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雪梅
【摘 要】實驗是高中生物的重要內容,不僅能提高生物學習的趣味性,而且能加深學生理解,因此做好高中生物實驗教學是任課教師工作的重點。在當前大力提倡核心素養培養的背景下,應做好高中生物核心素養內容的學習,并認真審視生物實驗教學過程,結合核心素養內容,積極針對性措施,對生物實驗教學工作進行改進,提高實驗教學質量的同時,促進學生核心素養更好的提升。
【關鍵詞】高中生物;核心素養;實驗;改進;策略
高中生物核心素養內容包括生命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社會責任四個方面,在對生物實驗教學工作改進時,應牢牢把握核心素養的內涵,結合具體實驗內容,對學生加以針對性的引導,使其牢固掌握、深入理解生物實驗內容的同時,核心素養得以提升,順利完成核心素養培養任務。
一、注重引導,增強生命觀念
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應注重改變觀念與認識,既要注重實驗原理、實驗步驟、實驗過程等知識的講解,使學生切實夯實實驗基礎,又要加強實驗學習的引導,增強其生命觀念,搞清楚生命現象的內在關聯,能夠通過現象看本質,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靈活運用所學生物知識、相關規律分析生物問題。教學中可以生物實驗為背景,設計相關的問題引發學生深思,加深學生實驗印象的同時,思考隱含在背后的生命觀念,充分挖掘生物實驗價值,如通過認識細胞的功能,分析其與細胞結構之間的關系等,真正的給學生帶來啟發,指引其以后更好的學習生物實驗。
在“制作DNA分子雙螺旋結構模型”實驗中,要求學生認真觀察DNA分子雙螺旋結構模型,回顧所學的DNA分子兩條鏈的配對原則,加深對其結構的理解。同時設計以下問題,要求學生思考:(1)DNA分子是怎樣進行復制的?(2)DNA分子和基因之間是什么關系?(3)基因是怎樣進行表達的?教學中通過引導學生思考設計的問題,不僅加深了其對DNA分析雙螺旋結構的印象,而且進一步澄清了DNA復制以及基因表達的區別。同時,認識到DNA分子的這一結構不僅保持了自身的穩定性,方便其復制以及表達,而且其作為遺傳物質不僅保持本質的穩定與延續,而且出現的基因突變為進化提供原始選擇材料。
教學中結合相關實驗內容,以“問題”為載體激發學生思考,使學生深刻理解與牢固掌握DNA分子結構的同時,加深其對DNA分析結構與功能的認識,有助于培養其結構與功能觀。
二、做好訓練,提升科學思維
生物實驗任何正確結論的得出都需要科學思維做支撐,因此,生物實驗教學中應改變以往只注重講解理論、關注分數的錯誤認識,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把握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新契機,注重科學思維在實驗教學中的滲透。教學中注重向學生灌輸科學思維,使其認識到科學思維的重要價值以及具體體現,養成以科學思維對待生物實驗的良好習慣。同時,做好生物實驗內容的設計與篩選,對學生進行針對性訓練,在訓練中鞏固所學實驗知識的同時,積累與掌握科學思維方法,并督促其嚴于律己,在實驗中實事求是,認真分析實驗現象的前因后果。
“探索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是高中生物中主要的探究性實驗。教學中不僅要使學生認識到生長素類似濃度過高或過低都不利于插條生根,而且還應給學生留下一些時間要求學生總結實驗中使用的思維方法以及應用時應注意的事項,尤其鼓勵其進行動手訓練,使其認識到為保證實驗成功需要設置對照、控制變量,并遵循平行重復以及等量原則。同時進一步加深對這些內容的理解,如對照能夠凸顯研究變量的影響。而控制變量則保證變量作用的唯一性。平行重復是指圍繞某一變量設置若干重復,增強說服力的同時,更能確定變量的作用范圍。等量是指無關變量應保持一致。
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通過引導學生總結、學習科學思維知識,并鼓勵其訓練,感受實驗過程,提高其科學思維的同時,給起以后做類似的探究實驗帶來良好指引,避免其走彎路,盡快得出正確的探究結論。
三、創設情境,鼓勵科學探究
科學探究與高中生物實驗聯系緊密,其中“科學”是態度,“探究”是過程。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應注重放權,創設相關的實驗情境,給學生提供自主、科學探究的機會。通過科學探究使學生掌握探究思路,親身感受探究過程,明確探究時應堅持科學的態度,促進其探究技能的提升,給其以后的學習提供參考。另外,為提升科學探究水平,鼓勵學生抱著開放的心態,在探究中既要注重與他人合作,善于借助團隊的力量突破探究難點,又要注重與其他學生分享探究經過,積極向他人請教,借鑒他人成為優秀的探究思路,對探究過程進行創新。
