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明明
【摘? 要】身為一名教師應該充分的了解教學設計以及教學案例的寫法,不同的寫法會影響整堂課的教學效果。在初中物理復習課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復習內容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學設計和案例的寫法進行分析。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對教學設計以及案例中的一些原則、策略進行了分析,希望能夠為廣大物理教師帶來一些參考。
【關鍵詞】初中物理;復習課;教學設計和案例
1.教學設計與案例的寫法原則
1.1自主性原則
很多教師在寫教學設計和案例時,會習慣性的從教材出發,根據教材中的內容寫。最終寫出的教學設計和案例知識對其中的概念、規律以及公式等內容進行了樹立,并沒有把寫教學設計和案例的價值充分發揮出來。所以,教師要遵循自主性的寫法原則,在對初中復習課的整個過程進行設計時,教師要為學生流出充分的自主探究時間,保證復習課的高效開展。
例如:在寫教學過程時可以利用一些能夠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復習時自主的對知識進行探究,使他們可以積極地參與到物理復習課當中。另外,教師還要注重教學設備的使用,特別是在復習期間,教師可以在寫教學設計和案例時,將多媒體的使用融入其中,為復習課的高效開展的打下良好的基礎。
1.2針對性原則
復習課的內容與其它教學內容不同,復習是對已學知識進行第二次學習。所以教師在寫教學設計和案例時要對內容進行整理,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針對性的復習,充分發揮出復習課的作用,加強學生對于物理教師的了解和掌握。例如,教師在對較難的電路部分進行復習時,可以從實際情況出發寫一個教學設計或者教學案例。在寫的過程中要對復習題進行設計,找到知識之間的聯系,讓學生可以更為系統的了解其中的知識。在此種背景下,學生便可以結合自己以往所學的知識形成一個對應的知識體系,加強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掌握。
2.初中復習課教學設計和案例的寫法
2.1教學設計和案例的寫法
在寫教學設計以及教學案例時要注重步驟,它們兩者之間的寫法具有較大的差異性。教學設計更注重對整個課堂的流程進行梳理,在寫教學設計時,需要涉及到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過程以及最后的教學反思幾個步驟。有些教師為了提高教學效率,完善相關準備。會在寫教學設計時增加一些學情分析以及學生分析。通過分析提前認識到當前的教學現狀。尤其在對初中物理復習課進行設計時,教師需要了解學生的復習狀況,以及他們對于物理這門課程的態度。只有這樣才能使設計內容更貼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從而保證復習課的高效開展。
在寫教學案例時,更注重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在此之前教師需要對教學情況進行了解,從中總結出學生存在疑問的部分,之后以問題引出整堂課的內容。在結合初中物理復習課的內容收集教學案例時也是如此,教師需要對復習內容進行中總結,找到其中的一個主題,進行設計形成教學案例。教學案例是課堂中的一部分,但是不一定是整個課堂的全部內容。比如,教師想利用課堂設問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復習,教師便可以以此為例寫一個教學案例。教學案例與教學設計的內容存在一定的區別,教學案例主要分為教學背景、教學目標、教學過程以及教學反思。在寫教學案例時會將重心放在教學過程,主要講述教師是如何圍繞主題開展教學的。
2.2教學設計和案例中主題的確定
主題的確定指的是找到自己要寫的方向,教學設計的主題很容易明確,即根據即將要教學的內容進行整理,設定一些課堂提問,對教學的形式進行確定即可。而在寫教學案例時,一般是從某一個主題出發,比如某種教學方法在教學中的應用,學生某種能力的培養等等。教學案例的寫法更注重教學內容的細化,而教學設計的寫法更注重教學過程的細化。
3.初中物理電學復習課教學案例
·教學背景
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傳統教學模式已經難以滿足當前教學的需要。尤其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單純的說教無法讓學生掌握其中的理論知識。為此,教師開始注重一些新型教學方法在教學中的使用。在教學過程中復習課是物理課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復習不僅可以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還能夠引導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系統的歸類。比如,在物理教學中很多知識都會涉及到電,不僅要學習電路還要學習電阻,之后通過歐姆定律計算一些實際問題。電學所涉及的內容較多,在復習教學時不僅可以引導學生對相關知識進行探索,還可以使學生掌握一些科學的研究方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使學生在復習過程中發現自己的不足;
②引導學生充分掌握與電學相關的知識;
③引導學生在復習時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
過程與方法
①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對電學相關知識進行總結,充分掌握電路、電流、電壓以及電阻的相關概念,了解他們之間的關系。還要在此過程中提高學生對于歐姆定律的運用能力,以此促進學生能力的發展。
②引導學生學會如何通過合作進行復習,增加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次數。
③形成電學相關的知識體系,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為學生樹立爭取的復習態度,讓學生認識到復習課在物理教學中的重要性。在復習課中培養學生刻苦鉆研、大膽探索的精神,使學生充分認識到物理課程的本質。
·教學過程
(1)設置情境進行討論,提出疑問
在復習過程中教師不可以一味的進行說教,要認識到與學生進行互動的重要性。為了讓學生積極地融入到復習課當中,教師可以設置一些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找到自己的疑問,發現自己不懂的地方。之后教師可以針對情境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討論。
復習課開始之前教師可以搜集一些電路設備,準備一些小燈泡以及電阻器。在課堂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一段視頻,視頻中的燈光從亮到暗不斷變化,引導學生說一說他們有沒有見到過此種現象。學生會積極地發言,有的學生見到過“電池快沒電的時候,臺燈會變暗。”“用電量太大的時候,燈泡會變暗。”。通過學生的回答,教師便可以提出疑問,“在電路中哪些方法可以改變小燈泡的亮度呢?”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并進行交流。
學生在討論過程中會根據自己所學的所有與電學相關的知識進行分析,他們會對電源的電壓進行改變;會改變定值電阻的阻值;串聯一個可以滑動的變阻器等等。通過實驗學生能夠自己解決疑問。在整個過程中不僅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還有效的發揮了復習的價值。
(2)知識融合 構建知識導圖
在復習過程中教師需要將有聯系的知識整合到一起,在對電學有關的知識進行復習時并使如此。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對所有電學知識進行了解,讓他們自己以小組的形式構建知識導圖,形成屬于自己的思維導圖,促進學生發展。
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課本目錄結合自己的理解化一個思維導圖,在繪制的過程中學生便會形成屬于自己的思維模式,并系統的掌握對應的知識,對于促進學生的發展有著較為積極地影響。可以充分提高學生的復習效率。
·教學反思
通過此次教學筆者從中發現,在對教學內容進行設計時忽視了學生在課堂中的地位,為了更好地提高復習課程的效率,教師要從更為綜合的角度出發,找到合適的模式引導學生進行復習。
4.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學設計和案例的寫法都需要以教師自身的能力為基礎,另外還要注重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通過綜合考慮寫出的教學設計以及教學案例才能夠滿足復習課教學的需要。
參考文獻
[1]王榮芳.談如何巧用思維導圖開展初中物理教學[J].學周刊,2020(14):49-50.
[2]林晨杰.初中物理思維導圖在教學設計中的應用[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20,49(04):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