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秋媚
摘要: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有利于促進社會的健康發展。目前我國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對精神文明方面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文化館作為群眾音樂文化普及的重要平臺,已經顯現出了其重要性。新時期下,文化館需要針對基層群眾音樂文化的發展現狀以及需求來進一步加強普及和推廣,覆蓋更大范圍的群體。
關鍵詞:新時期;基層群眾;音樂文化;普及
中圖分類號:G2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06-0247-02
一、引言
新中國建立之后,在加強國民經濟建設的同時,國家也十分注重文化的推廣,以此來提高整個社會的文化修養。群眾音樂文化涉及到音樂、舞蹈等眾多方而,很好的反映出了基層群眾的日常生活狀態,但其顯現出來的價值又高于生活。在新時期下,文化館需要更好的應對各種挑戰,繼續發揮其獨有的公益性和文化性,成為群眾音樂文化普及的中堅力量。
二、關于文化館普及和推廣群眾音樂文化的意義
總體來說,文化館已經在我國歷史發展進程中扮演了不可取代的角色,是政府開展群眾文化建設的重要途徑。在新時期下,很多高新科技已經給現代社會帶來了較大的影響,特別是以互聯網信息技術為代表的新興科技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在給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導致了一部分接觸落后的文化信息,逐漸侵蝕一部分辨別能力不強的群眾。這樣帶來的影響是極為惡劣的,很有可能造成社會的不穩定。因此文化館也應當要能夠積極應對挑戰,主動承擔起文化宣傳的責任。要能夠采取靈活的工作策略,牢牢根據國家相關政策方針來更好地開展群眾音樂文化活動。文化建設也是整個國家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積極推廣和普及群眾音樂文化有利于促進現代社會的健康發展。
此外,我國歷史發展悠久,擁有5000年的燦爛文明。這也印證著中華民族是具有極大的創造力的,所擁有的音樂文化底蘊也是十分深厚的。那么新時期下文化館做好基層群眾音樂文化普及和推廣,也有利于進一步銜接中華優質文明體系。如今文化建設已經成為了各個國家的重點角逐之力,是一個國家軟實力的重要方而。隨著我國在世界舞臺上的話語權不斷提升,加強文化軟實力建設也已經成為了時代趨勢。因此文化館應當緊緊抓住時代變革的契機,創新群眾文化的建設方式,更好地貼合群眾的音樂文化需求,改善群眾的精神文明而貌。
三、文化館普及和推廣群眾音樂文化的現狀
盡管目前文化館已經在基層群眾音樂文化建設方而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從實際情況看來還存在一定的可改進空間。首先就體現在活動開展的模式不科學這方而,一部分文化館工作人員直接沿用了傳統的工作模式,與現代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已經存在一定的偏離,這樣就很難發揮對人民群眾的足夠吸引力,使得宣傳和普及活動的成效大幅度降低。其次是由于互聯網的高速發展,越來越多的群眾熱衷于網上瀏覽新聞、觀看視頻等,這也就使得這部分群眾對文化館所開展的各項活動缺乏興趣,群眾音樂文化參與人數越來越少。從已經開展的群眾文化活動看來,形式比較單一,很難適應不同群眾的音樂文化需求。最后就體現在對資源的利用程度不高這方而,其實現階段政府高度重視基層群眾音樂文化建設,也已經提供了相應的優惠政策。但是總體來說,文化館在利用這些政策方而的程度還不夠,使得資源浪費比較明顯。對于社會上的一些民間藝術音樂團體沒有進行合作,這些民間藝術音樂團體來源于群眾,往往代表著居民群眾對傳統音樂文化的態度和追求。這樣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決定了群眾的參與程度比較低,缺乏足夠的積極性?;ヂ摼W技術的出現改變了現代社會的發展方向,民眾的生活娛樂方式呈現出更加豐富多姿的狀態。但是文化館工作人員在宣揚民間藝術音樂文化時,沒有注重利用互聯網(改為:只是通過刊登一些書籍或者季刊的形式)技術來提高宣傳的效果,主要以線下發放傳單等途徑進行宣傳。這樣的效果是十分有限的,覆蓋的群體比較小。群眾的年齡階層不一,擁有的音樂種類喜好不同,但是在開展的音樂文化相關活動中,民間音樂曲目的種類還比較少,這樣就有可能存在一部分群體無法得到音樂需求方而的滿足。上述原因就是現階段文化館在開展基層群眾音樂文化普及和推廣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制定更加科學的策略來進行應對。
四、新時期文化館做好群眾音樂文化普及和推廣的策略
(一)積極執行文化建設的相關政策
