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彬
摘要:對于語文教學來說,傾聽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只有學生學會傾聽,才能真正參與到課堂當中,與教師和同學進行溝通和交流,才能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但是大多數小學生的傾聽意識還非常淡薄,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對學生的傾聽能力進行培養,幫助學生形成傾聽的習慣,創造輕松高效的語文課堂。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傾聽習慣
小學生的思維方式比較跳脫,難以將注意力全部投入課堂學習之中,這也給教師講課造成了一定的阻礙。尤其是小學語文這種對理解和分析能力具有一定要求的學科,更需要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專心聽講。正確的傾聽方式應該是專心致志的,學生應該學會從教師或同學的發言中提取有用因素和關鍵性詞語并將其應用到自我的學習中。所以在小學語文授課的過程中,語文教師應該采取一些手段躬先士卒、耐心指導,并輔以一些必要的鼓勵和評價培養學生傾聽的能力和習慣。教會學生在教師與同學發言時認真傾聽,尊重發言者。要讓學生認真傾聽、正確傾聽并從傾聽中獲取知識,勤于動腦,開拓思維。積行成習、積習成性,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自身的語文學習能力,推動語文課堂教學活動順利有效地開展。
一、采取多種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傾聽熱情
首先,讓學生學會傾聽的前提是讓學生明確傾聽的要求,理解傾聽的真正意義,做一個合格的傾聽者。在傾聽過程中必須將注意力集中在發言者周圍,認真去聽發言者的每一句話,不要在同學或教師發言時打岔,如果有問題要在發言者發言結束后再提出。教師要隨時組織課堂紀律,讓學生明白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因為小學生年齡太小,將注意力40分鐘都保持在課堂上是非常困難的,為保證學生能夠專心致志地投入課堂中,教師要適當地采取一些手段,激發學生的傾聽熱情。
游戲永遠都是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最好方式,教師可以在授課過程中創設一些小游戲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專心致志地傾聽。教師可以通過“大家來找茬”的游戲方式,在閱讀或講解的時候故意說錯一些話,讓學生找出教師語言中的瑕疵,最快最準確的學生可以獲得獎勵。教師也可以設置語句接龍的游戲,由第一排的一個學生閱讀課文,教師隨時可以暫停,然后要求下一個學生從暫停的那個字開始接著向下閱讀,接讀失敗的人就要罰站。小學生的自尊心非常強,為了不讓自己罰站,學生都會專心地傾聽。
熟能生巧,一項技能的養成離不開反復練習。為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教師應該帶領學生多次反復練習,將學生的交流能力與傾聽能力結合起來。把傾聽與描述變成每節課上的一個主題,要求學生按照主題進行一小段描述,其余同學要注意傾聽并對該同學的話進行復述,加強同學之間的交流,從別人的優點中找出自我不足,通過不斷的訓練強化學生傾聽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選取適當的教學方法,將傾聽融匯于課堂之中
好的教學方法可以讓教師的教學事半功倍。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仔細觀察學生的狀態與表情,選取合適的教學方法。肢體動作是一個人內心活動的直觀表達,學生聽課時的狀態完全可以依靠他自己的動作展現出來。當一個人專心傾聽另一個人說話時他的目光會一直集中在那個人身上,因此教師只要通過觀察學生眼神所注視的方向就可以發現學生是否在認真傾聽,然后對學生傾聽的方式加以指導,與學生制定一些暗號,用一些細小動作代表自己的真實想法。在傾聽過程中學生可以用這些暗號與教師交流,教師可以用點頭代表同意、用搖頭代表拒絕、用手掌頂住手指代表暫停等。這樣既可以與傾聽的同學進行溝通又不打擾發言的同學。
語文課堂的主體是學生,教授學生傾聽的方式也是為了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語文和吸收知識。因此,教師在教授學生傾聽的方法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真實情況并選取合適的教學方式使傾聽可以完美地融合在課堂中。將聽與說結合起來,鼓勵學生提出與發言者不同的觀點和意見,努力與學生共同建設充滿活力的語文課堂。
三、教師以身作則,發揮榜樣作用
宋史中有這樣一句話:“人不率,順不從;身不先,則不信。”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優秀的教師,首先要做到以德服人。教師作為學生的最佳學習對象,對于學生的影響作用是非常大的,尤其是主觀概念還比較弱的小學生,他們會有意識地模仿教師的行為方式和解題方法,所以教師一定要注重發揮自身的榜樣作用,以身作則,在課上表現出專心傾聽的姿態。在學生發言的過程中,教師要專心做好一個聽眾,不插嘴、不打岔,永遠將目光集中在發言人之上,做出認真傾聽的姿態,學生發言完畢后要對學生的發言作出客觀評價。學生在看到教師的表現之后就會主動模仿教師的行為,學著做一個優秀的傾聽者,與教師共同創造其樂融融的課堂氛圍。小學語文教師還要注重對學生心態的培養,引導學生以積極的態度看問題,以欣賞包容的心態去傾聽、去評價。使同學之間的關系更加融洽、使班級的氛圍更加和諧、使語文課堂更加高效,共同為優良班風的形成而努力。
四、積極鼓勵學生,推動學生傾聽能力的養成
鼓勵與批評都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強有力的武器,二者相較鼓勵則是更加合適的教學方法。因為批評容易導致學生的逆反心理,鼓勵卻會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當學生找不到正確的傾聽方式時,教師需要通過語言和行動上的激勵幫助學生尋找正確的傾聽方式;如果學生情緒低落,教師一定要及時給予學生安慰,通過語言開導帶領學生走出低潮;如果教師發現學生無法專心地傾聽他人的發言也不要選擇批評學生,可以選擇在課后與學生進行談話,共同分析原因,找出學生無法投入課堂的關鍵,并耐心給予學生指導,將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回課堂傾聽中。通過鼓勵的方式,教會學生尊重他人,學會認真傾聽。
五、結語
綜上,在語文教學中,為培養學生的傾聽習慣,教師要選取適當的方法,以身作則發揮自身的帶領作用,積極尋找能夠讓學生認真傾聽的辦法,努力探索與學生實際需求相適應的教學方式,共同營造和諧歡快的語文課堂,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參考文獻:
[1]靳升貴.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傾聽習慣[J].名師在線,2020(8).
[2]梁會穎.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傾聽習慣的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7(28).
(責編? 張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