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江
摘 要:本文通過分析如何構建科學合理、實用性強的新能源汽車維修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在培養方案中切實體現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對專業技術人才培養的具體要求,突出專業建設、崗位設置與能力標準的一致性,為各院校開辦新能源汽車維修專業提供理論支持。
關鍵詞:新能源汽車;維修人才;培養
1 前言
新能源汽車維修專業高技能人才應以培養服務地方經濟,適應企業需求的實用型人才為目標,以人才培養方案開放性和靈活性特征為主導,在結合傳統汽車維修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基礎之上,改革創新,重組升級。
2 新能源汽車維修人才的培養設計原則
2.1 實踐性原則
要培養具有過硬工作技能的新能源汽車維修人才必須要具備的教學內容就是實踐教學,通過實踐的形式才能最大程度上對人才的技能進行全面的提升。因此,在制定新能源汽車維修人才的培養策略時,要堅持實踐為主的原則,從對人才的培養規模制定,到課程的安排、課程實訓內容的計劃,教師能力的考核標準上,時間都是必須堅持的第一原則。新能源汽車維修人才的人員性質要求了人才必須具備足夠的實際工作能力,目前社會上的企業對這類人才的需求也是建立在其擁有強大的實際工作能力和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制定人才的培養計劃時,要加大實踐教學課程的比例,同時,強化人才對不同類型新能源汽車的實際維修能力培養,主動將人才送到實際的工作場地中,讓其熟悉不同的工作環境,提升未來就業時的動手能力[1]。
2.2 職業性原則
新能源汽車維修人才具有極強的專業對口就業性,因此,培養此類人才就要在校內對其職業性進行培養,這一點,在進行人才培養方式規劃前,學校要與新能源汽車維修人才需求企業進行溝通,了解企業需要得人才應具備的素質,并邀請專業人員對培育計劃和培育方案進行指導,讓未來培養出的人才能夠符合企業的具體需求。院校培養的新能源汽車維修人才要具備職業人員的工作素養,自身能力和對自身的認識要滿足職業人的要求,在教學中要積極的使學生進入真實的工作環境中感受崗位工作氛圍,具有相當強的職業責任意識,能夠迅速的完成從學生到職業新能源汽車維修人才的身份轉變,實現高效就業[2]。
2.3 校企共建原則
校企共建是我國目前在職業人才培養上廣泛采用的人才培養模式。學校在選擇人才培養模式前就要同市場上的相關企業進行溝通和合作,同企業專業人員一起,合作制定符合企業要求的人員培養模式,同時,同企業達成合作,為人才提供真實環境下的培養條件,并且,為人才的未來就業提供保障。通過與企業合作,了解市場上最需要的新能源汽車維修人才類型和人才素質,進行針對性的培養,提升人才的個人競爭力,調整自身的培養方案和培養條件,提升院校的人才培養能力[3]。
3 新能源汽車維修人才培養設計流程
在設計新能源汽車維修人才培養方案時,要堅持以實踐為主的設計理念和實績原則,將實際工作中的工作任務作為人才培養過程中的主要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院校要進行實地考察,了解新能源汽車維修行業目前最為火熱的行業需求和實際工作內容,對行業發展和行業形勢進行分析,構建出一套具有實際性和發展性的人才培養體系,使培養出的人才為社會需要,并且能夠緊跟時代節奏[4]。
4 人才培養方案的內容
4.1 依據市場人才需求,明確人才培養目標
我國的職業人才培養應該堅持人才的全面素質發展,同時,使人才具備強大的綜合職業能力,使其能夠具備在所學專業的職業崗位第一線進行高效率、高質量工作的能力,因此,院校培養新能源汽車維修人才要使人才能夠了解關于新能源汽車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使其不僅具有實踐工作能力,還要對新能源汽車的工作原理和內部結構有大致的了解,使新能源汽車維修人才有廣闊的發展空間,能夠在未來的工作中不斷地提高自身對新能源汽車的認識,助力自身不斷發展,成為能力更加全面的綜合性人才[5]。
4.2 依據崗位工作能力,確立人才培養規格
新能源汽車維修人才在學習中要學習到更多能夠滿足崗位需求的知識,要掌握更多關于新能源汽車的專業性技能,同時,積極的學習關于新能源汽車的理論知識,提升自身咋崗位上的綜合能力。與職業原則同理,院校在培養新能源汽車維修人才時,要注重培養其責任意識,和崗位意識,愛崗敬業,能夠踏踏實實的做好自己的崗位工作,同時,具備職業人素養,能夠緊密的團結工作伙伴,能夠積極地和同事、客戶、領導進行溝通,并且積極地學習本專業的相關知識,助力自身不斷地發展。同時,對于自身的專業及技能,要積極的考取相關的專業資格證書,保障自身的競爭力,向其他崗位的知識不斷拓展,掌握更多的專業知識,幫助自身能夠在行業中不斷地探索、發展、晉升[6]。
4.3 依據崗位分析,確定職業資格證書
目前,我國的職業人才在就業當中,資格證書是除了實際工作情況外最能證明自身工作能力憑證,因此,院校要分析新能源汽車維修人才在未來就業當中需要用到的資格證書,并針對性的進行培訓和教育,使學生能夠在學習中掌握考取資格證書的能力,而且,院校要積極的鼓勵本校學生曹家相關的資格證書考試,提升未來的就業競爭力[7]。
