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細華 來賓市第十一中學
在初中班級體中,班主任是班集體的核心,既是班級體紀律的督促者,也是孩子們思想轉變的引導者,在學生的學習與成長過程中,班主任的教導與教育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初中學生處于青春期中,情感較為脆弱,如何構造正確的情感觀,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期。而德育教育是引導教導初中生構建三觀的主要方法,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德育教育往往被忽視,并且主要以分數為唯一評價體系來對學生進行評價,而德育工作僅僅是由班主任口頭教導的方式進行教育。而且班主任也往往會承擔某些課程的教學工作,所以這極大地增加了班主任的工作負擔。所以為了提升德育工作的效果,會診是教學應運而生,會診是教學是指不同班主任和不同老師共同協助下對學生進行德育教學,并且會診是教學中班主任也秉承尊重學生尊重事實的原則,才能得到學生的認可與尊重,從而迅速診斷出學生的思想問題,并及時解決。
首先要破除傳統,以分數為唯一評價指標的評價體系,破除傳統認識,構建新型的德育工作評價體系,對學生德育工作進行全新評價,而且也必須進行思想上的改革。學生作為德育工作的工作主體,在教學過程中必須以人為本,教師也必須依據心理學的基本認知特點和行為模式來判斷學生的行為。班主任在教學過程中也需深入觀察,并及時與不同任課老師做好交流,了解不同學生在校表現情況以及家庭、性格、習慣等各個方面。在德育工作中要提前發現學生存在的思想問題,通過觀察與交流,提前杜絕學生的思想問題。
學生的行為方式往往與之前的心理經歷息息相關,例如90%的單親家庭的孩子以及失去雙親的家庭的孩子,會在學習的過程中難以集中注意力作業拖拉以及上課不專心等等問題。有些孩子也存在過童年陰影,比如有過被欺凌的經歷,而這些孩子往往在行事過程中較為懦弱。有些孩子也會受到一些社會風氣的影響,在學校經常欺凌學生。所以判斷學生的行為時也需要充分了解學生之前的經歷,從心理經歷入手逐漸深入其情感中。給予學生集體的溫暖,讓老師與學生之間加強接觸。只有依靠多方面信息溝通與交流,才能夠對學生有全面幫助和引導[1]。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社會風氣也在慢慢變化,但是學生面臨的社會狀況也在不斷變化于幾十年前淳樸自然的社會風氣而言,目前的社會風氣也較為不同,所以德育教育也應該隨之變化,不能用傳統的德育方式來教育現代的學生。傳統德育方式往往只是單純的說教師的德育方式,比如通過概念背誦,觀案例講解等等生硬的方式來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但是目前的學生對于傳統的教條是生硬的,通過道理灌輸的方式,強迫性德育教育已經逐漸被學生所厭惡。為了讓學生愿意去聽德育教育,也愿意去實踐德育教育就必須實踐相結合,采用新穎的教育方式。必須與時俱進,結合社會現實和實際,對于一些問題進行心理學分析,保證德育教育與時代接軌[2]。
班主任與教師之間必須要加強溝通,收集德育教學的案例,給學生提供良好的思想引導。學生應該提供有效的思想引導,進國際教育的時候,也可以讓學生回憶生活中的種種行為是否有相應的案例,從而對學生開展會展式的德育引導。
并且不同班主任與班級教師也可以展開交流,對于不同學生也應該給予不同的教育方法,其他班主任和教師的優良經驗也可以做好推廣,或者讓不同班級的學生展開思想交流,比如學生與學生之間可以開展辯論賽或者其他的游戲等等。通過思想交流提高學生意識,增進學生之間的友誼[3]。
班主任也可以與學生一起開展社會實踐,通過實踐中進行德育教育,而且在實踐過程中,由于學生自身的參與,學到的會對于德育教育有著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認識。比如在學習的過程中,帶領學生去參觀敬老院,福利院等等,讓學生體會到尊老愛幼的責任感,并且在實踐過程中接受德育教育,樹立正確的三觀。
