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文
【摘要】近些年,整本書閱讀成為了教育領域的熱門話題之一,新課標也對整本書閱讀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整本書閱讀,能夠促進學生語言思維的發展,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讓學生從小形成樂于閱讀的良好習慣。對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當對整本書閱讀予以足夠的重視,合理組織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在這個過程中適當引導學生,給學生提供一個廣闊的閱讀空間。本文首先探討了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的重要性 ,隨后對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策略作出了相關的探討,希望為相關學者提供有利的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 ?整本書閱讀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23-0019-02
整本書閱讀最早是由我國著名作家葉圣陶先生指出的,一九四一年葉圣陶先生在《論中學國文課程標準的修訂》中指出:“將整本書作為主體,將單篇短章作為輔助。”在社會飛速發展的背景下,閱讀成為了世界各國重點討論的問題之一。閱讀早在嬰兒階段就已開展,這不但讓小學整本書閱讀成為了可能,同時也是小學教育領域必須要做的事情。新課標對學生的課外閱讀作出了要求,并且指出了關于整本書閱讀的實施建議。基于此,作為一名合格的小學語文教師,應當緊追時代的發展步伐,充分意識到整本書閱讀對學生的意義與價值,并在教學過程中貫徹落實。
一、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的重要性
(一)豐富語言材料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整本書閱讀活動,能夠豐富學生的語言材料。學生在整本書閱讀中,能夠接觸到各種各樣的作品,進而豐富自身的語言,時間一長,就會加強對語言文字的敏感程度[1]。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成長發展的初始階段,對于未知事物具有較濃厚的好奇心,也具有一定的模仿能力,當閱讀到自己較為感興趣的內容,就會模仿閱讀過程中獲得的語言組織,不斷的形成自我表達的能力。
(二)增強思考能力
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除了能夠豐富語言材料以外,還能夠加深學生的思考能力。在這個過程中,能夠有效的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的語文視野更加開闊。在整本書閱讀中,具有完整、系統的人物形象與故事情節,更具說服力,促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進行自主思考,能夠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力,增強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三)獲得情感體驗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開展整本書閱讀活動,可以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獲得不一樣的情感體驗。整本書蘊含了豐富的文學知識,學生在閱讀中很容易被這些豐富的文學知識所感染,隨著閱讀內容的改變,產生不一樣的情感體驗,這就在一定程度對學生的德育形成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讓學生在整本書閱讀中有不同的收獲。
二、簡述小學生整本書籍閱讀的現狀
要想推動一個人的發展,就需要在發展過程中不斷進行閱讀,提升自身的知識儲備量,為個人的發展起到關鍵作用。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自身綜合素質的發展提出更高的要求,為了滿足社會的發展,個人需要不斷閱讀,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小學生作為發展初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培養小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這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難點。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教育不斷改革,以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我國新課改的主要內容是提升小學生的綜合素質,不再將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關鍵,通過教學方式,使學生能夠快速、正確的掌握閱讀方式,收獲個性化閱讀體驗,當閱讀中遇到自己喜歡的語言表達方式,可以通過模仿、創造的方式進行表達,以此豐富自身的閱讀經驗,養成良好的閱讀和寫作習慣。在新課改的教學規范下,教師需要不斷創新教學模式,改變傳統、單一、枯燥的教學模式,從根本上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興趣,確保小學生整本書籍的閱讀質量。一旦小學生對閱讀缺乏興趣,就無法豐富自身的閱讀知識,無法從閱讀中獲取收獲,也無從談起小學生的學習效果,就目前而言,小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是小學語文教學階段的關鍵。
三、小學閱讀前的指導激情
(一)通過教師引導式的朗讀激發小學生的閱讀激情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若遇到文辭比較優美、較為精彩的片段,就可以在課堂上通過閱讀的方式展示出來,其主要的目的是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小學生對作品的興趣,能夠使小學生更加投入到閱讀課堂中來。小學生處于發展初期,對于任何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心,這就需要教師不斷的引導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在閱讀課堂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將學生作為課堂中的主體,需要通過教師的引導,使學生能夠全面了解閱讀的有趣性,需要慢慢培養小學生的閱讀習慣,能夠慢慢培養小學生的閱讀精神,才能夠達到最終的閱讀效果。研究小學生的特點,并進行針對性教學,能夠提高教學效果,提升小學閱讀效率。
(二)通過閱讀推介會進行導入
