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為華


【摘 要】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探究的空間,讓他們運用自己的知識經驗、認知能力展開探索,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深度理解。本文主要從教師設疑、自主探索、交流討論、點撥總結等角度闡述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 初中數學;探究教學;策略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師生角色發生了悄然的改變,學生不再是知識的接受者,而是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之中進行自主學習,他們不再模仿解題,而是在動手操作中認真觀察、有所發現、有所思考,選用合適的方法去解決問題,從而能活化對知識的理解。在當前數學教學中,教師關注的只是學生的考分,而對學生的知識積累、獲取新知的技能、靈活運用、思維角度等缺乏關注,教師要努力鉆研教材,認真研讀課標,不隨意設計問題,不能將自己的想法強加于學生。部分學生無心學習,他們缺乏主動的思考,養成懶惰的習慣。初中數學知識難度增大,有一定的抽象性、緊密性,容易出現知識斷節的情況。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進行數學探索,激發學生的探索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一、教師設疑,引生探索
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去嘗試解決,學生依靠自己的能力可能難以把握重難點,教師要引導學生去探索需要解決的問題,在導學設計中提出問題或在小組討論后由教師概括,這樣能幫助學生明確探索任務,為探索學習提供明確指向。教師的提問不能僅限于教材,要依據學生的認知心理,提出學生感興趣的或源于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這樣能為學生提供討論交流的空間,讓學生在探索中促進數學思維的發展。如在蘇科版七上《去括號》一課教學中,教師創設“小亮銷售報紙,計算盈利”的現實情境,讓學生在計算中發現“去括號”的問題,從而感受到去括號的必要性。教師出示兩道數學問題:(1);(2)。學生借助于已有的有理數知識去探索問題,在計算問題(1)時,有兩種不同的算法,有學生是這樣算的:=,也有學生是這樣算的:==。在計算后一道題時,大家也有了不同的算法:==,也有學生有不同的解法:==。接著教師提出問題:同學們對計算,有何猜想?教師通過由
“數”到“式”的引導,讓學生將代數式與數式聯系起來,從而去猜想“去括號的法則”。
二、自主探索,深層思考
在教師提出問題后,學生會去分析問題并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他們通過查閱資料、熟悉課本探索解決問題的新辦法、新思路,他們在思考中還會出現新的問題,需要及時地記錄下來并通過查閱 、實驗等嘗試解決問題。學生在探索求知的過程中,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也能感受到成功的體驗,讓他們產生更深層次的思考。如“已知a2-3a+1=0,求:(1)a+;(2)a2+;(3)a3+;(4)a4+”。對于前兩道題,學生可以借助前面已學的知識去解決,但對于第三道題,學生可能要先查詢立方和公式,通過相應的轉化去解決問題。當學生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案后,會猜想4次方的解法,思考自己還能解決幾次方的問題。又如在蘇科版九上《圓和圓的位置關系》一課教學中,教師展示日食的動畫片,讓學生對圓與圓之間相對移動形成的位置關系形成初步的認知,拿出兩個圓形紙板,讓一個圓固定,另一個圓慢慢移動,觀察交點的個數,并說說有哪幾種位置關系?接著教師用電腦呈現運動過程,讓學生總結出位置關系的幾種形式,并列舉出現實生活中的幾種位置關系。
三、交流討論,展示分享
課堂上能留有學生討論的時間是非常有限的,小組要及時匯總學生在預習、思考后提出的問題。教師也要借助于問題檢查學生對知識的預習情況,運用適當的講解方法促進他們對知識點的理解。由于每個人的學習能力各不相同,對問題的理解程度也不盡相同,可以在討論中共同解決問題。如果問題得到解決,就將解決的思路、過程記錄在本子上,如果沒有得到解決,可以尋求老師的幫助。教師要及時巡視,關注學生的討論交流,為他們提供必要的指導。
學生將討論的結果進行展示,其他小組也暢所欲言,教師要為學生留有思考的時間,讓他們將存在的疑惑逐個突破。數學學科與其他學科不盡相同,數學能力的提高離不開學生的計算、推理能力,教師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讓他們在思考、交流中說出自己的思路,并對一些同學的問題進行答疑。
四、點撥總結,鞏固拓展
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疑點、模糊點進行重點講解,要講精,不求全,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難點講解,為他們搭建框架,促進學生對問題的深入理解。教師也可以讓學生上臺展示、反思,對所學內容、所用方法進行總結,促進學生良好素養的形成。拓展內容不局于課堂,教師要向課外拓展延伸以增長學生的見識,提升學生的思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編制習題、改編錯題,這樣能增長學生的知識面,激發學生探索的興趣。
總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改變題海戰術的做法,不將自己的結論強加于學生,要為學生留有思考、探索的空間,讓他們調動自己的知識儲備,運用所學的數學方法去探索、展示,從而產生深度的數學思考。
【參考文獻】
[1]馮淑霞.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研究[J].學周刊,2014(4).
[2]丁胤驥.探究性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J].理科考試研究,2016(8).
[3]舒堅守.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策略初探[J].學周刊,2017(9).
[4]秦會民,孫亙堂,孫明政.研究性學習與學科整合研究的意義及注意的問題[J].考試周刊,201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