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雅潔

摘 要:西藏獨特的地理環境孕育出獨具魅力的文化資源,其文化產業要實現跨越發展,加速產業園區化發展是當務之急。以西藏文化產業園區發展現狀為背景,提出了符合西藏文化產業園區現狀的21個具體評價指標,并依據指標體系對西藏文化產業園區提出具體建議,為西藏文化產業園區轉型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文化產業園區;評價指標體系;建設路徑
文章編號:1004-7026(2020)12-0037-02?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830? ? ? ? 文獻標志碼:A
1? 西藏文化產業園區發展現狀
西藏現有各類文化企業6 000余家,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基地)234家。截至2018年底,西藏已形成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基地)四級名錄體系,其中國家級3家、自治區級70家、市級89家、縣(區)級72家,涵蓋文化旅游業、實景演藝業、民族手工藝品業等領域。
《關于大力推進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加快發展特色文化產業的意見》中指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體制順暢、機制健全、布局合理、特色鮮明、鏈條完整、效益顯著的西藏特色文化產業發展格局;形成一批有重要影響力的西藏特色文化產業帶;創建6家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園區)、20家自治區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園區),力爭文化產業產值占全區國民生產總值5%以上,培育文化產業成為支柱性產業[1]。
2? 西藏文化產業園區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借鑒原有研究及西藏文化產業園區特殊的定位與功能[2],從4個層面對文化產業園區進行評價指標構建,選取9個二級指標、21個三級具體指標進行評價,具體指標體系見表1。
2.1? 外部環境指標
西藏是典型的“輸血型”經濟環境,因此政策優勢對西藏發展文化產業園區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要注意預防與糾正政策執行中的偏差。市場化服務是文化產品價值實現的催化劑及交易的主要媒介。
2.2? 發展水平指標
在西藏現有資源數據的基礎上加以提煉,結合內陸地區文化產業園區發展規律進行指標提取,既體現創新水平,又要發掘長遠創新潛力[3]。
2.3? 經濟效益指標
產出水平是考核產業園區生產經營效果和科學管理等方面創造價值的計量依據,反映園區將資源稀缺性轉換為生產效益的程度。自主產權水平是體現園區創新發展水平及提升西藏未來文化產業知名度的重要指標。
2.4? 社會效益指標
社會效益體現文化產業園區參與競爭時的獨特“品牌效應”,是形成西藏文化產業鏈的首要因素,是園區形象在大眾傳播中輻射程度的參考和知名度的集中體現。
3? 西藏文化產業園區建設路徑
3.1? 構建經濟帶帶動模式,發揮企業自主能動水平
通過“新絲綢之路”經濟帶,西藏可利用與印度等南亞國家接壤的區位優勢,起到聯系內外的重要樞紐作用,使西藏變成對南亞開放的前沿。西藏要真正對接“一帶一路”倡議,吸引國內外資本進藏投資興業。應在拉薩、日喀則設立綜合保稅區(保稅物流園區)的基礎上,完善外貿特殊優惠政策,提升園區經濟效益水平。通過藏羌彝文化走廊,融入內地市場,高度重視和東部沿海地區合作,通過構建川渝、陜甘青寧、大香格里拉三大經濟圈,發揮西藏文化產業園區輻射作用。
3.2? 走品牌化發展之路
以當地特色文化資源為依托,發揮資源稟賦優勢,加速制定統籌規劃“文創西藏”品牌認定、“西藏特色文化產業之窗”管理工作,優先扶持具有區域特點、品牌優勢的文化產業園區項目[4]。
3.3? 建立產業集群競爭優勢
文化產業集群的競爭優勢就是不斷推陳出新,提高文化產品內在價值以及附加值。要提供資金扶持,提升園區專項資金利用水平,加大稅金優惠政策。促進產學研結合的產品創新程度,依托區外具有較強創新能力的團隊,多層次開展研發活動。對園區內資本薄弱的企業,不能以絕對利潤指標作為評價依據。應制定符合當地園區平均發展水平的指標進行綜合評價,給予小微企業發展空間。
3.4? 加快產業集聚,完善產業鏈,提高產業關聯度
產業集聚與園區經濟增長之間存在著相互強化的關系,文化產業園區發展要在交往、競爭、合作的基礎上進行。以企業集聚、生產要素集聚、項目集聚的三位一體提高單位勞動生產率,形成完善的產業鏈條。提升園區內產業關聯度,擴大文化產業的價值空間。在政府宏觀政策調節作用下,優先安排重點級、龍頭級企業擴大經營規模。
4? 結束語
隨著綠色工業化步伐加快,西藏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西藏文化產業園區提升空間巨大。構建出一套能夠反映與考察現階段西藏文化產業園區發展情況的評價體系,測算當地園區發展水平,糾正園區發展偏差,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對西藏文化產業園區評價指標體系的空白。
參考文獻:
[1](日)騰田昌久,(比)雅克-費朗斯瓦·蒂斯.集聚經濟學[M].上海:格致出版社,2016.
[2]占紹文,辛武超.文化產業園區的界定與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天府新論,2013(1):125-130.
[3]王毅,廖卓嫻.湖南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發展分析與建設路徑[J].經濟地理,2019(2):215-223.
[4]馮根堯.我國文化產業園區競爭力評價與省際差異研究——基于31個省市的實證分析[J].中國科技論壇,2014(1):69-75.
(編輯:季?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