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子卉 王珊珊 章岑
摘要:連環畫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它的消亡越來越嚴重,傳統連環畫目前也幾乎成為幾代人的回憶而已,因而連環畫的創新研究十分重要。在傳統連環畫的創作基礎上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運用一種新型的繪畫方式、新材料以及新的傳播媒介,創作出更加迎合現代人審美的新連環畫。連環畫的藝術創新,不僅能夠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同時也為了更好的弘揚時代精神,傳播時代文化,喚醒時代活力。
關鍵詞:新連環畫;傳統價值;現代創新;傳承
一、連環畫的傳統價值
(一)連環畫的基本形成和發展
連環畫是我國傳統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其表現形式和類別也是多種多樣的。在兒時的記憶中,傳統意義上的連環畫形式僅僅只是一種繪畫故事讀物。以人民大眾、傳統神話故事、民風民俗等為主題題材,運用傳統的繪畫手法,繪制成最初的連環畫讀物。這是存在于大多數人記憶中的連環畫讀物。也就是俗稱的小人書。
“連環畫不僅小孩再看,大人再看,文盲看,有知識的人也看,你們是不是要搞一個出版社,出版一批連環畫,把那些宣揚神怪、武俠、迷信的舊連環畫去掉。”這段話是毛澤東同志在新中國成立初期所倡議的。由此可見,連環畫藝術是當時那個時代所迫切需要的。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和社會的不斷進步,連環畫也在不斷的改革創新。它不單單僅局限于當時市面上的“小人書”讀物,而是成為一種新的文化傳播的手段。如新中國成立初期曾出版《我要讀書》《五朵金花》《紅樓夢》等新式連環畫讀物,在當時具有相當高的藝術價值。當時的連環畫題材中人們所接收到的是對傳統文化的頌揚與贊美,以及對新時代的無限期望。到了20世紀70年代,連環畫的熱度仍然不減,人們廣泛創作,題材也更為廣泛。如《艷陽天》《金光大道》《連心鎖》等優秀的藝術作品。但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傳統的連環畫形式產生了一定的審美疲勞,到了 80年代后期,熱度相比之前大大減弱。連環畫的時代也進入了低谷。
(二)傳統連環畫的藝術價值
傳統的連環畫不僅僅只是簡簡單單的繪畫讀物,在時代的發展過程中,任何一個新鮮事物的興起對時代的發展都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連環畫也是如此。從一定的意義上看,它反映了時代的發展,對社會建設也起到了積極作用。傳統連環畫無論是記錄民生還是對傳統故事的描述,都在一定程度上占據了人們的思想領域。無論是新中國成立前期還是新中國成立后期,我們所看到的連環畫對當時的社會發展產生了一定的積極影響。
傳統連環畫以獨特的藝術特色,緊密聯系人民群眾,因而在當時風靡一時。傳統連環畫以獨有的藝術形式表現時代精神,歌頌人民群眾的斗爭精神以及英雄事跡。給人民大眾帶來積極地思想影響。傳統連環畫有形式多樣、題材廣泛,且便于流傳等特點,給人們不同的藝術享受。在潛移默化中不僅僅收到藝術的熏陶,同時在精神境界上也能得到很好地精神教育。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都收到了高度的贊譽。
時代在不斷的發展,人民也在不斷的進步。傳統連環畫的藝術形式也在不斷地影響著后來的藝術創作。中國傳統連環畫的藝術價值也是不可比擬的,更是中國藝術史上一筆寶貴的藝術財富。
二、連環畫的傳承與創新
(一)新連環畫創新的時代背景
打破目前連環畫的保守方式,在對待連環畫上不能簡單的把它當成一個普通讀本來看待。因為它本身所體現的不光是它的可讀性,更多的是它所承載著每個時期的社會信息和其本身所蘊含的文化價值。通過改變傳統的繪畫方式,運用新材料和新的繪畫方式激發老連環畫的活力,更加符合現代人的審美,內容上結合民間故事和城市人民的生活狀態,讓更多的人了解社會文化。
