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文是一項復雜的教學項目,其不像數學和物理學科一樣追求客觀事實,而是更要重視學生的主觀意念,對客觀事物或現象大腦會迅速產生反應,并做出語言能力的描述。而初中生本身語言積累不同、語文文學素養不同、語言表達能力不同,而且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也直接或間接影響著學生的寫作能力,導致初中生在作文學習上還存在許多困境。本文作者將對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遇到的困境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解決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現狀困境;優化策略
作文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說作文是檢測學生語文學習理解能力和表現能力的一種方式,作文是學生語文素養的體現,是語文綜合性的訓練,作文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環節,初中作文寫作也是向高中高難度寫作過渡的時期。因此,初中語文教師要積極提高學生的作文寫作能力,提高學生的寫作靈感,鼓勵學生不斷創新自己的思路和想法,鍛煉學生的作文寫作能力。
一、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困境
(一)初中語文作文中缺乏創新意識
大部分教師在語文教學中還是采用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在作文教學中,找出一篇優秀范文給學生進行朗讀,作為學生寫作的榜樣,根據教師準備好的作文題材進行寫作,在作文教學中沒有幫助學生梳理寫作思路,沒有幫助學生鍛煉觀察能力和進行文學素材積累。這樣的教學方式嚴重壓抑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想象力,最終學生寫出來的作文千篇一律,沒有自己的主見和自己的情感表達,缺乏創新意識。
(二)初中語文作文教學脫離實際生活
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注重學生最終的考試成績,學生的升學率,讓學生直接背范文,在寫作時對范文稍加修改,寫到自己的作文里,這樣的方式很大程度上脫離了學生的實際生活,寫出來的作文內容泛泛而談,毫無新意,而且學生沒有嚴謹的寫作思路。這樣的方式學生在初中教育中還能適應,但是一旦到了高中學習時,會發現學生的寫作能力與別的同學相差千里。即使沒有海量的優美語句的積累,也一定要引導學生寫作時可以聯系自己的實際生活,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才有情感,能引起共鳴。
(三)學生寫作內容空洞,缺乏積極的寫作狀態
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由于教師的教學方式不當,導致學生對語文作文寫作有強烈的抵觸心理。在寫作時,學生總覺得自己對于題材沒有任何寫作的頭緒,定不下寫作的主題,而且教師沒有及時對學生的寫作思路加以引導和規范,導致學生寫作時都像記流水賬一樣,沒有情感,內容空洞。而且不論是在學校班級里還是在家里都沒有良好的寫作氛圍,導致學生沒有積極的寫作狀態,對于教師留的作文題目產生畏難情緒,難以激發學生寫作的靈感,難以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
二、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優化對策
(一)教師創新教學觀念提高專業素養
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創新自己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積極培養和鍛煉學生的寫作思路。教師可以嘗試使用創設情境的方式,創設故事情境和創設生活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通過學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場景,引出寫作的主題,引起學生的共鳴,激發學生的寫作靈感,這樣學生動筆寫作時才會更專注,更有內容可以寫。而不是像以前一樣不知道自己要寫些什么,根據教師的范文和寫作思路天馬行空地亂寫一通,內容空洞,沒有情感表達,導致學生寫作興趣不高。教師也可以使用多媒體信息技術,通過使用視頻等方式將熱點話題傳遞給學生,讓學生對此展開自己的想象和自己的觀點進行寫作。
(二)引導學生聯想實際生活尋找靈感
初中生本身就好動,想象力豐富,對所有新鮮事物感興趣,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師可以抓住這一特點,鍛煉學生對事物的觀察能力和想象力、在觀察中不斷尋找靈感,記錄發現事物變化的規律,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過程,鍛煉學生的想象力,引導學生自己找出想象和事實規律之間的差距,以及產生差距的原因。引導學生在寫作時聯想自己生活中是否有遇到過和題材相符的情境,描述出來,同時教師要重視學生寫作中的情感流露,把不通順的語句或不切實際的想法同樣也標記出來,寫上批注,告訴學生怎么寫可以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引導學生在寫作中加入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學生逐漸就會養成表達情感的寫作習慣。
(三)鼓勵學生注意積累,鍛煉寫作能力
杜甫曾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高水平高質量的作文肯定不是一蹴而就的,肯定是學生在大量閱讀的基礎上,進行大量積累和訓練一步步練成的。無論是課外閱讀還是課文閱讀,都有非常多、非常優美的語句,平時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將其積累成寫作素材,讓學生將這些優美的語句使用在自己的寫作中,提高自己的作文分數。
學生只有大量閱讀其他人寫的文章,從中找出與自己寫作的不同,才能不斷豐富自己的素材積累,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使自己的作文語句通順,意境優美。鼓勵學生在其他文章中,找到別人觀察細微的地方,學生可以將其總結,抄寫在自己的積累本上,指不定哪一天會寫到這個主題的作文作業,到時學生就可以直接有內容可寫,降低寫作難度,提高學生寫作的積極性。
三、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創新自己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鍛煉學生對事物進行觀察和想象力,提高創新意識,加強學生的想象力,鼓勵并引導學生平時多進行素材積累,將遇到的優美的詞句進行累積,豐富自己的文學底蘊,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最重要的是重視學生寫作中的情感流露,通過以上方式,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提高學生的寫作效率,拓展學生的寫作思路,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素養。
參考文獻:
[1]王惠.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困境分析及對策研究[J].學周刊,2019(24).
[2]張秀芬.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困境分析及教學對策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14).
[3]謝靈峰.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困境分析及對策研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3).
[4]張秀平.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困境及對策探討[J].學周刊,2019(8).
[5]李靜.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困境及對策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8(22).
作者簡介:何黎明(1983.6-),男,漢族,甘肅通渭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中小學語文教育。
(責編? 楊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