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體系的不斷改革,國家越來越重視對于學生的身體健康培養,其中小學生本身正處于一個身體和心理都在發育的時期,對于任何事情還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自信心也較為缺失,因此培養小學生的抗挫力對于學生的未來發展而言很有意義。本文主要針對利用小學體育教學培養學生抗挫力進行研究,探討了培養學生抗挫力對小學生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幾點培養小學生抗挫力的方法,希望能為小學體育教學提供一些建議和幫助。
關鍵詞:小學體育 小學生 抗挫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807.0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20)06-0-01
小學生因為年紀的原因對于一些事情都沒有足夠的耐心和堅強的毅力,這就導致學生在面對困難和危險的時候會產生懼怕心理。根據小學體育教學提高學生的抗挫力就是為了解決這一現狀,主要的目的就是培養小學生的自信心、堅強意志和心理素質。小學生在日常的生活中經常會因為家長的打罵、與同學吵架或者因為摔倒而哭鬧,這些都是因為小學生沒有抗挫力的表現,因此在小學階段提高對學生抗挫力的培養對于小學生的未來成長很有必要,而小學體育教學正是幫助培養學生抗挫力的主要方法。
一、小學生在體育活動和日常生活中面對挫折的表現
小學生因為自身體質的關系在面對小學體育活動時,要想完成相應的訓練和任務都是十分困難的,同時又因為身體疲勞等原因極易讓學生產生放棄的心理[1]。小學生在面對體育訓練時不敢直面訓練困難,對于一些具有危險的訓練科目也不敢嘗試比如跳高、單杠等等,其中女孩子的表現更為明顯,甚至一些女生連跑步都有氣無力,整個體育課充斥著慵懶的氛圍。無論是因為學生的靦腆還是因為害怕傷痛,又或是因為怕自己做得不好引來同學的嘲笑,這些都是小學生抗挫力能力較弱的表現。在生活中,小學生更會因為自身的原因去撒皮耍賴,因為目前我國的家庭體系都是獨生子女,所以在教育成長的過程中多多少少會有一些溺愛心理,在這樣環境成長出來的孩子基本上承受不了失敗給他們帶來的影響,在面對一些需要具有耐心才能完成的事情時,也會表現出厭煩的情緒。小學生一般表現自己情緒的方式都是哭喊、打鬧、生氣等,甚至會出現言語攻擊他人,這對于小學生的未來發展而言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利用體育教學提高小學生的抗挫力對于小學生本身而言很有意義[2]。
二、培養小學生抗挫能力的重要性
小學生在面對自己不順心或者困難的時候會以一種極端的情緒表現出來,也就是常見的打鬧和不講理,因為年齡的關系,在這一時間內對學生進行說服教育是沒有任何效果的。同時再加上學生的家長,尤其是爺爺奶奶一輩會對孩子產生溺愛心理,導致學生在以后的日子中一遇到任何不符合他內心想法的事情,都會進行哭鬧,因為長時間的溺愛已經讓學生在潛意識中認定了自己哭鬧是有作用的,家長會順從自己,這種思想是十分危險的。在學校中也是如此,老師如果過分地教育學生,勢必會引來家長的不滿,進而會影響小學體育教學的質量,影響小學生的未來發展。學生是祖國未來發展的基礎,也是建設人才的主要核心力量,終有一日小學生也會進入到社會當中,面對各種各樣的困難,在小學階段完成對小學抗挫力的培養可以有效地幫助小學生建立起一個強大的內心和積極向上的心理素質[3]。
三、提高小學生抗挫力的策略方法
1.提高學校和老師對于抗挫力培養的重視程度
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對于這個世界所有知識的認知都是來源于老師和家長,對于任何事情的對錯都是由老師和家長告知的,因此培養學生的抗挫力也需要得到老師、學校和家長的三方重視。首先學校需要把提高小學生抗挫力這一教學目標作為整個教學計劃中的一部分,引起體育老師的重視,只有這樣才能讓體育老師去思考提高小學生抗挫力的辦法。體育老師還需要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判斷出每一個學生的具體狀態,比如哪些學生本身的意志力和心理素質天生就比較強,哪些比較弱,然后進行因材施教,同時還需要考慮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抗挫力,制定一系列的學習計劃,找到培養方法,根據培養效果進行分析,直到找到一條合適的道路進行教育。比如體育老師可以開展跑步活動來檢測學生對于生活中困難的應對辦法,選擇一個對于小學生而言具有較高難度的跑步距離,通過跑步情況來判斷每一名學生的具體狀況并記錄,然后進行教學方案和教學方法的規劃和研究[4]。
2.重點培養學生的抗挫意識和抗挫力能力
小學生對于生活中、學習中的新鮮事物沒有一個明確的判斷力和思辨力,對于一些比較抽象的事物也缺乏一定的理解能力,因此如果想要通過活動引導的方式幫助小學生建立抗挫力顯然是不可行的。應該更加注重理論和實踐的綜合運用,比如語文這一學科就具有非常好的教學意義,而且語文教材中存在著很多的抗挫力表現,老師可以根據這些故事進行舉例幫助學生進行體育教學,讓學生了解抗挫力的具體含義并在他們的心中培養抗挫力的潛在意識,這樣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學生會潛移默化地遵從內心的想法去學習文中主人公的積極行為和思想,這樣在無形中提高了小學生對于抗挫力的認知,也體現了教育的作用。同時老師還可以通過展開實踐活動的方式來幫助學生建立自身的抗挫力能力,通過單杠比賽、跑步比賽、兩人一腿等體育活動來提高學生的意志力和抗挫力。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建立自身的心理素質,讓學生在比賽的過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悅,這樣對于生活中的任何困難,學生都會進行嘗試而不是一開始就放棄,這對于學生的未來發展而言具有重要的意義[5]。
結語
綜上所述,從文中不難看出著重培養小學生對于困難的處理能力以及自身的抗挫力對于小學生的未來人生發展具有重要的幫助作用,也對我國未來社會需要的人才類型具有參考作用。體育老師在課堂上需要著重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態并展開實踐活動,積極培養學生的抗挫力意識和抗挫力能力,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陳錦勝.小學體育教學培養學生抗挫力的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20,
10(10):125+127.
[2]石軍麗.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抗挫力的實踐研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04):252.
[3]牟忠娟.淺談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抗挫力的實踐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27):208.
[4]董帥.淺談小學體育教學培養學生抗挫力的思考[J].才智,2019,(16):104.
[5]楊華棟.對小學體育教學培養學生抗挫力的探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8,
8(29):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