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歌
中圖分類號:D926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20)02-159-01
摘 要 對于企業而言青年是生力軍,共青團是共產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的群眾組織,是黨聯系青年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團組織能否充分履行自身職能,關系著企業青年生力軍是否能夠在企業經濟發展中發揮突擊隊作用。本文結合實際工作,通過分析基層國有企業團建工作存在的突出問題,查找問題根源,探索打造基層國企特色團建品牌的舉措。
關鍵詞 基層 國企 團建工作 問題及對策 對策研究
企業要實現自身的發展就必須重視基層的團建工作的建設,在實際開展團建工作中,要加強基礎建設,凸顯黨政工作的核心地位,保證團組織模范作用的形成。國有企業要特別重視思想工作的落實,清晰認識青年的內在需求,采取科學有效的方式,進一步提升團建工作的建設效率與成果,并針對實際情況對傳統團建方式進行研究及創新。
一、國企基層黨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日常團建工作體系不完善
在實踐中,團組織的構建相較于黨組織來說比較落后,大多數國有企業由于各種因素影響未能將團組織予以建設,同時也存在團組織屆滿后未能向上級匯報或及時換屆的情況,使得企業中團組織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并且管理存在缺失。大多數國有型企業在基礎團組織的建設方面,制度建設不充分,其團建相關工作主要依據上級的要求來開展,缺少積極性,造成了基礎團建工作的不確定,使團建工作處于被動地位。
(二)團組織作用不能充分發揮
舉辦青年活動和評優評先是許多基層團組織的主要工作方式,缺乏日常對青年團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且與青年團員缺少有效溝通,使得青年團員不了解黨及團內的相關制度,沒有領會企業相關會議與精神,同時也未能及時紓解團員的情緒波動。團組織的紐帶作用沒有得到良好的發揮,對企業相關重要工作內容的落實與決策造成了不便。除此之外,國企的基層團建相關費用實行一次活動一次審批的制度,限制了團建工作的靈活性與積極性。
(三)基層團建工作缺乏創新
我國經濟在不斷的快速發展,團員的價值取向與思想需求逐漸多樣化,在現階段,觀看相關教育宣傳片、參觀展覽、交流心得以及集中學習是基層團組織主要的學習形式,陳舊且固化,新鮮感不足,很難調動團員自覺與積極參與組織生活。同時基層團組織依靠思想較為嚴重,工作方式上照本宣科,生搬硬套,對團建思路的拓展非常不利。
二、問題產生的原因
(一)領導重視程度不高
企業領導日常工作較忙,且主要以經濟效益為工作重心,片面認為務實僅僅指做好生產與經營,而將群團工作視為務虛,聽匯報了解相關狀況即可,對團內事宜無法投入精力,在如此情況下自然無法保證團干工作的效果。
(二)職能定位不夠
國企與學校不同,其團員人數不多,青年團員的文體活動、青年志愿活動以及思想教育工作等與黨建、行政等工作出現交叉的現象,出現交叉的部分大都由工會或黨組織領導,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團組織的作用,有些基層團組織萌生出了能省則省的觀念,依賴工會與黨組織將具體任務進行落實,忽視了自身作用的發揮,對自身定位不夠。
(三)干部缺失且素養不夠
在一些國企中,僅有小部分單位配備專人作為團組織的建設與領導人員,大多數的單位團干身兼數職,日常工作繁重,可以投入到基層團組織建設的精力與時間非常有限,導致團內部事務無法全面且有效開展。于此同時,干部工作相關經驗缺失,缺乏指導能力,很難對團建工作實際中的問題及時制定合理對策。
三、加強國企基層團建的相關對策
(一)充分認識團組織的價值
國企要圍繞經營管理、優質服務、安全生產以及民生工程的建設等展開工作,從培養青年、服務青年以及面向青年的高度展開團組織的建設工作,主抓團員的思想道德工作,將青年的行動和思想與團中央、黨中央以及企業的中心工作相結合,加強青年團員的團建意識,同時提高基層團組織的綜合素質,發揮出青年的潛力與激情,使青年風采在自身的崗位上得到體現[1]。
(二)落實考核制度
基層團建工作可以以黨建工作為參照,根據黨建的考核辦法,紀檢監察部門、團委以及黨群等相關部門在每年年末組成團建考核小組,對一年中各單位的團建工作進行考核,并將工作成果量化。除此之外要對考核的結果加以利用,在及時通報考核結果的同時表揚成績靠前的單位,成績不好的單位要進行批評,并且要扣除績效工資。
(三)增強干部培養
干部是基層團組織建設的主力軍,干部的業務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團建工作開展的效果,為了實現團建工作更好的落實方式,對干部加強培養是非常必要的,首先要確保資金充足,其次要注重在實際中對干部進行磨煉,以使他們的作用有效發揮[2]。
四、結語
綜上所述,基層團建工作要受到國有企業的認真對待,認識團建工作對于企業的意義及重要性,對企業在團建工作過程中的實際問題要及時發現并解決。對于基層團組織的建設,要注意基礎工作的落實,做好思想引導工作,樹立起先進典型工作模范,進一步促進團組織的積極性,激發團組織潛力,使青年團員為社會發展與企業經濟效益做出自身貢獻。
參考文獻:
[1]丁春妍,陳雅珺.新形勢下國企團建工作探究[J].東方企業文化,2014(7).
[2]岳寒冰.國企團青隊伍建設的研究與思考[J].人力資源管理,2016(8):273-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