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當前時代發展趨勢下,傳統高校行政管理模式已經逐漸難以支撐日益增長的教育管理需求,與當下“以人為本”的服務型教育理論也存在一定相悖之處。基于當下高校教育服務需求,需在現有行政管理模式基礎上融入服務理念加以改革,以達成更深層次的人才管理目標。因此,現通過闡述當前高校行政管理模式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把握后續改革突破點,擬構建一套以服務教育理念為核心的行政管理方案,以期作為后續高校開展服務型行政管理工作的參考。
關鍵詞 高校教育 行政管理 構建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0文獻標識碼:A
0引言
隨著“服務型政府”概念的普及與滲透,服務意識開始在各領域的管理工作中成為導向性理念,尤其對于高校這類以學生為本的機構而言,服務型行政管理模式的構建已成為大勢所趨。目前,傳統行政管理模式的弊端在高校教育機構內部已逐漸凸顯,而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要取得良好成效,還需回歸“人本位”價值取向,即通過服務意識與教育意識的銜接來深化管理效果,最終形成科學化、健康化的教育管理體系。現基于這一目標,著重探討當下高校服務型行政管理模式的構建策略,概述如下。
1當前高校行政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問題
1.1服務意識匱乏,管理定位不明
傳統高校行政管理模式下,大多沿循著固定、僵化的制度體系,管理形式基本局限于遵照規章制度層面做出的要求,缺乏對學生群體的人文關懷,服務意識匱乏現象明顯,具體表現為未將學生置于主體地位,導致最終取得的管理成效始終有限。同時,受意識建設不足的影響,諸多高校在自身行政管理工作中缺乏明確的管理定位,各項工作的開展均存在較大隨意性、主觀性,或存在工序混亂、交接不清等問題,直接對整體行政管理工作產生著負性影響。
1.2組織結構松散,運作效率低下
對于行政管理體系而言,過于松散的組織結構不利于人員的調度與工作的開展,也容易造成重復做工等現象的出現。當下高校行政管理模式中,組織結構松散的問題已日趨明顯,主要體現在:職工層級設置混亂,崗位權限分布不明;人員結構單一特征明顯,難以形成內在驅動力量,所能支撐的行政管理事務也較為有限。在缺乏科學性、規范性的組織結構影響下,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運行效率難以有效提升,甚至可能對教學質量形成反作用。
1.3配套制度缺失,職責規劃混亂
行政管理工作一般需要配套的管理制度作為管理依據,用于各類事務的處理中。但目前高校行政管理模式下,所應用的管理制度大多為借鑒甚至照搬而來,缺乏與實際問題之間的對應性,難以直接用作行政管理事務的處理依據。同時,在職責規劃層面,由于受組織結構松散的影響,時常出現權責分配混亂、追責界限不明的問題,面對責任相互推諉的現象普遍存在,導致管理工作應有的約束作用大量流失,高校行政管理水平的發展也因此受限。
2高校服務型行政管理模式構建的主要策略
2.1建立服務育人意識,革新行政管理模式
在“以人為本”的教育要求導向下,服務育人意識在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的滲透與融合已迫在眉睫。首先,需要徹底轉變高校行政管理觀念,徹底將“服務型行政管理模式”作為后期建設方向,再以此為前提結合高校行政管理工作開展現狀,確定自身行政管理定位,形成以服務為核心、以學生為主體的科學化服務型行政管理模式。其次,在日常行政管理事務的開展過程中,充分納入學生群體的意愿、意見及反饋等信息,并用作衡量服務水準的參考條件,使服務意識真正融于體系。另外,以各項服務舉措對現有行政管理工作作風進行整改,扭轉以往單以管理者主觀意識為導向的管理局面,實現由內至外的模式改革。
2.2打造扁平組織結構,簡化服務管理流程
在高校服務型行政管理組織結構的建設中,可考慮采用管理成本偏低、管理層次簡潔的扁平化組織結構,在提升服務質量的同時適當控制行政開支,同時也使服務管理流程趨于簡化。一方面,在服務層級的設置上,可將行政權力適當下放至部門,減輕管理層調度壓力,將冗余行政職位裁除,并適當完善橫向組織機構,如適當建立教職工代表組織、學生代表組織等,使行政決策能夠在多方共同參與的狀態下凸顯人性化特征。另一方面,針對不同層級的行政管理人員,可分別采用對應的綜合素質培訓方案加以優化服務素養,使其更符合服務型行政管理工作要求,實現整體服務團隊力量的綜合提升。
2.3設計配套管理制度,重新完善職責規劃
在完善組織結構的基礎上,高校還應充分結合服務型行政管理工作需求,設計配套的管理制度,使行政事務的處理與權責的規劃均處于規范狀態下。一方面,建立以服務意識為導向的行政管理監督考核機制,用于相關人員管理行為及服務水平的衡量與評估當中,同時以適當約束標準對其中的不當行為加以處理,使服務管理成效能夠以動態反饋的形式呈現于人前。另一方面,建立以職責規劃為前提的行政責任追究制度,首先根據行政崗位與權限的不同進行明確的職責劃分,再根據這一標準在后續的追責工作中對各主體的履職問題進行跟蹤,從而規避損害學生合理權益行為的產生。
3小結
綜上所述,服務型行政管理模式對于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支撐意義,應作為一大建設方向加以優化改革。在構建高校服務型行政管理模式的進程中,還需要院校切實結合內部行政管理現狀及學生需求,做好細則方面的設計規劃,同時不斷總結已有經驗,并用作后續模式調整改革參考,致力于教育管理效率、質量的最大化提升。
作者簡介:范玲玲(1993,08-),女,漢族,四川射洪人,大學本科,四川工商學院,研究實習員,研究方向:教育行政管理。
參考文獻
[1] 李勝斌.服務型視閾中的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策略[J].現代交際,2019(21):183-184.
[2] 劉旭霖.服務型高校行政管理模式研究[J].科教文匯,2019(27):8-9.
[3] 魏明磊.服務型行政管理在高校建設中面臨的挑戰探討[J].才智,2019(31):83.
[4] 丁琰鋆.高校行政管理向服務型轉變存在的問題與策略研究[J].環球市場,2019(29):252.
[5] 杜爾珂.打造服務型高校行政管理模式的途徑分析[J].中國戰略新興產業,2019(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