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偉
摘 ?要:“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寧波與中東歐國家在高等教育合作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文章通過分析研究寧波與中東歐國家高等教育合作的背景與現狀,列舉寧波和中東歐國家開展高等教育的比較優勢,通過對雙方開展高等教育合作的影響因素分析,提出寧波與中東歐國家開展高等教育合作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寧波與中東歐國家;高等教育;合作
中圖分類號:G640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0)11-0035-04
Abstract: Since the launch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higher education cooperation between Ningbo and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an countries. By studying the background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cooperation between Ningbo and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an countries, enumerating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s of the cooperation, and analyzing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cooperation, the current research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higher education cooperation between Ningbo and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an countries.
Keywords: Ningbo and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an countries; higher education; cooperation
寧波被譽為海上“絲綢之路”的活化石,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啟航港,也是“一帶一路”的重要交匯地。近年來,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下,寧波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特別是與中東歐國家在高等教育合作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有力的促進了經濟、人文方面的交流,為開展與中東歐國家高等教育合作提供了寧波樣本。
開展高等教育合作,是推進“一帶一路”合作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落實教育部《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各項任務,為推動寧波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開放、交流、大融合提供了重要契機,也為經貿往來和人文交流提供了智力支撐。
一、寧波與中東歐國家高等教育合作的背景與現狀
(一)寧波與中東歐國家經濟貿易往來日益密切
寧波是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經貿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是中國-中東歐國家“16+1”經貿合作示范區。寧波通過港口物流優勢,充分抓住對中東歐國家的貿易優勢,正成為與中東歐國家經貿往來最頻繁的地區之一。寧波提出,要將自身打造成為中東歐商品進入中國市場、中國與中東歐雙向投資合作、中國與中東歐人文交流三個“首選之地”的建設目標,并新組建全國首個專職于中東歐合作的中東歐博覽與事務局。作為唯一聚焦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合作的國家級展會,“中國-中東歐國家投資貿易博覽會”現已成功舉辦五屆,寧波抓住這個經貿往來、人文交流的重要平臺,以經貿往來為著力點,推進與中東歐國家全方位的合作交流。
據統計,2018年,中國與中東歐16國(不含希臘)的貿易額為822億美元,較2011年增長55.4%,特別是中國自中東歐國家進口較2011年增長了80.7%;而2018年寧波與中東歐16國進出口額達243.6億元,增長23.1%,其中,出口210.5億元,增長22%,進口33.1億元,增長30.5%。隨著與中東歐國家合作的全面深入,貿易額遞增態勢逐步形成,寧波與中東歐國家經貿往來日益密切,人員往來更趨頻繁。
(二)寧波高等教育比較優勢
近年來,寧波市高等教育有了長足發展。現有像寧波大學這樣綜合研究型的一流學科建設大學、有浙江萬里學院、寧波工程學院、寧波財經學院這樣應用型大學、有寧波諾丁漢這樣高水平的中外合作大學、也有寧波職業技術學院這樣一批高水平的高職院校等不同類型高等院校16所。幾乎涵蓋了國民經濟發展主要學科門類和專業,有些學科專業處在國內和浙江省一流水平,特別是在國際貿易、供應鏈、電子商務、汽車工程、海洋力學、海洋生物、船舶等學科專業優勢特色明顯,這些正是中東歐國家相對比較薄弱的學科專業。寧波高等教育國際化水平較高,幾乎各個高校都開展了相關合作項目,為寧波與中東歐國家開展高等教育合作交流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三)中東歐國家高等教育比較優勢
