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嬌
摘 要: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信息技術在我國各行業之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我國教育領域之中,信息化教育的普及極大地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常出現學生閱讀興趣不高,閱讀范圍不廣等問題,為此,教師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來為學生開辟一個新的天地,以激發學生的閱讀欲望,開闊學生的閱讀視野,從而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關鍵詞:信息化教育 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20)06-0-01
小學生年齡較小,生活閱歷不夠豐富,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語文閱讀效率。此外,小學生主要以形象思維記憶為主,所以如果教師能適當將閱讀教學內容搭配學生感興趣的圖片、動畫、視頻等資源,則能夠刺激學生視覺、聽覺等多重感官,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閱讀內容。基于此,圍繞信息化教育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所存在的問題分析
1.教師的教學方式較為單一
教師的教學方式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效率,當前,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一些教師的教學方式較為單一,他們主要采用板書式教學法。一般而言,教師會先將課文中的生字詞板書到黑板上,然后讓學生去朗讀課文。隨后,教師會讓學生去給文章分段,或者是找出文章的中心句。有些教師則是設計一些問題供學生思考,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文章。這種教學方式較為單一,長期使用會導致學生產生視覺疲勞,因此教師不妨嘗試開展信息化教學。
2.教學理念較為陳舊
當前,在閱讀教學中,一些教師仍然沒有擺脫傳統灌輸式教學法的束縛,他們在課堂上充當主導地位,學生只能夠被動地接受教師的講解,難以真正參與到閱讀教學活動之中。在這種背景下,學生的閱讀思維能力沒有得到鍛煉,難以感受到閱讀的樂趣,
二、信息化教學的應用策略分析
1.利用信息技術拓展學生的閱讀資源
在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知識面的拓寬,感悟能力的增強等有著重要的影響。通過引導學生閱讀不同類型的書籍,學生的理解能力就會得到提升,他們的思維能力也會得到增強。但是,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文章素材數量較少,這時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去豐富學生的閱讀資源。以往人們更習慣于閱讀紙質書籍,現如今,人們的閱讀方式發生了較大的改變,越來越多的人傾向于數字化閱讀。因此,教師可以在相關網站上為學生尋找閱讀資源,還可以下載學生喜歡觀看的動畫片,然后分享給學生。如,在講述到《守株待兔》這一寓言時,教師可以在網上搜索類似的寓言動畫推薦給學生觀看,如《狐假虎威》《坐井觀天》等等。又比如,在學習完《草船借箭》這一課文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三國演義》整本名著,或者利用網絡資源拓展閱讀書中的一些著名故事,例如《空城計》《趙子龍單騎救主》等等。資源的推薦與分享,不僅能夠激發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同時也拓寬學生的閱讀范圍。總之,在語文閱讀教學中,信息技術手段的運用能夠幫助教師拓展教材資源,為學生提供豐富的閱讀資源的同時開闊學生的眼界[2]。
2.將信息化教學手段應用于課堂導入環節
正所謂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許多教師都非常地重視課堂導入環節,因為這個環節直接影響到接下來的教學效果。在實際教學中,有些教師不管教學哪種類型的文本只會采用開門見山的方法導入新課,開門見山的導入形式固然有它的優勢,但并不是任何類型的文本都適合。如果教師在備課時能多花一些心思,搜集一些與教學內容有關的資源,在開課之初播放一些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圖片或者視頻等資源,有助于在開課之初更好地吸引學生關注學習內容,進而主動地參與到接下來的教學活動之中。例如,在教學《猴王出世》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播放猴王從石頭里蹦出來的畫面,當學生的觀看興致正濃時,教師可以暫停播放,讓學生去閱讀文章,這時學生都被動畫視頻中的片段所吸引,對于猴王出世之后到底干什么,結局究竟如何等后續情節產生濃厚興趣。這樣一來,教師接下來的教學也就水到渠成,課堂教學質量會得到有效的提升。又比如,在《大自然的聲音》一課教學中,教師可以先用多媒體播放一些風聲、雨聲、鳥叫聲等來自大自然的聲響,讓學生通過耳朵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接著教師再順勢導入到新課教學之中,這樣學生的閱讀興趣就會更加的高漲。
3.利用信息技術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
從某種程度來看,想象力比知識要更加的寶貴,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除了要對文章結構進行剖析,還應當重視培養學生的想象力,這樣有助于學生今后的成長與發展。為此,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來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拓展學生的思維。例如,以《宇宙生命之謎》為例,這篇文章的第一部分講述的是地球之外的太空是否有生命存在;文章第二部分主要講述的是天體上生命存在的條件;文章第三部分圍繞科學家對太陽系行星的探測進行了分析;第四部分講述了對火星的探測與考察;第五部分講述了人們相信遙遠的太空存在生命。在這堂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放一些與宇宙探索有關的紀錄片,推薦一些科幻類的視頻,通過這些視頻資源來勾起學生的閱讀興趣。隨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說說是否真的存在外星人?你認為存在外星人的原因是什么?你腦海中的外星人長什么樣子?其他星球是否也與我們地球一樣是科技文明……這些問題都有助于學生想象力的培養,對學生理解文章有著重要的意義。
4.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創設學習情境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創設學習情境,這樣能夠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例如,在《草船借箭》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先播放與之相應的動畫視頻,使學生對文章的內容有所了解。隨后,教師讓學生去扮演文章中的人物角色,并自行創編劇本,為學生創造一個表演情境。在學生表演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手機或者單反等拍攝學生的話劇表演,這樣學生就能夠感受到閱讀的魅力,課堂的氛圍也會更加的活躍。
結語
綜上,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開展信息化教學手段能夠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能夠輔助學生理解文章內容。而在應用信息化教學手段時,教師可以利用該技術手段來拓展學生的閱讀資源;可以將其應用于課堂導入環節,為接下來的教學做好鋪墊;可以利用其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等。如此,有助于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的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李金玉.基于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研究[J].考試周刊,
2017,(78):47.
[2]李桂蓮.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學法指導[J].才智,2008,(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