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曦
【摘要】基于初中信息技術評價的現狀,在課堂中采用合適的切入點多維度、綜合性地實施多元評價,肯定學生的進步,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鑒于此,對多元評價法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有效應用做出了分析與研究,以期望于對我國的教育行業有著借鑒與參考的意義。
【關鍵詞】多元評價法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 有效應用
近年來,我國的新課改在發展上不斷地加快了速度,初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工作得到了長久發展。信息技術這一學科對學生在知識的掌握程度上有著高要求,并且在培養學生的技能與知識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與意義。在新課改的過程中,重點強調的是培養學生在學習上的方法與能力。所以,對初中信息技術這一學科做出有效的評價有著非常大的難度,而引入多元化的評價方法,能夠使教師的教育與教學的方式在改進上得到有效的促進,并且使綜合素質得到有效的提升。
一、知識課程的應用,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信息技術這一學科對學生在知識的掌握程度上有著高要求,并且對培養學生的技能與知識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與意義。教師在教學初中信息技術課程的過程中,知識課程是最基本的,而且知識課程在教學的內容上最主要的就是有關信息技術的概念知識,在教學上的目的就是為學生提供幫助,讓學生了解并掌握信息技術課程的有關概念與特征。信息技術這一學科的教師在教學的方式上使用正常語言,并且可以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多媒體的教學手段。所以,在知識課程中進行多元化的評價,而教師和學生就是評價的主體,評價的主要內容就是學生在學習上的態度與效果。因為,知識課程在內容上是比較簡單的,教師需要以教學的要求和教材的特點作為依據進行多層次的評價,學生是我國在素質教育下的教學創新與改革的核心。例如,在浙教版《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充分地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和灌輸式這一教育的模式,讓學生加強交流和互動,需要對學生自身的訴求進行了解,用學生感興趣的形式展開教學,使用多元化的評價,既可以使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得到提升,還可以使學生得到有效的成長,讓學生真正了解學習的意義所在,讓學生可以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之中得到發展與成長。
二、創新課程的具體應用,多元化主體的參與
現如今,我國的各個初中都在不斷地推行新的課程標準,明確規定初中信息技術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重視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這一能力,從而幫助學生樹立創新意識,加強學生提高創新能力。所以,在信息技術的教學過程中創新的課程是最為核心的一個課程,有著非常關鍵的位置,創新課程的目的就是為了使學生對基礎知識做到進一步的掌握,在實踐的過程中對學生將理論知識向實際操作進行轉換的能力做出考核,在這基礎之上將作品的創新完成好。例如,在教學浙教版《初中信息技術》課程的過程中,需要對學生進行合理的教學評價,以此讓學生意識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和缺點,并找到努力與改進的方向。同時,教師還需要利用評價激勵學生,讓學生敢于創新,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體會到創新是非常有趣的。對創新的課程進行多元化的評價,評價的主體有同組的其他教師、專業的人士、教學的教師和全體學生,評價時使用的方式有學生間互評、專業的評價和學生自評,等等,利用評價激勵學生,從而實現教學目標,培養出創新型的人才。當今是一個創新的時代,社會重新定義了人才的標準,人才要具備非常強的專業能力、交流能力和合作能力,同時還要具備創新能力和意識。所以,在教學初中信息技術時,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創新能力與意識的培養,因為這既影響著學生在未來的發展,也關系著這個社會未來的發展與進步。
三、探究課程中的具體應用,以學生評價為重點
多元的評價是把生活中的實踐和評價進行有效的統一,激發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初中教育需要重視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和自主學習的能力。所以,在教學初中信息技術課程的過程中,在課本上的各個章節之中涵蓋了探究的內容。例如,在浙教版《初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會有信息加工和信息技術的創新歷程。因為進行探究的內容是在新課程中改革和創新的課程。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的難度。與此同時,也為教學的評價帶來了困難。初中教師在教學信息技術這一學科時,需要將教學的重點傾注在學生身上,有效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而要想學生在學習上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教師需要對學生加以鼓勵,讓學生可以參與到各種各樣素質拓展的活動中,使學生在視野上得到拓寬,在思維模式上得到有效的創新。
綜上所述,通過對多元評價法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有效應用的分析與研究,提出了以上三點有效措施,以有效促進教師的教育與教學方式的改進,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得到發展與成長。
參考文獻:
[1]張秀常.設計量表多元評價讓課堂走向高效[J].浙江教育技術,2012,(04).
[2]李翠萍.多元評價,激發學習英語興趣[J].科學大眾,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