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薇瑋胡仔仲 劉慶淮 袁冬青
摘 要 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互聯網線上教學為教育機構、教師和學生提供了有力的保證。為進一步提升醫學教育住培線上教學質量,我們提出了“互聯網+精準教學”模式,以期通過精準線上教學,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標。
關鍵詞 互聯網+精準教學 線上教學 醫學教育 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
Abstract To 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Internet online teaching has provided a strong guarantee fo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further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in the residential training network of medical education, we put forward the "Internet plus precision teaching" mode, with a view to achieving the goal of improving teaching quality through precise online teaching.
Keywords Internet plus precision teaching; online teaching; medical education; standardized training for residents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我國今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在教育部門“停課不停學”的號召下,全國大中小學都把課堂搬到了線上,為國內在線教育發展按下加速鍵。[1]目前,為支持做好“停課不停學”工作,幫助學生居家學習,各地教育部門及各學校紛紛開展“在線教學”模式,充分利用網絡平臺,進行課程直播和空中課堂等。[2]在此背景下,醫學院校的理論教育也大多采用此類模式。但隨著“線上教育”模式的開展,其弊端也逐漸顯現,如直播教學過程存在效率低下的問題,學生很難集中注意力且可能出現網絡故障等等,而這些問題的存在也引發了大眾對“在線教學”的各種抱怨和質疑。因此,如何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條件下,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進一步完善教學制度,是我們目前面臨的重大問題和挑戰。
由在校面授教學轉變為居家線上教學,對醫學院校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簡稱住培)教學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學生的教學環境、教師的教學準備和學生的學習體驗等因素共同影響了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因此,要保障學生的學習質量,必須建立在三者共同向好的情況下,相互協調、相互促進。基于此,本研究分析了影響教師在線教學、學生線上學習的因素,探索醫學院校教學模式創新,提出“互聯網+精準教學”新模式,并在此基礎上構建了基于班級小團體的互聯網+線上教學和學習模式,希望為提升學生線上學習質量提供可行途徑。
1 醫學教育線上教學的現狀
隨著信息技術和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教育者開始了互聯網線上教育的探索。而線上教育基于其公開、迅速和信息量大的優點,也迅速在醫學教育上得到推廣和應用。線上教育顧名思義,是基于網絡平臺的一種在線教學模式,該模式可以提供的教學方式突破傳統教育過程在空間和時間上的限制,使教學方式更加靈活多變,教育資源在更大范圍內同步共享。
醫學是一個需要不斷學習的專業,傳統的高等醫學教育是通過面授學習和臨床見習/實習等方式進行,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比較大,而通過互聯網技術的醫學教育則能夠跨越這種時空的界限,通過網絡課程來教學,醫學生可以更方便和自由的學習。近些年,隨著高等教育領域“精品課程資源”“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MOOC)”“金課”的建設浪潮,以及基礎教育領域“微課”“一師一優課”“翻轉課堂”等教學變革的推廣與普及,網絡課程資源和開展在線教學的能力有較大幅度提升,各類在線網絡課程資源都有比較扎實的積累。[3]有效利用這些網絡課程資源,對學生的知識完善和拓展也起到較好的作用。目前,有許多優秀的醫學精品教育課程逐漸推廣,更加方便醫學生們自主學習。
但是,醫學教育的特殊性也對互聯網線上教學提出了新的問題,如醫學是注重于臨床實踐的學科,其學習的最終目的也是服務于臨床實踐,因此,單一的線上教學課程很難完全滿足學生學習的需要,因此,拓寬“互聯網+教學”新模式,以精準教學為目的的教學方式是我們目前探索的主要方向。
2 影響醫學教育線上教學質量的因素
醫學教育的特殊性決定了其線上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因此,全面考量和評估線上教學的影響因素,對醫學教育“互聯網+教學”模式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影響醫學教育線上教學的因素大致為三個方面:
其一,學生學習的態度和主動性。以往的面授教學的方式主要是在教師為主導的情況下的被動學習模式,其學習態度和主動性均可在教師可控的范圍內,且教師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隨時改變教學策略,帶動教學氣氛等。[4]學生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下,也更容易被帶入教學情境中,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未得到充分體現。但在線上教學模式下,由于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教師無法在第一時間獲得學生的學習反饋,因此,學生的學習態度和主觀能動性對教學效果起到的重要影響。由于沒有教師的直接監督,學生能否在線上教學的同時,迅速進入學習角色,與教師的授課進行互動交流顯得尤為重要。這些就需要學生有較強的學習主觀能動性,具備較強的自我管理、自我監控、自我評價等方面的能力。但由于每個學生之間的個性、學習習慣和態度等存在較多差異,不能一味強調所有的學生保持一致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在醫學教育線上教學設計方面,也需要注意教授的方式和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