此種方法在正本閱讀中的使用頻率較高,當師生之間確定好即將要閱讀的書籍后,這時,教師往往會通過推介會的方式來向大家講述這本書籍的大致情況,例如作者的國籍、擅長寫作的內容,作者所處時代,以及此本書籍主要是圍繞哪些內容開展的,需要留懸念的方式,吸引小學生的閱讀興趣,能夠激發小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小學生能夠對正本書籍進行閱讀,并掌握閱讀方法。在介紹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輔助工具多媒體等進行導入,可以播放相關的音頻資料、語言特色等。
(三)通過封面導入的方法激發小學生學習興趣
所謂的封面導入就是通過書籍的封面來尋找一些相關信息,可以讓小學生觀看書籍的封面,讓他們討論,這個封面告訴大家了哪些信息,能夠從這個信息里知道講述了哪些故事?通過這種引導方式,能夠提升他們的期待。通常封面的內容一般是書籍中較為精彩的部分,前期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注意到這些信息,進而進行閱讀,能夠促進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
四、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策略
(一)著重學生的自主閱讀,讓學生成為“讀者”
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也是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的主要驅動力。閱讀能夠讓學生的心靈得到洗禮,能夠讓學生在閱讀中得到歡樂,是學生與文本之間交流對話的過程[2]。在以往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通常采取“填鴨式”的教學模式,教師占據了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使得學生處于一種被動學習的狀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過于依賴教師,在整本書閱讀中也是采取一樣的方式,未能給學生提供足夠的自主思考與閱讀的機會。基于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當讓學生切實的感受到整本書閱讀帶來的歡樂,使其更加自主積極的投入到整本書閱讀中。然而小學階段的學生學習能力尚未完全形成,因此教師應當在這個過程中給學生提供一定的指導意見。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整本書閱讀活動時,應當結合學生的實際成長特點,考慮選擇的文本是否滿足學生的喜好,這也是學生是否順利進入閱讀狀態的重要因素。在選擇文本時,整本書的主體應當是適合兒童的經典讀物,包含兒歌、小說等。對于不同年齡段的學生,教師所選取的文本也要進行相應的區分。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按照語文教材中的文章引出整本書閱讀,如《將相和》出自西漢偉大的史學家司馬遷的《史記》,又如《草船借箭》選自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再如《少年閏土》選自我國著名文學家魯迅先生的《故鄉》。在給學生推薦完文本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進行自主閱讀,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閱讀課堂,促使學生體驗到閱讀帶來的歡樂。
(二)傳授整本書閱讀的方法,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在整本書閱讀中,閱讀量固然重要,但正確合理的進行整本書閱讀更加重要。小學階段學生的閱讀能力有待提升,也沒有形成較好的閱讀習慣,這就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傳授給學生正確有效的閱讀方法,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這個過程,教師還應當結合文本的特點以及學生的成長特性進行設計。例如: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著作《愛的教育》是新課標的必讀書目。它主要是以日記體的形式所著的著名讀物,富有很強的愛心以及教育性。教師可以選取其中較有啟發性的篇章組織學生進行閱讀,如《我的母親》描述了父母深沉的愛,又如《病中的老師》描述了教師在病重的時候依然記掛著學生。而這些都與學生的實際生活非常接近,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引導進行自主思考,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當閱讀完后組織學生進行交流探討,幫助學生從小養成樂于閱讀的習慣。
(三)開展閱讀交流會,豐富學生的閱讀體驗
正確的閱讀方法是打開課外閱讀大門的鑰匙,而有效的整本書閱讀也與延展性活動緊密相關[3]。由于閱讀是一個個性化過程,不同的人在閱讀過程中會具有不一樣的收獲,但如果學生僅局限在自己的閱讀海洋中,那么就不能發現外界的美好,這就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學生思維的發散。因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閱讀交流會,在營造良好氛圍的同時豐富學生的閱讀體驗。例如:著名作家林海音的《城南舊事》是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拓展閱讀必讀書目,當學生閱讀完這本書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開展相關的閱讀交流會,如通過演講或辯論的形式進行呈現,給學生設置相關的主題,如英子的形象等。另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挑選《城南舊事》中的其中一幕,編成話劇,讓學生更好的感悟文中人物的形象,讓學生得到不一樣的閱讀體驗。
結束語:
總而言之,整本書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向,它是一個長期的系統工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由于整本書閱讀對于廣大師生而言還是一個較為新型的事物,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出現一些問題也是十分正常的,但小學語文教師不能因為這些問題而放棄整本書閱讀的開展。現階段,越來越多的小學語文教師參與到了教學改革中,著重激發學生的自主積極性,讓學生更加積極的參與到整本書閱讀中,使其在整本書閱讀中得到不一樣的收獲,進一步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
參考文獻:
[1]霍聃妮.“整本書”讓課外閱讀綻放異彩——淺談小學整本書閱讀的方法與策略[J].新課程(中),2017(7).
[2]邵蘭飛.將“悅讀”進行到底——我的整本書閱讀指導策略[J].小學語文教學,2015(34):33-34.
[3]李艷芳.開啟“悅讀”之旅,用書香浸潤童年——如何通過“書香班級”的創建推進小課題“整本書閱讀”的策略[J].新教育,2016(4):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