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瑪牙吉
摘 要:繪本圖文并茂,對于處于小班的幼兒來說,有效開發繪本中的游戲價值,利用閱讀卡片加強對故事內容的了解和認識,能夠提升幼兒的各項能力,促進幼兒健康成長。因此,文章圍繞“繪本中的游戲價值,促進小班幼兒能力發展”這一主題,通過分析利用繪本開展小班幼兒教學工作的價值和作用,提出利用繪本來促進小班幼兒能力發展的可行性對策。
關鍵詞:繪本教學;游戲價值;小班幼兒;能力發展
中圖分類號:G61?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0)24-016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4.080
繪本閱讀能夠對幼兒的能力進行培養,是行業內對繪本閱讀價值的統一認可。研究表明,同齡人中有豐富的閱讀經驗和對閱讀抱有強烈興趣的幼兒在語文和語言方面的能力及敏感度要比沒有閱讀經驗的幼兒要高出一些,在語言表達詞匯量和流利度方面也要比沒有閱讀經驗的幼兒要優秀一些。對于剛剛踏入小班的幼兒而言,適應陌生的環境勇敢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單一的故事講解并不能充分發揮繪本的價值,我認為,采用游戲的方式或利用繪本中的游戲價值來促進小班幼兒的能力發展,對于幼兒而言作用更大,效果更好。因此,下面主要針對繪本中的游戲價值對小班幼兒的各項能力的促進作用進行分析,并提出幾點有效的課堂教學方法,希望可以為廣大幼兒教師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參考建議。
一、繪本中的游戲價值分析
(一)利用繪本促進小班幼兒動手能力發展
教師要利用繪本促進小班幼兒動手能力的發展。對于處于小班階段的幼兒來說,由于其心智還處于發展階段,所以對周邊的事物理解和認識不夠深入,沒有形成良好的動手能力,在生活以及學習中會存在各種問題。面對這種情況,教師應合理地利用繪本來開展教學工作,通過發揮繪本中的游戲價值來告訴幼兒什么事情是應當自己獨立完成的,最終達到培養幼兒動手能力的目的。這就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和生活中,要求幼兒自己動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像疊被子、收拾玩具等,通過這種手段來落實提升幼兒動手能力的目的。教師在選擇采用繪本來開展教學工作時,可以挑選那些能夠給幼兒提供動手操作機會的繪本,開發其游戲價值。教師帶領幼兒仔細閱讀繪本中的內容,預先準備一些道具,依照繪本的故事發展展開教學,組織幼兒學習使用道具完成繪本講述的內容,加強幼兒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認識,讓學生在親手操作的過程中體驗游戲帶來的樂趣,提升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二)利用繪本促進小班幼兒智力發展
教師要利用繪本促進小班幼兒智力的發展。對于處于幼兒時期的孩子來說,正是發展智力的黃金時期,教師應注重引導和幫助幼兒有針對性地開展學習,達到開發智力的目的。這就需要教師挖掘繪本中的游戲價值,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實現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提升幼兒的智力的目的。對此,教師可以通過繪本故事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圍繞繪本內容制訂一些具有趣味性的小游戲。教師可以先為幼兒講述一個故事,讓幼兒由此來聯想身邊的同類事物,舉出其共同的特點,再讓幼兒聯想一下具有同樣特點的類似事物,并說明這幾種事物是否是同一事物,最后,可以讓幼兒自己動手制作出同類的小作品。教師運用對比、歸納總結、聯想和動手操作等方式來促進幼兒的智力發展,提高了幼兒的智力水平,幫助幼兒學會掌握簡單事物之間的規律,引導幼兒有方法有針對性地開始初步學習,并通過這種手段達到利用繪本開發幼兒智力的目的。
(三)利用繪本促進小班幼兒交流能力發展
教師應利用繪本促進小班幼兒交流能力的發展。教師在利用繪本為幼兒開展教育工作時,要意識到大部分的繪本游戲是需要幼兒集體完成的,只有一小部分的繪本需要幼兒獨立完成。教師在為幼兒開展需要共同完成繪本游戲的教學任務時,要注重引導幼兒如何與他人交流和溝通,提升幼兒的協作能力以及交流能力。但是處于小班的幼兒本身并未形成良好的表達能力,自身的詞匯量儲備較少,所以在交流中存在思路不清晰等各種問題,教師就可以在開展繪本游戲中添加與其他幼兒互動的環節,為幼兒提供與他人交流的機會。通過增加手工制作的環節和師生有效互動的時間,利用“你來我往”這種交流方式讓幼兒接觸更多的詞匯和表達方式,用這種手段來為幼兒營造一種相互交流溝通的學習環境,久而久之能夠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交流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在以后的小班幼兒教學工作中,教師應當合理地利用繪本,挖掘繪本中的游戲價值,實現將繪本游戲融入日常教學工作中的目的。教師一定要加強繪本和各種理論知識的結合,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顯著地提升整體教學質量,為幼兒營造一種和諧、愉悅的學習氛圍。讓幼兒能夠在游戲活動中最大限度地表現自己,促進自身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