4.4 依據校企共建,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校企共建的人才培養模式應該不斷深化,使企業中的專業管理人員、從業人員能夠參與到學校的客戶方案制定、課程制定中,使人才培養方案更具備針對性,更能滿足實際需求,同時,企業應該向人才敞開大門,和學校加深合作,為學生提供更加有效地人才培養環境,和人才培養資源,使學校和企業之間對人才的培養相互融合,培養出更多更好的專業型人才,并為人才的未來就業保駕護航,以校內培養理論知識、企業培養實踐知識的形式,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4.5 依據職業能力發展,構建專業課程體系
在構建專業的課程體系時,依舊要以實踐為基本原則,實踐課程的占比一定要占大多數,同時,課程內容要結合新能源汽車維修行業的實際需求和發展行駛進行制定,在課程內容中,結合實際工作狀態下的崗位任務制度進行安排。學校要通過對企業和市場的實際調研,研究出企業和市場工作內容中的重點,針對性進行課程安排,同時,研究新能源汽車維修職業需要具備的基本能力,和精神素養,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養成,在課程的安排中,要潛移默化的對學生的職業素養進行培育,模擬真實職業環境培養職業意識。
4.6 依據職業素養培養,提出教學實施要求
通過對市場及企業的調研,學校應該了解到新能源汽車維修人才所需要具備的職業素養,通過崗位任務課程化的形式,使學生能夠養成強大的職業素養和崗位精神。
此外學校應該注重自身基礎設施的建設,要為學生建設好實踐訓練場地和實踐訓練需要使用的資源,同時,對教師的選擇要嚴格進行篩選,確保能夠為學生提供強大的專業理論和實踐知識支撐。
5 新能源汽車維修人才培養課程體系構建
5.1 課程特點
課程設置應該主要以實操課程為主,應該盡量在視訊環境中開展,通過校內實訓室以及企業工作環境為基礎,由教師帶領并指導課程中的實際操作,將理論知識和實踐進行融合。在校內實訓過程中,校內實訓室需要具備理論知識講解的基礎物質條件,使實踐教學開始前,學生能夠做好實踐學習的準備。
5.2 課程體系
新能源汽車維修人才培養的課程體系要包括多個方面,除了本專業的理論知識學習外,還要有基本文化知識的課程,保證學生的基本文化水平,同時,要設置足夠的學生基本職業素養培育課程使學校能夠對學生的意識層面進行足夠的培養。在基本文化知識中,要加強對學生的思想道德和法律意識、紀律意識的培養,使其除了能夠成為一名合格的職業人外,還是一名合格的公民。對于學生職業素養的培育,課程體系中應該重視對職業素養的滲透,在課程安排中,重視學生對自身職業知識的培養,以工作任務的形式,使學生養成崗位責任意識。除去最主要的實踐知識外,還要設置充足的理論知識內容,幫助學生了解新能源汽車的構造和相關的理論知識,使學生對新年能源汽車有基本的了解,防止由于對其存在的誤解和了解不足造成的錯誤操作。
6 結語
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新能源汽車產業迅速崛起,企業及社會對新能源汽車維修專業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使得相關的人才培養顯得異常緊迫與嚴峻。然而,我國學校對該專業人才的培養還沒有經驗,真正適用于新能源汽車維修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教學標準等還未形成。本文為此進行了簡要的思考,希望能為我國的新能源汽車維修人才培養貢獻一些理論支持。
參考文獻:
[1]尹愛華.新能源汽車維修專業高技能人才培養機制的研究[J].江蘇教育研究,2020(Z3):28-31.
[2]王健,崔霞,王紅梅.汽車維修技術專業(新能源方向)人才培養方案[J].職業,2020(04):40-41.
[3]韓杰.新能源汽車維修專業人才的培養路徑探究[J].湖北農機化,2019(13):66.
[4]顧小娟.探究新能源汽車維修專業人才的培養路徑[J].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2019,9(02):62-63.
[5]王鴻波.探索產教研深度合作模式 ?培養新能源汽車維修人才[J].汽車維修與保養,2018(12):100-101.
[6]雷治亮. 新能源汽車維修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8.
[7]許云珍,王吉敏.新能源汽車維修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設計初探[J].汽車維護與修理,2018(12):38-42.
[8]王吉敏.中職五年制新能源汽車維修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設計初探[J].中國培訓,2018(05):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