其二,教師的授課準備和海量的教學資源。教師作為線上教學的主導方,其授課準備和教學能力對教學質量的影響起到關鍵作用。目前,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已經將線下面授課堂搬到線上教育的平臺,但線上教育不僅僅是將講臺變成熒幕,傳統的課件演示、網絡授課、網絡作業等已不能滿足目前線上教育的要求。因此,教師們必須掌握除常規的網絡教學方法外,學會利用海量的網絡教學資源,充分認識“互聯網+”教學的內涵,將互聯網技術的應用融入醫學教育上,并利用線上平臺,并制定精細化、個體化的教學方案,為每個學生提供更加廣闊和自由的學習內容和空間。
但目前,很多醫學教育工作者對“互聯網+”教育方式理解不到位,并不能完全發揮互聯網+教學的優點和作用,為教學而教學,僅僅是完成了線上教學的任務,而不能充分借助線上平臺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5]因此,提高教師的線上教學能力和水平,深化教師對“互聯網+”教學的認識,優化教學資源,從而才內更好的提升教學質量。
其三,維護班級小團體的良好教學環境。目前的醫學教育線上教學一般是一小班級團體授課為主,因此,在線上平臺班級小團體的學習環境優劣直接關系到授課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需要教師在制定好教學方案后,提前告知學生,明確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并為學生在線學習提供預習的方向和資料,從而可使線上教學的效率更高,學生的參與度更強。此外,教師作為線上教學活動的主導方,制定的教學內容需根據教學大綱設計更有吸引力、更通俗易懂的學習內容,讓學生在網絡平臺上可以有充分的帶入感和參與感。教師還應合理控制授課時間,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在教學活動時及時互動,引導學生積極討論,并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給予精確和及時的回答。同時,還可以嘗試其他交流平臺如微信、QQ等,為學生提供更便利的交流方式,從而幫助學生學習和理解授課內容。
3 醫學教育線上教學“互聯網+精準教學”新模式
由于疫情的影響,目前的互聯網線上教育被大家廣泛關注,“互聯網+”教育的推廣和應用得到了空前的發展。但疫情防控背景的推動,既是挑戰也是機遇,由此我們探索了醫學教育的“互聯網+精準教學”模式。“停課不停學”推進了線上教學,但教學機構、教師和學生三方均需清醒的對待線上精準教學模式。
首先,從教學機構方面看,需認清互聯網不僅僅是教學的一種手段和技術,更是交流和融合的平臺,真正意義上的互聯網教育是要把互聯網的核心理念澆灌和滲透到教育的最深處,借用互聯網思維實現對教育的整體性或部分性創新,促使教育實現質的飛躍。“互聯網+精準教學”,是精準教學融合互聯網,而不是互聯網支配教育,即“育人”始終是亙古不變的核心,這樣的互聯網+精準教學才能因材施教,精準定位,構建出更高級、更有利于個人的全面發展的平臺。
其次,在教師方面,應充學習和利用互聯網技術,理性思考其利弊,盡可能摒除其弊端,充分發揮教學的主導作用。在線上教學的情況下,如何制定精準的教學計劃,確定教學方案,如何設計教學方式,吸引學生集中注意力,如何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調動學生積極性,如何檢驗和評價教學效果,考核學生的掌握知識的能力等等,都是目前亟需關注和解決的問題。由此,只有制定個性化的教學方案,才能更好達到精準施教的目的。
再次,在學生方面,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學習和理解教師的授課內容,如何在海量的信息里提取有益的內容并吸收掌握,如何提高自律性和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更多的參與線上學習交流和互動,是線上教學對學生提出的新問題。只有教師和學生同時投入,教學活動才能得到更好的結果,教學質量才能有所提高。
綜上,“互聯網+精準教學”模式為真正有機融合傳統教學和網絡教學提供了新的嘗試,在互聯網和信息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充分利用信息資源,找到最適合醫學教育的培養方式,找到最有利于科學技術傳播的途徑,是教育發展的重任和擔當。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平臺,從中吸取人本化、民主化、多元化、個性化、開放性、交互性等精神,培養學生創新思維,重塑教學方案和教學設計,引導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學習,通過打造高質量、形神兼具的“互聯網+精準教育”模式,從外在與內在的雙重維度加速自身的進化,為建設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 宋靈青,許林,李雅瑄.精準在線教學+居家學習模式:疫情時期學生學習質量提升的途徑[J].中國電化教育,2020.3(398):114-122.
[2] 祝智庭,彭紅超.全媒體學習生態:應對大規模疫情時期上學難題的實用解方[J].中國電化教育,2020.3(398):1-6.
[3] 李琴,趙雨欣,許彭,陳鄔錦,吳怡嫻,董娟娟,馮樹梅.基于“互聯網+”探究醫學研究生實踐教學改革策略[J].基礎醫學與臨床,2019.39(8):1205-1208.
[4] 孫煒,盛燁,張勁松.眼科學網絡教學評價體系建設的研究與探索[J].醫學教育研究與實踐,2019.27(1):159-162.
[5] 杜寧,張文芳,孫一嵐,孫莉,張冬梅,黃崧健.MOOC在眼科學本科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衛生職業教育,2019.37(23): 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