個性化心理護理方法在血細胞去除患者(包括高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護理中應用效果。方法:由專人選取我院收治的血細胞去除患者共計72例,選取時間為2016年2月至2020年2月,采用隨機數表法將其分為兩組,對照組(n=36,常規護理)和觀察組(n=36,常規護理+個性化心理護理),對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態以治療依從性進行比較。結果:與對照組相比較,觀察組護理后SCL-90癥狀自評量表各項評分明顯更低,組間差異顯著(P<0.05);對照組和觀察組的治療依從分別為83.33%、97.22%,組間差異顯著(P<0.05)。結論:個性化心理護理能夠幫助血細胞去除患者改善心理狀態,提高治療依從性。
關鍵詞:個性化心理護理;血細胞去除;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0)02-220-02
血細胞去除患者通常都是血液系統惡性腫瘤病人,具有生存期短,治療費用巨大等特點。大多數患者在得知自身病情后心理上很難接受,因此極易出現應激反應,加上治療過程中患者身體易出現不良反應,患者的心理狀態通常比較消極,生存質量也會明顯減低。相關研究顯示患者的心理狀態與預后呈正相關[1],因此加強血細胞去除患者心理護理十分關鍵。基于此本文探究了個性化心理護理方法在血細胞去除患者護理中應用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由專人選取我院收治的血細胞去除患者共計72例,選取時間為2016年2月至2020年2月,采用隨機數表法將其均分對照組和觀察組,其中對照組男20例,女16例,年齡區間為25歲~78歲,平均年齡(38.6±6.3)歲,觀察組男17例,女19例,年齡區間為23歲~76歲,平均年齡(38.8±6.4)歲,比較兩組一般資料,組間差異不顯著(P>0.05)。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主要分血細胞去除前、血細胞去除中、血細胞去除后三個階段,詳細護理措施如下:(1)患者在血細胞去除前需對其進行病理知識講解,回答患者疑問;加強操作室環境的管理,定期進行消毒和通風,詳細告知患者血細胞去除前需要準備的相關事項以及去除的具體時間。(2)患者在進行血細胞去除時視血管條件選擇肘正中靜脈或股靜脈穿刺,穿刺時盡量做到精準穿刺,盡量避免反復穿刺增加患者的疼痛和心理壓力,時刻關注患者的情緒,及時進行安撫。合理安排患者細胞去除期間的補液速度及抗凝劑的計量,密切監護患者的輸液反應,定期更換輸液管,做好血管保護措施。(3)患者細胞去除期間及結束后若出現并發癥,需要及時補鈣,吸氧,監測血壓等處理,同時告知患者個人衛生對于預防感染的重要性,并給予患者飲食指導和日常生活指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個性化心理護理,詳細護理措施如下:(1)建立心理干預基礎,在與患者進行交流前,護理人員需要盡可能的全面了解患者的情況,例如家庭背景、文化水平、經濟情況等,從而精準確定交流的重點和方向,耐心傾聽患者的意愿,鼓勵患者表達自己的需求,并對患者的疑問極易詳細的解答和可能的幫助,增加患者對護理人員的信任感,同時也通過交流側面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以及對自身疾病的看法,以便采取更有效的解決措施,幫助患者調負面情緒[2]。(2)糾正患者的不良心理認知,引導患者與既往手術者交流,讓其分享如何通過有效的配合獲得更好的預后效果。醫院定期開展專題講座,解答血細胞去除患者普遍關心的問題,同時將血細胞去除相關科學知識影印成冊,分發給患者,幫助患者及家屬更加全面的了解血細胞去除相關知識。在講解患者疑問的過程中需要重點強調負面情緒對預后的影響作用,幫助患者糾正悲觀認知,樹立治療信心[3]。(3)通過多種方式幫助緩解患者的負面情緒,鼓勵患者適當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緒,及時給予患者安慰和支持。鼓勵患者多與外界進行溝通,讓患者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從而激發其求生的欲望。同時引導患者學會處理自身負面情緒,可以通過氣功療法、音樂療法幫助患者放松緊張情緒。
1.3評價指標
參考喬艷萍[4]等治療依從性的評估標準,對患者治療配合程度進行評估。通過SCL-90癥狀自評量表對患者的護理前后的心理狀態進行評估,其主要涉及90個項目,主要包括9個分量表,分數越高表示患者的心理狀況越差。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 分析處理研究數據,計量資料和計數資料分別用()、百分比表示,并進行 t 檢驗法、卡方檢驗法,P<0.05 表示有統計學差異。
2結果
2.1比較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態
與對照組相比較,觀察組護理后SCL-90癥狀自評量表各項評分明顯更低,組間差異均顯著(P<0.05)。見表1。
2.2 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
護理后對照組和觀察組的治療依從分別為83.33%、97.22%,組間差異顯著(P<0.05)。見表2。
3討論
血細胞去除患者大多數為血液系統惡性腫瘤病人,病理機制主要是由于造血干細胞發生基因突變,生成克隆性異常造血細胞,使得人體造血功能受到影響,并逐漸累及人體其他非造血組織和器官。化學、物理、病毒、遺傳、其它類型血液病等是導致血液系統惡性腫瘤發生的主要病因,患者血細胞異常增高后可能會出現栓塞、ARDS、腫瘤溶解綜合癥、腎功能不全等癥狀,為了更好的控制病情,一旦確診,患者盡早行異常血細胞去除術治療。
高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病情嚴重,患者病發后不僅需要忍受疾病自身帶來的身體疼痛、而且高額的治療費用及治療過程中還需要忍受各種不良反應,加上該病極高的死亡率,較差的預后效果,患者在心理上需要承受極大的壓力,若長期處于負面情緒,其治療配合度會受到影響,也不利于患者病情的改善,因此良好的心理護理十分必要。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護理后SCL-90癥狀自評量表各項評分更低,治療依從性更高,組間差異顯著(P<0.05)。這是因為個性化心理護理全面考慮了患者了心理情況,從各個范圍幫助患者調節心理活動,通過優質的護理干預能夠讓患者產生較好的心理印象,使其建立信任感,有助有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通過全面的心理干預幫助患者調節心理狀態,建立治療信心,克服疾病和血細胞去除術帶來的緊張和恐懼,患者心理狀態的改變會減輕血細胞去除術產生的不適,提高患者對血細胞去除術的耐受能力,幫助患者改善預后質量。
綜上所述,個性化心理護理能夠幫助患者改善心理狀態,提高治療依從性,獲得更好的預后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張寧, 羅紅香, 王麗萍, 等.心理干預在老年白血病患者中應用的護理體會[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9,7(01):162.
[2]李蓉蓉, 闡玉英, 馬金玲, 等. 急性白血病患兒確診初期主要照顧者負性情緒的質性研究[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9, 35(1):47-51.
[3]郭絲錦, 黃美玲, 凌瑞, 等. 心理護理對緩解白血病患者心理壓力的系統評價[J]. 西部醫學, 2016,31(03):133-138.
[4]喬艷萍, 孫江濤. 探討整體護理對白血病患者化療心理及依從性的影響[J].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9, 38(14):2232-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