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鵬
摘?要:識字是語文教學的基礎也是關鍵,沒有識字的學習和積累,那么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難以得到有效提升。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小學低年級階段的教學時就應當對識字提起足夠的重視,運用多種策略提升識字教學的效果。在此,基于一定的教學實踐經驗,本文從“多媒體輔助教學”“結合語境提升識字運用能力”“利用游戲提高識字的趣味性”幾方面出發,來對識字教學的有效開展進行具體論述,希望能夠為廣大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多媒體;運用
對于小學生而言,識字學習的一大難點在于認識和記憶。在識字教學中可以發現,很多學生在識字時總是少記、記錯等。而對于小學語文教學而言,除了學生識字有難度之外,學生識字量提升也是一個難點。基于此,教師需要精心學習和研究優秀的識字教學方法,在考慮學生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將之運用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讓識字學習不再是學生進行語文學習的絆腳石。為此,本文也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對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有效策略進行了探究。
一、多媒體輔助教學
多媒體輔助教學就是利用多媒體來幫助學生進行語文識字學習,這樣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識字學習效果。較之單純語文識字講解教學來說,多媒體可以展示的內容和色彩都更為豐富和多樣,可以很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十分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能夠很好地增加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因此,語文教師需要根據具體的識字教學內容來進行多媒體的運用,如將視頻、圖片等內容展示給小學生,讓小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進行識字學習,同時優化學生的識字效果。
例如,以《登鸛雀樓》為例,古詩當中的“鸛”“雀”“窮”“海”“樓”等字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掌握起來比較困難,為此語文教師可結合多媒體設備來創建一定的場景。根據每一句詩的情景去設定相應的內容,如對于“更上一層樓”,教師可以結合這句詩展示一幅古代高樓的圖片,并將詩中的每一個漢字設定在每一層樓上,將漢字的拼音設定在一旁,同時打亂對應的順序,讓小學生自己來尋找每一層樓梯對應的漢字,然后找對之后才可以再上一層樓,以此來讓學生感應相應的學習氛圍,把學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于畫面中,克服注意力分散所帶來的不良影響。同時這也能夠促使小學生有效記住該課中的漢字。
二、結合語境提升識字運用能力
過去小學語文識字課的問題在于,小學生孤立地學習漢字,而不能從根本上成為靈活使用漢字的人。長此以往,這就阻礙了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和識字能力的提升。為此,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識字習慣,不要孤立地讓學生學習漢字,而應該在學習漢字的過程中學習如何使用漢字,并將所學的知識和技能靈活地應用于實際中,懂得活學活用,以提高學生的識字效果。
例如,語文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田家四季歌》《拍手歌》《場景歌》等課程中的生字時,可以使學生完成相應的造句內容,讓小學生結合新學的漢字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來造句,從而可以提高識字學習效率和實踐技能。或者,在識字課上語文教師還可以聯系生活來拓展學生的識字內容,讓小學生將學習到的字加以運用。比如,在課堂上拿出一個罐頭瓶,讓學生嘗試說一下罐頭瓶的成分和罐頭瓶中包含的營養,以查看其中的哪些漢字還不認識。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在回家后嘗試閱讀家里購買的一些產品的說明書,如果遇到不認識的生字,他們可以向父母詢問或使用字典進行查詢。第二天到達學校后,學生要將自己學到的新字告訴同伴。這樣,通過加以運用,以及聯系生活的實踐,可以提高小學生的識字意識和識字能力。
三、利用游戲提高識字的趣味性
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小學生,還處在一個愛玩好動的年紀,讓他們在課堂上單調地識字效果不會太好。為此語文教師在低年級的識字教學部分應尤其注意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如此,才能讓他們做到去主動識字。而游戲是一種十分有效的形式,在識字教學中教師要注意有效融入游戲。
例如,在進行《寓言二則》《畫楊桃》《小馬過河》這部分的識字教學時,為了發揮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組織小學生通過紙牌游戲來學習漢字。教師可先讓學生準備一些小卡片來寫上課本中的新字,然后教師會隨機選擇一個新字來提問,這時,由教師選擇的學生應準確找出教師說的新字。如果學生未能及時找出,可以讓學生多讀幾遍以加深印象。此外,為了結合文章的閱讀以加深學生對生字的掌握,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讓學生分角色朗讀,看看誰讀得最流利。這樣,以游戲進行識字教學,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對識字的興趣,使學生在游戲中掌握一定的生字。
總而言之,識字學習之于語文就像是磚瓦之于高樓大廈。沒有磚瓦高樓無法拔地而起,同樣,沒有漢字的積累,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也難以得到提升。因此,教師需要將多種有效的識字教學策略運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讓學生以識字為基,幫助學生打好識字基礎。
參考文獻:
[1]劉志洋.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52):81-82.
[2]蘇文.小學識字教學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1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