教學管理制度也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環節之一。協調不同主體之間的關系,可以增加德育工作的工作效率[4]。
健全德育工作機制。首先建立工作體制之前必須要做好理念和機制研究,讓班主任和任課老師做好落實工作。做好規范化,統一化,流程化的管理層面。又提前做好了思想基礎以及工作落實管理制度,才能夠正確督促德育工作的落實。
其次,學校作為德育工作的主體。也需要不定期的開展會診會議,讓班主任之間總結學生問題的統一性。根據思想品德教材內容對學生開展德育工作?;蛘咴诿媾R一些突發性事件時,比如意外傷害等等,其他方面事先班主任也應該主動做好事件牽頭解決并研究解決對策,做好會診記錄。而且根據規則是德育工作的結果,做好綜合評價。并且改革期末考試的考核體系對于唯一以成績作為評判標準的傳統學生能力評價體系轉變一下,將德育考核也納入加權計算中。將分數與班主任績效工作考核相掛鉤,提高班主任與任課老師的工作積極性[5]。
初中生早晚進入青春期時,思想波動較為強烈,另外一部分自我意識覺醒。渴望得到能力的認可以及價值的探索,但另一方面經驗不足,思想不成熟,在生活,從各個方面也需要教師和家長的幫忙。學生在物質方面以及生活能力方面,對教師與家長有著依賴,但是他們又渴望自己獨立處理問題。所以在青春期迷茫的時期,也希望有教師給予這種矛盾心理,給學生提供有價值的引導與建議。所以德育教育工作中班主任的作用和地位非常大。研究表明在生活與學習的過程中, 87.5%的學生往往以班主任作為引導者,所以德育教育工作中班主任的作用和地位非常大。在舉止行為思想認識上到處問,都會給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班主任必須要得到學生的認可,與學生相互親近時,才能提高在學生中的信任度與權威度。同時老師也應該有一定的親和力和權威性才能夠影響和改變學生的行為舉止。從而從內在里改變學生。
另外,德育工作構建的過程中,班主任與其他教師的思想交流應該加強以身作則,樹立道德榜樣是最佳的學習和教育方式,在工作中教師也要重視自己的行為,認真對待工作,對學生一視同仁。對于好學生有壞學生不偏袒也不歧視。不以成績作為德育工作的評價方式,對于有困難需要幫助的學生主動提供幫助或者發動班上的同學一起幫助。作為教師也需要養成自己的良好學習習慣,擁有充足的知識儲備。嚴格自律寬以待人,學生的錯誤需要及時求證,不能縱容學生的錯誤,但是糾正也需要照顧學生情緒,不能妄加指責。批評學生時對事不對人不能因為學生做錯事而對學生產生歧視。而表揚學生時對人不對事。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不斷自我批評,不斷總結反思自己的問題,這樣學生會給予教師的教育工作極大的支持。
與傳統的德育工作相比,會診是德育教育模式,將會有更顯著的教學效果,但是由于目前應用的并不廣泛,在實行新的德育模式時也會有諸多問題,但是面對這些問題時,班主任應該與任課老師聯合起來,共同解決問題,探索原因和矛盾。針對不一樣的學生,要有不一樣的教育方案。所以不同教師之間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但除了合作之外,面對德育教育,工作中出現的種種問題,也需要做好反思與總結,教師之間應該及時開會總結問題。與一些已經出現的問題也要及時解決,包括學生的心理問題以及其他安全問題等等,都要班主任做好解決,并對問題發生了然于心。初中班主任在德育教學模式中是教學模式的核心,所以初中班主任的素質也是教學模式是否能成功開展的關鍵。
結束語:會診式的德育教育工作在樹立初中生以良好三觀以及優秀思想品質的培養過程中有著積極向上的影響。需要結合當下初中生的實際,構建完善的教學管理制度以及教學內容以人為本為核心,班主任需做好德育工作的指導者和引導者的責任。德育工作不能空談于理論之上,也需要以身作則,班主任自身思想品質也有待提高才能有效的指導學生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