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會芳
摘 要:自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近些年農業技術的發展和普及程度與日俱增。農業作為我們國家基礎行業,是保障經濟民生健康發展的基石。在新的時代背景下,農業技術的推廣和創新成為農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在本文中,筆者從目前農業技術推廣的國際情況和國內情況兩個方面,簡要分析新時期如何進行農業新技術在廣大農村地區的推廣和創新。
關鍵詞:農業技術推廣;新時期;農業技術創新
我們國家的農業發展一直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石,也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一項重要內容。隨著經濟發展,現代社會的農業與傳統農業相比,從事農業的人口逐漸減少,在這種經濟發展模式下,農業生產過程中的勞動效率就成為農業發展的重心,而提高勞動效率的唯一途徑就是采用高效的農業生產技術,可以說,農業技術在廣大農村地區的推廣能夠對國民經濟產生深刻的影響。
一、農村農業技術推廣的重要意義
(一)提高農民生活水平,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農業人口在全部世界人口當中占據著非常大的比例,而且也是重要的政治力量,我們國家也是如此,在廣大的農村地區和占據人口比重巨大的農業人口中間推廣和普及農業技術,是國家對農民利益重視的直接表現,通過農業技術的推廣,實現農村勞動力的優化,使農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是國家層面上對農民利益的關心,對于促進社會和諧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
(二)提高科學技術的轉化能力,加強農業競爭力
近代工業的發展和進步離不開農業的支持,以歐盟為例,由于工業發展初期,農業對工業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在工業已經發展起來的今天,農業就稍有落后,農產品的自足能力有所下降,而各國政府通過農業技術的推廣以及其他的經濟手段,正在對農業進行反哺,使這些國家的農產品生產能力逐步得到提高,成為農業的出口國。在現階段全球經濟聯系日益密切的情況下,我們國家也在重視工業科技對農業的反哺,以提高我國農產品的世界競爭力。
(三)保障國家的糧食安全
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保障,在工業化、城鎮化不斷加強的今天,農村勞動力大批量走向城市,而農業技術的推廣和創新是保障農村勞動力減少的同時糧食生產量繼續提高的重要方式。
二、農業技術推廣的現狀
(一)科技對整體農產值的貢獻率不夠高
在農業發達國家,農業技術和科技創新的推廣率能夠達到80%以上,即已經研發出的農業技術有80%已經用于實際的農業生產,而在我們國家,根據農業部門的統計,農業技術和科技創新的推廣率接近60%,所以在我們國家目前的農業生產中,農業科技對整體農業產值的貢獻率還不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這其中的問題就發生在農業技術的推廣階段,說明推廣的力度和方法有待于進一步的加強和調整。
(二)推廣內容和方法比較單一
在農業發達國家進行的農業科技推廣,采用單個推廣、小組推廣、大眾推廣相結合的方法進行農業科技服務、農政服務的綜合推廣,而目前在我們國家的農業推廣中,進行農業推廣的體系仍然僅限于政府體系,進行農業推廣的方式和內容往往比較單一,推廣效果不是很理想。
(三)農業科技推廣人員的業務水平有待提高
對農業科技進行推廣的人員,受制于我們國家的經濟情況和教育情況,其業務能力和水平參差不齊,缺乏相應的考試制度和法律制度保障,這也導致了農業科技推廣水平出現較大的地區性差異。
三、現階段農業技術推廣的方法
(一)促進多元化推廣組織的構建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涉及農業科學研究的新單位和新的協會等農業技術推廣組織也在逐步建立,在新時期對這些推廣組織的重視也是普及農業科學技術的一項重要內容。這些地區性的農業科技推廣組織能夠對當地的農業現狀有更深入的了解,根據其能力對農業技術的推廣有不同的定位、不同的功能,同時也對不同農民群體對農業技術的需求有更加個性化的服務,農業推廣組織多元化的構建,通過近些年的實踐活動表明,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和服務能力,在新時期進行推廣組織的多元化,能夠更好的為農業生產和發展提供服務。
(二)引導技術用戶成為科技推廣主體
我們國家有獨特的政府領導體系和國情,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農業推廣的一項優勢,通過提高政府的主導能力,對農業技術用戶的積極性進行充分調動,引導農業生產組織成為農業科技的推廣主體,用多種方式、多種形式使農業技術用戶參與到農業科技推廣活動中,成為帶動廣大農村地區農業科技推廣的主要力量,既是現階段世界范圍內的主流模式,也是符合我們國家國情的推廣方式。
(三)建立政府引導和市場經濟并存的推廣機制
在現階段的農業科技推廣工作中,政府主導和農業市場經濟體制的構建需要進行合理地協作,建立完善的市場刺激模式有利于提高科技推廣者和科技推廣受眾兩者的積極性。在科技推廣的成本和科技推廣的利益分配方面,堅持誰推廣、誰受益,誰采用、誰受益的原則,實現政府引導和市場經濟推動兩股力量合二為一的方法,進行農業科技的推廣和普及。在公益性科技推廣和效益性科技推廣兩個方面,由政府和科研企業、科研組織進行合理任務分配,以提高科技推廣效率和普及程度。
四、實現農業技術創新的方式
(一)加大農業科技研究和普及的經濟投入
實現農業科技創新的主體是農業科研機構,這就需要大量的經濟投入,對于科研人才和科研設備的大量投入才是農業科技創新的基礎保障。這就需要政府發揮其主導性作用,從政府財政、社會資本等方面,制定合理地經濟政策,引導資金進入到農業科技研究機構中去,根據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的不同進行合理地投資和政策引導,提升科研機構的研究熱情和研究能力,實現農業科技的創新發展。
(二)對轉化平臺進行科學優化
科技轉化為農業成果的過程,是科研單位和農民進行密切合作的過程,對于農業科技創新和農業生產的轉化工作,同樣需要政府工作部門的政策支持,一方面需要促進科技轉化體系的進一步完善,一方面需要對提高農民科技綜合素質提高進行充分的重視,保障科技轉化率。
五、結束語
對于農業科技推廣和創新的重視,其本質也就是對農業發展的重視,在新的國際環境和國內經濟狀況下,加大經濟投入、促進多元化推廣組織的構建和農業科技市場經濟體制的構建,能夠充分發揮各個方面參與者的積極性,促進農業生產的科技轉化率,從而提高農業發展水平。
參考文獻;
[1]冷艷.新時期農業推廣的有效路徑探究[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0(02):106-107.
[2]劉亞亞.新時期農業技術推廣的方法與創新[J].種子科技,2019,37(18):143.
[3]何劍銳.新時期綠色農業的種植技術推廣[J].農家參謀,2019(22):75.
[4]付國瑞.新時期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推廣策略探析[J].農業技術與裝備,2019(10):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