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靜璇 林四妹 王映



【摘要】目的 探討優質護理在慢性腎衰竭腹膜透析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在我院2017年3月~2019年7月收治的慢性腎衰竭腹膜透析患者中選取30例。按照入院編號分成2個小組:常規護理15例作為對照組,優質護理干預15例作為試驗組。評定護理效果。結果 在ESCA量表的各個維度上,試驗組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2組血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平均明顯降低,且試驗組降低幅度更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護理服務總滿意15例(100%),高于對照組的11例(73.3%),差異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實施優質護理干預能提高自護能力和護理滿意度,保護殘余腎功能,值得推廣
【關鍵詞】慢性腎衰竭;腹膜透析;優質護理干預;自護能力;腎功能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14..02
慢性腎衰竭是腎臟疾病發展至終末期,表現為酸堿失衡、水電解質紊亂、代謝產物潴留等。腹膜透析是一種替代療法,可以清除代謝產物和毒素,減輕腎臟壓力,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有學者研究稱[1],針對該類患者,做好護理工作,可以提高依從性和療效。基于此,文中選取30例患者作為對象,探討了優質護理的應用價值,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在我院2017年3月~2019年7月收治的慢性腎衰竭腹膜透析患者中選取30例,以入院編號為準,分為2個小組:15例對照組中,包括男8例、女7例;年齡33~76歲,平均(45.8±6.2)歲;病程1~7年,平均(3.2±0.7)年。15例試驗組中,包括男9例,女6例;年齡34~78歲,平均(46.2±6.8)歲;病程1~8年,平均(3.5±1.2)年。2組基本信息差異不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以下比較研究。
1.2 ?納排標準
納入患者要求[2]:(1)經實驗室檢查確認,符合腹膜透析指征;(2)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的患者有:(1)精神病史;(3)腎臟、腹部手術史;(3)妊娠哺乳期女性等。
1.3 ?護理方法
1.3.1 對照組
采用常規護理,包括健康教育、環境護理、病情監測等。
1.3.2 試驗組
實施優質護理干預,具體如下:(1)全面評估。患者入院后,全面了解資料信息并建立檔案,針對病情、認知、情緒進行評估,制定完善的護理方案,然后組織護士進行知識和技能培訓,考核通過者對患者實施護理。(2)心理干預。(3)治療干預。透析治療期間,嚴格無菌操作,指導患者進行自我監護,一旦出現腹透液渾濁、發熱、腹痛等異常情況,及時通知醫護人員。(4)生活干預。在飲食方面,結合患者的營養情況,按照食物營養表搭配食物,補充膳食纖維、維生素、微量元素、優質蛋白食物,嚴格戒煙戒酒,養成少食多餐的習慣
1.4 ?觀察指標
(1)利用ESCA量表評價患者的自護能力,分為自我概念、健康知識、自護技能、責任感4個項目,滿分為172分;得分越高說明自護能力越強。(2)護理前、后,于晨間空腹狀態下采集靜脈血液5 mL,經離心后取血清檢測腎功能指標,包括血肌酐、尿素氮、24小時尿蛋白。(3)采用自制調查量表,評估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評估項目包括:①服務態度,②專業技能,③病房管理,共計100分。>80分為非常滿意,60~80分為基本滿意,<60分為不滿意。
1.5 ?統計學方法
利用Excel表格記錄各項數據,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軟件的最新版本。計數、計量資料,分別進行x2檢驗、t檢驗。如果P<0.05,說明組間有明顯差異。
2 結 果
2.1 ?自護能力評分比較
在ESCA量表的各個維度上,試驗組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腎功能指標比較
護理后,2組血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水平均明顯降低,且試驗組降低幅度更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護理滿意度比較
試驗組對護理服務總滿意15例(100%),高于對照組的11例(73.3%),差異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 論
慢性腎衰竭是多種原因造成的腎實質損害,因腎臟萎縮、無法維持正常功能,導致代謝產物潴留,繼而累及全身各個系統。相關研究顯示,該疾病的病因,主要是腎臟疾病,例如腎小球腎炎、糖尿病腎病、腎小管間質病變等。腹膜透析是采用液體交換的原理,清除體內的代謝產物、毒素、多余水分,改善水電解質紊亂現象。但是,由于患者免疫力降低,治療期間容易發生感染,這就對護理工作提出了高要求。
綜上,針對慢性腎衰竭腹膜透析患者,實施優質護理干預能提高自護能力和護理滿意度,保護殘余腎功能,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陳久彬.慢性腎衰竭腹膜透析患者護理中應用優質護理干預的效果分析[J].特別健康,2019,(1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