如今我國政府高度重視文化建設,也已經在這方而制定了更加完善的政策法規,投入了更多資源。因此,在新時期下文化館就需要深入研究文化建設方而的相關政策法規,利用好政策的工具以及各項優惠條件,逐步發揮文化館的文化引領作用。特別是文化館內的許多工作人員都具有較高的專業水平,通過專業音樂教師的幫助,將為人民群眾學習先進的音樂文化排除困難,提供更加可靠的學習資源。要針對群眾民間藝術音樂文化普及和推廣建立專門的音樂文化工作團隊,主動利用相關政策來擴大影響范圍,全面理清文化宣傳的思路。例如:文化館可以利用文化建設相關專項資金來開展免費的文化培訓活動,以此來吸引更多的人民群眾能夠參與到民間藝術音樂文化普及的進程中去。大力支持一些民間藝術文化活動深入基層,從多個角度來感染人民群眾,各項推廣和普及工作都應當緊密圍繞群眾來開展,適應群眾的需求,以此來贏得群眾的支持,達到“一傳十,十傳百”的目的。
(二)加強和群眾的合作
要想在新時期下文化館做好基層群眾音樂文化的普及和推廣工作,就必須要注重文化館和群眾的合作。不能夠僅僅依靠文化館承擔音樂文化的推廣,這樣得到的效果將有限。因此文化館就應當要激發群眾的參與興趣,使得越來越多的群眾能夠參與到各項音樂文化宣傳活動中去,成為舞臺上的重要宣傳者,展示音樂文化的魅力。這也為群眾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展示機會,有利于民間音樂文化的傳承和交流。要充分發揮群眾的主體作用,只有更多的群眾參與到基層群眾音樂文化的普及和推廣工作中去,才有利于文化館工作人員把握工作方向,將有限的資源應用到更加需要的地方中去,提高工作的成效。要給群眾提供展示音樂文化的場地,積極開展一些優質音樂文化作品的評選活動,組織專業音樂人士來進行點評,這樣有利于這部分群眾繼續在音樂文化方而進步。由于群眾的廣泛參與,群眾之間的宣傳力度也會有所增強,這樣達到的效果將會遠遠超過單一的文化館宣傳模式,使得文化館開展基層群眾音樂文化推廣和普及工作進入新的臺階。
(三)高效利用資源
如今我國經濟建設已經取得了巨大成就,社會中的各種資源也越來越多。在文化館積極協調基層群眾音樂文化普及和推廣時,也需要更加高效的調配多方資源,借助一些已有的社會資源來為這項工作增添新的動力。例如各地的廣播電視臺、報刊報社、社會音樂團體等,要積極開展和這些單位之間的合作,鼓勵他們參與到群眾音樂文化宣傳的志愿者活動中去。考慮到實際情況,可以加強和藝術高校之間的合作,吸引更多的專業藝術人才來貢獻他們的力量。文化館也應當加強師資力量建設,引進更加專業的音樂人才,并適當提高文化館工作人員的薪酬福利待遇,為文化事業的開展提供有利的條件。
此外,文化館的工作人員也應當加強學習,不斷地更新已有的工作觀念,學習新的工作理念和模式,敢于變革,積極進取。這樣才能夠有利于文化館更好地宣傳一些具有高水準的群眾音樂藝術作品。并且要加強群眾音樂藝術作品的篩選,根據不同地區的宣傳對象選擇不同的音樂作品,滿足不同宣傳對象的不同音樂需求,提高宣傳和推廣的實效性。堅持多元化音樂藝術的培養,保持長久的工作理念,只有不斷的向群眾普及音樂文化的各項內容以及優質作品,才能夠在潛移默化中轉變他們的思想,成為群眾音樂文化的重要追捧者和宣傳者,達到事半功倍的目的。這樣有利于提高群眾的生活層次,保持高雅的生活姿態,在音樂中維持對生活的熱情和喜悅,發現生活中的美,領悟基層群眾音樂文化的魅力,成為美的創造者。
(四)促進音樂文化和生活的融合
群眾音樂文化作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本身就是來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因此文化館在宣傳基層群眾音樂文化時,也應當要牢牢把握生活要素。要從生活的視角出發,促使音樂文化能夠和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進行緊密聯系。例如現階段越來越多的群眾更加傾向于參加一些舞蹈或者是健身體操類的運動,如果能夠在此過程中實現和音樂元素的結合,不僅提高了原有活動的效果,人民群眾也能夠在此過程中獲得更多的愉悅感、輕松感,還能夠有利于音樂文化的進一步滲透,牢牢植根于人民群眾的內心中。這是一種可行性比較高的途徑,宣傳成本比較低,效果比較好。但是在宣傳基層群眾運用文化的同時,也不能影響到群眾的日常生活習慣。文化館工作人員要積極融合社會,轉變工作職能,利用多個渠道來探索群眾音樂文化的靈魂,不斷地豐富群眾音樂文化的內涵,增添新的內容,促進群眾音樂文化的穩步發展。要利用文化館已有的文化資源優勢,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工作理念,將以人為本的工作原則滲透到每一項細節性工作中去,以此來保證文化引領作用不斷彰顯,最終達到陶冶群眾身心的結果。
五、結語
在新時期下,基層群眾音樂文化普及顯得尤為重要,將直接影響到基層群眾的生活質量以及思想道德情操。文化館需要通過多樣化的措施來更好地利用各種政策、積極調配資源、加強和群眾之間的溝通合作、促進民間藝術音樂文化和生活之間的有機結合等多個方而來提高基層民間藝術音樂文化普及和推廣工作的效果,以此來滿足日益多樣化的基層群眾音樂文化需求,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為構建和諧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黃興武,淺談全民藝術普及與文化館的傳播推廣[J].大眾文藝,2019(20).
[2]茹子晏,淺析文化館如何推進全民藝術普及[J].大眾文藝,2019
[3]張舒展.淺談全民藝術普及在文化館日常工作中的實踐方法[J].大眾文藝,2018(16).
[4]趙保穎.“新時代”對文化館行業與中國文化館協會建設的思考[J].大眾文藝,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