二、有效發揮繪本中的游戲價值的措施與方法
(一)注重營造輕松自由的語言運用環境
幼兒的適應能力和學習能力受家庭因素和性格的影響,無論是開朗的容易適應陌生環境的幼兒還是內向的不易融入陌生環境的幼兒,溫馨和諧的學習氛圍都能夠讓幼兒快速轉換身份,所以教師應在平時注重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為幼兒打造輕松自由的語言運用環境,通過繪本講讀——“故事接龍”的方式讓幼兒逐漸適應這一新穎教學形式,并且敢于在人數較多的陌生環境中說話。同時,“故事接龍”也是一種較為公平的游戲方法,能夠保證每個幼兒都有發言的機會,給孩子們提供一個公平的自我展示的機會,能夠激發幼兒的自信心,培養幼兒對閱讀的興趣,為幼兒創造一個良好的啟蒙過程,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
(二)在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方法
繪本中有一些比較有趣的童話故事,比如《海的女兒》《咕咚來啦》等等。首先,教師可以將這一類繪本內容拆分成幾個部分,并設計對應的道具頭飾,鼓勵幼兒主動站起來加入角色扮演游戲中來。通過角色扮演這一活動活躍班級氣氛,加強幼兒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幫助性格內向的幼兒快速融入班集體中,并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其次,延伸情境教學的方法,將班級的板報、貼紙的內容設置成與繪本故事相關的小動物和人物,運用情境創設的方法激發幼兒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再次,安排以繪畫和剪紙為主的手工課。手工課的制作對象可以是繪本中的小動物,帶領幼兒一起用自己手工制作的剪紙和繪畫來布置自己的班級,也可以通過手工課來促進幼兒動手能力的發展,開發幼兒的想象力和智力。
(三)精心設計游戲活動,鍛煉幼兒的語言技能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師在設計游戲活動時應該以鍛煉幼兒的語言技能為首要目標。首先,游戲的設置應圍繞幼兒的認知特點展開。幼兒在小班階段是直覺性思維的發展階段,在設置游戲活動時,應使游戲能夠充分調動幼兒的感覺和知覺,鍛煉幼兒的感覺和知覺能夠靈敏快速地捕捉信息,刺激幼兒想說、想聽、想想的興趣,讓幼兒能夠積極地參與到游戲活動中。其次,教師應注重培養幼兒通過繪畫途徑來表達思想的能力,或者是引導幼兒按照操作圖來進行拼圖、搭積木以及簡易玩具的拼裝,以此來鍛煉幼兒的理解能力、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和手口并用的協調能力。再次,在組織繪本閱讀時,教師應注重教學方法和繪本教材的選擇,選擇的繪本教材應以趣味性為主,依照由淺入深的原則,以趣味性作引子,引導幼兒對繪本產生興趣,再一點點增加繪本的難度,逐漸提高幼兒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在做游戲時,應以教育為主娛樂為輔,保證幼兒的安全,確保知識得以傳授。
(四)開展活動時適度貼合幼兒的興趣愛好
首先,在進行以繪本為基礎的游戲時,教師可以嘗試使用幼兒習慣和感興趣的語言特點,將幼兒的注意力和興趣集中在一起。在教學中將幼兒熟悉的動畫角色引入日常學習環節,拉近彼此間的距離。其次,可以以繪本中的人物角色來作為參與活動的幼兒的代號,組織大家一起玩蹲一蹲的游戲。以幼兒耳熟能詳的童話故事中的人物命名,大家記得快,在做游戲時可以快速地做出反應,以此來鍛煉幼兒的反應能力,促進幼兒的智力發展。
(五)將繪本與多媒體技術巧妙結合
傳統的繪本教學中的主要教學方式是教師朗讀繪本內容,并對繪本中的內容進行講解,然而由于幼兒對于文字和語言的敏感度和反應程度要比面對畫面時慢一些,所以會在教學過程中出現有些幼兒跟不上教師的節奏,或者反應稍稍落后一些的狀況。教師要及時反思總結,能夠意識到,這是受幼兒年齡和身體發育因素影響的。因此,在教學時,教師可以采用繪本與多媒體技術相結合的方式,運用圖片、小視頻等形式將繪本上的內容游戲化,增強繪本和課程的趣味性,激發幼兒的感知能力、反應能力和想象力,充分發揮繪本游戲的作用。
總之,通過上述問題分析我們充分意識到,在小班幼兒教學工作中積極利用繪本來開展教學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對于處于幼兒時期的孩子來說,并未形成良好的學習意識,知識儲備有限,而利用繪本將內容豐富、簡單易學的內容傳輸給幼兒,深受幼兒的歡迎,會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實現利用繪本幫助小班幼兒形成良好的動手能力以及交流能力,促進智力開發的教學目的。所以,在后續的教學工作中,教師應全面發揮繪本游戲教學的價值,給幼兒開展專業的啟蒙教育,為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以及智力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蔡佳佳.繪本游戲閱讀活動開展的意義及其指導策略[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18(2).
[2]黃雪婷.論幼兒園原創繪本課程游戲化的價值和意義[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7(11).
[3]張海紅.幼兒園本游戲資源整合利用的問題及對策[J].江西教育科研,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