“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的方式”實驗教學中,可給出實驗原理,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己設計探究過程、選擇實驗器材、總結實驗結論,而非直接告知實驗結論,如此不僅能加深學生對實驗的印象,而且還能鍛煉其科學探究能力。最終學生經過積極討論,按照以下探究思路進行實驗:提出問題→做出假設→設計實驗步驟→分析實驗現象→得出實驗結論。在進行探究中學生需要解決的問題有:如何設置有氧和無氧環境、怎樣合理的選擇、組裝實驗器材、如何設置對照等。最終通過積極討論,并向教師請教,逐一解決了上述問題,探究活動得以順利開展。
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將探究的自主權交給學生,使其參與到整個探究過程之中,不僅能增加實驗學習的趣味性,而且得出正確的探究結論后,可使其嘗到探究的成就感,樹立自信的同時,促進其科學探究能力更好的提升。
四、加強教育,培養社會責任
在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一度被忽略。核心素養的提出使得社會責任的培養重新回到人們的視野。事實上注重社會責任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既可提高學生的責任意識,又可指引其合理的應用生物知識,為社會做出積極貢獻。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應注重社會責任教育的滲透,使學生認識到生物知識在推動人類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科學、合理的應用生物知識,關注社會議題,并圍繞人們關注的問題,運用所學提出合理化建議。同時,在實驗中做好學生的環保教育,提高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要求其做好實驗過程中各個實驗材料的處理,避免帶來污染,提高學生保護環境的自覺性。
“果酒、果醋制作”實驗教學中,除要求學生自己動手進行實驗操作外,還應教育學生,培養其社會責任感。一方面,實驗中要求學生圍繞實驗談談對微生物的認識,使其認識到微生物既有害的一面也有益的一面,關鍵看怎么利用,即,應注重應用微生物更好的服務于人們的生產生活,幫助其樹立正確使用微生物的意識。另一方面,通過詢問學生如何處理發酵產物,引發其對環境保護的關注,提高其環保意識,即,不能隨意丟棄,應注重發酵產物的再利用,如制作成飼料等。
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通過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教育,使其學習到更多生物實驗知識以外的東西,促進其社會責任感的進一步提升的同時,樹立正確應用生物知識的意識,并在生物知識應用過程中通過采取措施避免給環境、社會帶來不利影響。
五、結語
在當前重視學生核心素養培養背景下,高中生物實驗教學工作應有所改變,既要抓知識傳授,又要抓核心素養培養工作,在對核心素養內容細致剖析的基礎上,將其巧妙的融入到實驗教學中,并對學生加以針對性的引導,使其在習得高中生物實驗知識以及技能的基礎上,核心素養得以提升。
參考文獻:
[1]夏云黎.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核心素養的落實[J].中國校外教育,2020(02).
[2]胡正秀.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生物實驗改進策略研究[J].教育革新,2019(12).
[3]高鋒.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J].科技風,2019(10).
[4]楊英姿.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生物實驗改進策略[J].教育與裝備研究,2018(10).
[5]吳利方.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生物教學情境設計策略[J].數碼設計,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