作為現代大學制度重要發源地之一的中東歐地區,同樣有著許多優質的教育資源特別是高等教育資源。近年來,隨著中東歐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不斷融入大歐洲,特別是許多國家加入歐盟,進一步促進了高等教育發展。許多中東歐國家越來越重視教育發展,加大投入,不斷激發高等教育革新,提高高等教育質量,高校堅持研究型大學以理論研究為主,職業型大學以應用性為中心,不同大學形成了自身的學科專業特色。比如匈牙利、捷克、保加利亞、克羅地亞、羅馬尼亞等國家在音樂、數學、化學、工程學等學科也在全球具有一定的影響力。為促進高等教育國際化,很多國家高校一方面實行高水平人才引進計劃,另一方面推動本國高校與國外科研院所加強合作,采取聯合培養、聯合開展科研合作等方式,提升高等教育國際化水平。一些高校在全球享譽盛名,如波蘭華沙大學、捷克共和國赫拉德茨-克拉洛韋大學等高等學府。
(四)寧波與中東歐國家高等教育合作現狀
近年來,隨著經貿和文化交往日益頻繁,寧波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與中東歐國家的往來也日趨活躍,合作日益多元,影響力不斷提升,高等教育合作項目遍布各個領域。合作方式既有高校之間的共建學科專業項目、互派留學生項目、學分互認項目、短期文化交流項目等,有一些科研院所共建研究院、創新中心,同時還有一些校企合作項目,通過兩國高校牽線搭橋,進行企業人才培養項目。
從2014年開始,中國(寧波)-中東歐國家教育合作交流會已連續成功舉辦了六屆,寧波與許多中東歐國家建立友好城市,以及與捷克、波蘭、拉脫維亞等駐華使領館建立了教育戰略合作關系,在師生互訪交流、合作辦學、科研協作等許多領域取得了驕人成績。據統計,寧波與多達16個中東歐國家簽署了上百項教育合作項目,寧波的高等院校與中東歐16國的90余所院校建立并簽訂了相關合作協議,涉及學分互認、互派留學生、共辦特色專業等85個合作項目,年均師生雙向交流突破500人次。建成了“一帶一路”產教協同聯盟,成立了寧波中東歐合作研究院、寧波海上絲綢之路研究院、北外絲路研究院寧波分院、拉脫維亞研究中心等國別區域研究院、研究中心等,成立了“一帶一路”產教協同聯盟、絲綢之路商學院聯盟等多個高校專業聯盟,以及捷克語言文化中心等小語種中心。同時,隨著企業走出去戰略,對跨國家、跨行業、跨學科的國際化人才需求大幅增長,寧波高校攜手企業“走出去”,“一帶一路”產教融合境外辦學新形態逐步形成。
二、寧波與中東歐國家高等教育合作的影響因素
應該看到,雖然寧波高等教育在與中東歐國家的交流合作中,在合作辦學、合辦優勢學科專業、互派留學生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績,但與日益頻繁密切的經貿和人文往來相比,還有很多合作的空間,同時也要看到,許多影響因素制約著進一步開展深度合作。
(一)合作存在不均衡,合作領域需要拓展
寧波與中東歐國家高等教育合作,存在著較大的不平衡,“走出去”多,“引進來”少。由于中東歐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不盡相同,高等教育發展水平更是參差不齊,合作發展的意愿也是各有不同。而寧波市與很多國家的貿易往來冷熱不均,人文交流存在較大差異,寧波市域范圍內的各高校國際化水平也存在差別。合作的區域拓展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分布不均衡問題,需要進一步擴大交流,加強與更多的沿線國家進行合作。許多合作和開展的項目,只是集中在波蘭、捷克等少數國家、個別地區和個別院校,在個別學科專業間開展。
(二)學科專業涵蓋不全面,合作層次需要提高
從目前來看,合作辦學的專業比較單一,不能更好適應經貿和人文交流的需求。寧波與中東歐國家高等教育的合作總體來看體量還是較小,規模不大,特別是專業學科涉及的面還比較窄,學科專業分布還不均衡不平衡、科研學術合作機構的形式內容都比較單一。首先需要在做好擴大合作數量的基礎上,再進一步拓展學科專業合作的面。要正確處理好規模和質量之間的辯證邏輯關系,要根據各自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國家發展戰略,合理處理好規模與質量的關系;規模太小,合作布局不合理,就滿足不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雙方經貿和人文往來的需求。要加強合作項目的管理,從抓合作質量和效果著手加強合作提升。其中,財經商貿類合作項目居多,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公共管理、醫療衛生、農林牧漁、基礎設施建設等國民經濟領域專業還較少,高層次綜合性、跨學科專業的復合型人才還需要進一步加快加大培養力度。
(三)質量評價指標不夠健全,合作支撐體系需要完善
要進一步加強高等教育合作,深化合作內涵,就需要建立起雙方都認可的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學科專業建設標準支撐體系。在評價指標和質量把控方面,涉及高等教育的專業建設標準、課程質量評價指標、社會評估指標、學分互認規則和方法等支撐體系需要進一步完善。可以從語言學科開始,制定雙方認可的語言等級考試標準,互設相關考試機構,推動語言考試等級互認制度。寧波作為中國的一個計劃單列市,雖然有一定的合作辦學自主權,但涉及到高等教育質量和評價指標體系建設、合作政策制定等方面,還需要爭取從國家的層面,成立工作小組,通過更高層面的協調、協商和推進,來共同協商制定中國-中東歐國家高等教育合作的各類標準,簽訂相關協議,及時發布相關信息。
三、寧波與中東歐國家高等教育合作發展對策建議