傳統連環畫一頁頁精美的圖畫,繪制出千百年的道德風貌,弘揚了中國傳統文化精髓。連環畫的樣式從開始興起到鼎盛時期,到現在的逐漸衰落。隨著民眾的娛樂生活越來越豐富,外國的漫畫形式逐漸取代了連環畫的地位,受到了眾多青少年的喜愛,越來越多連環畫畫師摒棄了連環畫這一行業,中國傳統的連環畫更是無人問津......那么連環畫如何適應現代藝術的潮流,如何創作出更加有創新有藝術意義的作品,這是我們應該去思考的。我們可以把連環畫的美學應用與現代的藝術表達形式相結合,在創作的過程中融入現代自由表現的藝術手法、濃烈的色彩表達,和連環畫圖文并茂、栩栩如生、簡練精辟的特點。契合大眾的的審美要求,成為人們所歡迎的新式藝術作品。我們應保持對中國連環畫的傳承,開創連環畫新模式,將這種具有文化價值的中國藝術發展起來。
(二)新型連環畫的創新方式
新連環畫的創新應將中國傳統連環畫與現代社會結合起來,從而更好的對傳統連環畫進行改革創新。在新型連環畫的創作手法上,將改變原有連環畫手法上的窠臼,增加故事的原創性,加入民間故事色彩,增加閱讀吸引力,豐富視覺語言,提高物像形態的生動性、色彩的協調。
《倪煥之》該作品榮獲1991年全國第四屆連環畫評獎繪畫創作二等獎。參考《倪煥之》連環畫考究的手法,從中發現閃光點。一是用24開的大開本,給精彩的畫面有了一個充分展現的空間;二是封面采用不同的深顏色為主體,再配以銀線勾勒的主圖,顯得很高雅別致;三是內頁用了不同的底色襯托,使原本線條或塊面組成的畫面更美觀耐看了;四是采用從左向右翻的懷舊老式樣,一下子讓讀者體味到了那些作品所處時代的氣息。但是,就封面用材而言還存在著一個小瑕疵,就是封面色彩不耐磨損,容易留下各種痕跡,造成了連環畫品相問題多多。為了解決原有連環畫這一問題,新連環畫可以結合數字媒體,以手繪板的形式進行繪畫,最大程度的保留原有色彩,而最后以各類文創產品的新式流傳,使連環畫不僅僅只具備觀賞性,還賦予了一定的實用功能。
在新連環畫的選材上,傳統經典的故事當然是必不可少的。但隨著時代的發展進步,創作出具有時代性以及時代意義的作品才能更好地推動新連環畫的發展和繁榮。在題材的選擇上進行大量的故事收集,選取更能與人產生共鳴,與社會大眾息息相關的故事情節。使新連環畫本身不僅僅具有觀賞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宣傳教育的意義。結合時代背景,記錄當下人民的思想、生活以及社會動態發展。
連環畫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傳統的連環畫僅僅局限于在紙張上的創作表達,在新連環畫的傳播途徑上我們可以運用現代的科技技術,利用各類平臺或者網絡媒體進行宣傳創作。通過媒體這一傳播媒介來吸引大眾的眼球,總而讓更多的人重新了解連環畫,讓連環畫藝術更好的走進千家萬戶。
(三)新連環畫的創新價值和意義
連環畫的創新是有必要的,它在某種意義上不僅僅是一種對傳統文化的傳承,更是一種對現時代的記錄的和再現。國外的連環畫形式逐漸發展為漫畫,并有系列作品,國內的連環畫發展更多地是接近人民生活。無論國內國外連環畫都是人類發展史上的一筆寶藏,是時代的精神產物。
中國連環畫如今已經淡出了歷史舞臺,我們應該重新找到中國式連環畫的定位。我們對連環畫的市場價值進行了調查,首先中國連環畫歷史悠久是中國美術傳承的不二之選,連環畫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價值觀中也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其次,連環畫也體現了一種工匠精神,無疑可以給人們帶來一種更深厚的文化內涵和藝術修養。因而新連環畫的創新有著極高的藝術及社會價值。
新連環畫的創新我們應該賦予它新的時代意義。“新內容、新表現、新畫風、新傳播”都是新時代連環畫的新標志。新連環畫的創新是時代的召喚,在新時代的今天,它仍然具有不竭的生命力。人們對于繪畫圖像的興趣需求并沒有被信息化時代所埋沒,文化藝術創作應以獨特的方式站在歷史的舞臺。
三、結語
連環畫這一藝術形式需要不斷的傳承和創新,任何時代的產物都要緊跟時代發展才能久經不衰,與時俱進。新連環畫的創新要更好地反映時代的聲音,反映人民的心聲。藝術創作要面向大眾,面向社會,從而創作出更多人民所喜愛的藝術作品。
參考文獻:
[1]?李金花.1930年代“連環畫”討論再思考.2020.
[2]?易聞佳.新中國連環畫中的國畫特質.2019.
[3]?榮寶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年來連環畫之演變.2019.
本文系大連藝術學院2019年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人間草木—“新連環畫”喚醒大連城市活力》的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大連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