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混合式教學已成為當前信息通信技術教學應用的趨勢。《飯店管理概論》作為酒店管理專業學生的核心主干課程,其課程特點決定了其適合開展混合式教學。做好混合式教學的課前準備設計,可有效推進教學活動進而提升教學效果并為應用到其他相關課程提供依據。
【關鍵詞】混合式教學? 飯店管理概論? 課前準備設計
隨著信息技術地迅猛發展,混合式教學已成為高校教學的發展趨勢。合理可行的課前準備將有利于混合式教學充分有效開展。
一、混合式教學的界定
在線學習的方式雖然具有豐富的多媒體資源、實時溝通、友好的互動等諸多優勢,但由于受到人的社會屬性和學習特點的制約又不能完全替代教師的課堂教學,因此,一種兼顧線上和線下教學需要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應運而生。
所謂混合式教學(Blending Learning)就是要把傳統學習方式的優勢和E-Learning (即數字化或網絡化學習)的優勢結合起來,既要發揮教師引導、啟發、監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又要充分體現學生作為學習過程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
二、混合式教學的作用
混合式教學發展早期是被作為面授教學與在線教學的過渡方式,被視為在線教學的輔助,即在難以實現純在線教學的情況下,通過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以“部分替代”課堂教學,主要作用在于幫助解決大班教學的有效性和教室空間不足的問題。
隨著混合式教學概念的演變,混合式教學的目的已成為促進、提升和改進課堂教學,提升并改善學習效果。目前,移動終端、互聯網等信息技術均被有機地整合到學習活動和課程中?;旌鲜浇虒W應是在教師主導下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活動,能夠根據課程、學生、教師的需求,設計、選擇恰當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支持,為學生提供真正個性化的、有針對性的學習體驗。
三、混合式教學模式下《飯店管理概論》課程課前準備設計
《飯店管理概論》是酒店管理專業本科學生的專業必修課,一般開設在本科1年級第1學期,是進行飯店知識學習的核心總論課程。其總體教學目標是通過學習,學生應了解飯店管理的歷史沿革和主要特征,理解并掌握飯店組織結構和產品特性,熟悉飯店的業務流程和管理程序,掌握飯店管理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培養學生熱愛酒店行業的情感并鍛煉其管理思維和決策能力。受教學對象特點、面授學時、教學目標和教學環境等因素的影響,此課程適合開展混合式教學,且有助于保證此課程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和教學效果的有效提升。
混合式教學從過程上分為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環節。課前準備分析和設計是開展混合式教學的前提保障,應按照系統論的觀點分析,教學要有明確的目的,課程體系要有整體性、要與學生有明確的相關性,并與教學環境相適應。此外,還要了解教學對象,圍繞教學目標展開教學內容和活動的設計(應同時考慮教學活動和資源的設計與組織)和制定合理的學生學習效果評價方案。
(一)《飯店管理概論》課程課前準備分析
在開展混合式教學之前,首先需要對教學對象特點、教師開展混合式教學的能力、課程特點以及開展混合式教學的教學環境等因素進行深入分析。
本課程的教學對象是酒店管理本科專業1年級學生。他們具備一定的自學能力,能夠利用網絡資源輔助學習,能夠獨立或者通過討論解決一些比較難的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既要提供充足的學習資源保證知識的學習,還需要設計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或者任務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和鍛煉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
從教師能力的角度進行分析,教師一方面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此外,經常參加學校和單位組織的各種教育技術和教學方法培訓提升課程,對現代教育技術有了一定掌握和應用,因此,從理論和技術層面來講,教師具備開展混合式教學的熱情和能力。
課程教學大綱中明確了課程的知識、能力和素質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從建構主義的視角培養學生從低階到高階思維能力?;旌鲜浇虒W的推行,學生除了掌握課程所需要的理論知識,還可以通過課前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等環節提升自主學習能力,還可以通過課堂討論、成果展示等活動鍛煉學生比較、評價和創新等高階能力,學生能夠通過此過程鍛煉和形成一種新的思維方式,不只局限在傳統的只是對于知識的掌握。
混合式教學環境主要包括網絡數字化學習環境和課堂教學活動環境。學?,F有資源和學生課下學習環境均滿足開展混合式教學的要求。
(二)《飯店管理概論》課程混合式教學課前課程設計
《飯店管理概論》課程課前課程設計階段主要包括對教學目標、教學手段、教學過程和方法和學生學習效果評價等環節的綜合設計。首先,從知識、能力和素質的維度制訂課程整體教學目標和各章節教學目標,確定授課內容的重點和難點,使教學更有目的性。教學手段是師生教學相互傳遞信息的工具、媒體或設備??刹捎贸悄秸n學習平臺等網絡教學平臺進行課程建設,實現多終端課程資源共享和適用。還可通過建立微信群、QQ群等方式與學生進行實時溝通。線下環節則可通過多媒體教學等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方式開展教學活動。
在混合式教學中,教學過程設計包括對課前自主學習任務清單、網絡學習資源、課前學習作業和與學生進行積極交流和指導的方式方法的設計;對課中課堂研討、答疑、學習成果展示等活動的策劃和設計,以及對課后作業和測驗等形式的設計以考查學生的學習效果。
學生學習效果評價設計則是考查學生情況和效果的重要環節,可以通過對學習過程的評價(如學習平臺的用戶日志和在線測驗完成情況)、學習成果評價(學生自評、生生互評、組間互評、師生互評等形式)和課程的線下期末考試等三個方面進行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定。
參考文獻:
[1]李逢慶.混合式教學的理論基礎與教學設計[J].現代教育技術,2016,26(09):18-24.
[2]馮曉英,王瑞雪,吳怡君.國內外混合式教學研究現狀述評——基于混合式教學的分析框架[J].遠程教育雜志,2018,36(03):13-24.
作者簡介:張鑫(1981-),女,漢族,遼寧朝陽人,碩士,沈陽師范大學旅游管理學院,講師,研究方向:休閑旅游、飯店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