進一步深化高等教育合作,對促進寧波與中東歐國家經濟、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義。持續推動與中東歐國家高等教育向著更高目標健康發展,按照國家教育部《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提出的目標任務,培養更多創新型、復合型、應用型人才,滿足“一帶一路”沿線特別是中東歐國家建設發展對各類人才的急切需要。在這個背景下,可著重推動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加強戰略規劃引領
根據各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結合所涉國法律法規、教育政策特別是高等教育政策,加強中央政府的頂層設計,從政府層面研究制定寧波與中東歐沿線國家高等教育的戰略布局和中長期發展藍圖,通過合作項目的合理布局,統籌集聚相關國家的優質高等教育資源,加大合作力度,培養具有國際化視野的專業人才。積極主動爭取國家層面的支持,將寧波與中東歐國家高等教育合作納入到“一帶一路”建設的教育行動計劃,爭取政策支持。加強高校與科研院所、高校與高校之間的合作交流,拓展各層級各領域的教育合作交流,特別是可以加強一些民辦高校和一些中小規模的高校院所的合作與交流,重點加強經濟貿易、文化旅游、科技應用、工程管理等多領域的合作。
(二)建立多元合作交流平臺
不斷暢通溝通、交流與協商機制。在現有的中國寧波-中東歐國家教育合作交流會的機制基礎上,建立常態化的合作交流機制和平臺,可以進一步考慮成立寧波-中東歐高等教育合作聯盟,結合“中國-中東歐國家投資貿易博覽會”這一國家級展會,創新交流合作模式,將沿線國家更多納入統一的框架協議中來,邀請更多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為他們搭建更高層次的跨境高等教育國際合作會商平臺。加強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機制建設,既要重視政府層面的交流,也要重視辦學合作主體的交流。推動教育機構的合作往來,對于活躍高等教育合作交流具有重要的意義。通過加強留學生的往來,對于深化兩地的文化交流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健全完善評價指標體系
積極建立各國互認國際通行的統一的國際化人才評價指標體系、培養體系、課程體系,實現學分在不同國家、不同院校之間的互通互認。通過有關國家教育部門的積極協商,加強在高等教育學位評價與標準、學科專業課程認證等方面合作協商,建立相關國家共同認可、專業水平可比較的跨境高等教育質量評價標準體系,實現學歷學位互認。另外,依據國際通行的高等教育評價規則體系,還應構建國際化人才質量評價體系,成立質量評價和咨詢機構,構建具有鮮明特色的跨境辦學評價體系。通過建立相互認證制度建設,推動人才流動。可以結合大型企業人才需求,加強國際化人才認證、職業認證、技術認證等。
(四)合辦優勢學科專業
加強優勢學科專業交流合作,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圍繞國家發展需求,特別是一些與相關國家發展戰略密切相關的學科專業,尤其在通信工程、信息系統、新材料、現代農業技術、人工信息智能、跨境物流和供應鏈等傳統優勢領域學科和戰略性新興領域學科。加強寧波高校與中東歐知名院校在相關行業領域標準、企業生產質量認證標準、從業人員職業資格認證等方面開展學術合作與交流。可以先在高校間推動學分轉換和互派留學生,進而實現學位認證。在優勢特色學科的教育資源共享的基礎上,共商共建共享科研院所、科技創新平臺和人才資源。通過引入全球先進的人才培養理念,開發最新的與國際標準對接的專業課程體系、學科體系和人才培養模式。進一步打造寧波與中東歐國家教育國際合作機制創新示范區、創新創業合作示范區等,實現優勢特色專業產教融合國際化發展。
(五)設立專項基金
多方籌措,加大教育資金投入,設立寧波-中東歐高等教育專項基金。擴大獎學金規模,設立多種形式留學生獎學金,特別是用于資助一些行業特需急需的高端人才培養,資助一些學業優秀的經濟困難學生完成學業。加強高校師資交流,支持一批學術訪問交流項目,提升能力建設,在更高更廣層面推動科研合作和學術交流等。爭取企業的資金支持和投入,通過委托培養等方式,為企業共同培養急需的國際化人才。加強留學人員服務體系建設,成立相應服務機構,加強對留學人員的就業、醫療、居住等的服務。舉辦多種形式的交流活動,特別是多形式組織青年領袖的互訪與交流,加大對雙方高等教育的認知程度,加深彼此文化認同,吸引吸收雙方更多優秀學生赴對方院校留學深造。
總之,從寧波與中東歐國家高等教育合作所取得的成果,存在的困難,以及繼續開展相關合作的建議,我們可以看到,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不斷深化,越來越需要國際化人才的智力支撐,也為中國與中東歐國家深入開展高等教育合作提供了廣闊空間和時代使命。
參考文獻:
[1]國家發改委.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M].外文出版社,2015.
[2]史望穎,蔣煒寧.寧波“聯姻”中東歐,打通“一帶一路”教育大動脈[N].寧波日報,2018-06-15(006).
[3]周谷平,闞閱.“一帶一路”戰略的人才支撐與教育路徑[J].教育研究,2015(10):4-9+22.
[4]中國-中東歐國家教育合作與交流“寧波宣言”發布[EB/OL].人民網.http://world.people,2015.
[5]朱達.“一帶一路”托起多國“教育合作夢”[N].中國教育報,2018-11-13.
[6]教育部網站.教育部關于印發《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的通知[Z].2016(07).
[7]戴續妹.寧波和中東歐國家高等教育交流和合作研究——以寧波大紅鷹學院為例[J].新西部,2017(33):45-47.
[8]邱璐軼,華憶迪.“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寧波與中東歐國家產教協同實踐研究[J].寧波經濟·三江論壇,2019(7):16-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