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新時期背景下,生活廢氣、工業廢氣的產生皆對環境質量造成了深遠影響,繼而衍生出諸多類型的呼吸道疾病,對人體健康造成了一定威脅。因此,隨著人們生活需求及工業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唯有不斷強化大氣環境檢測質量,并積極探索相關應對策略及控制方法,方可促使各行各業取得可持續發展,為人們創造健康的生活環境,基于此,本文論述分析了大氣環境環境監測質量控制的有效措施,僅供參考。
【關鍵詞】大氣環境;監測質量;有效控制;策略研究
近年來,我國工業生產領域取得了較為理想的發展成果,充分滿足了人們逐年增長的生活需求,有著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的積極效用,但經濟領域、工業領域的繁榮發展也為人們生活帶來了一定困擾,大氣污染問題首當其沖,由于工業生產中生產技術、生產設備的不合理應用,產生了諸多類別的工業廢棄物,對大氣環境的穩定性造成了嚴重威脅。
圖1
1、明確監測內容
1.1硫氧化物監測
很多時候與其他污染物相比,含硫污染物在大氣環境中的占比相對較高,其中主要包含了二氧化硫和硫化氫。分析可得,上述硫氧化物主要源自于民眾日常生活中的石油及煤炭使用行為,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燃燒含硫礦物質時,就會產生大量硫氧化物,若不針對此類污染物施以及時的監測和控制措施,就會致使其直接作用于大氣環境,并對其造成負面影響,同時,當二氧化硫達到一定濃度時,人體健康也會因此受到影響,甚至產生疾病,不僅如此,二氧化硫在光與氧化劑作用下,會反應生成危險系數較高的硫酸鹽氣溶膠,基于此,重視硫氧化物監測尤為重要[1]。
1.2顆粒物質監測
顆粒物質也是大氣環境監測體系的重要組成,有毒顆粒物在大氣中發生反應時會由此衍生出新的有毒物質,降低環境質量的同時,對人體健康產生一定威脅,因此,顆粒物質同樣是重要的監測內容。
1.3氮氧化物監測
一般來講,氮氧化物多來源于汽車尾氣及工業廢氣,此類有毒污染物若被大量排放至大氣中,將會促使大氣環境質量嚴重受到影響,并且,若大氣環境監測不準確,大氣中的氮氧化物超標時,會對人體健康造成一定威脅,甚至產生病變,出現身體不適等情況,基于此,在監測大氣環境時,需格外重視氮氧化物監測。
2、優化空氣污染預報工作
若想優化大氣環境監測質量,首先要做的,就是高度完善空氣污染預報體系,在對空氣污染預報進行合理劃分時,需基于各地區不同的空氣情況進行充分的考量與分析,確保預報工作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同時,依據預報模式,還可將空氣污染預報工作劃分為統計模式、數值模式、潛勢預報這三種類型。統計模式、數值模式下的空氣污染預報工作通常將氣孔污染濃度作為主要依據,在監測環節,通過合理對比這兩種模式下的預測數據,可發揮其數據驗證的效用,繼而高度保障監測結果、監測數據的準確性。最后,潛勢預報在觀測天氣發展情況時需要通過分析設備、觀測氣象來進行,可為后續監測工作提供有效助力,這也是我國制定相關政策的依據內容之一。
3、強化樣品采集管控力度
對大氣環境監測而言,樣品采集質量管控尤為重要,規范化的采樣過程不僅是環境監測的基礎要求,更是保障監測數據準確度的前提條件,因此,在采樣環節需注重以下要點:第一,現場采樣需嚴格依據相關規范執行,并且需實施嚴格的監督檢查流程,檢查結果需要以書面文件形式得以體現。第二,采樣所需用到的材料需與標準相符,并配有相關入料檢驗報告。第三,所選取的采樣點要有代表性,以此來保障所采樣品在監測環節的參考價值,使其可準確反映出樣品各項指標均值[2]。第四,在樣品采集保存、運輸階段,亦需嚴格依據規范執行工作,以此來最大程度削弱樣品保管問題、運輸問題對實驗監測數據造成的影響。第五,需嚴格把控監測頻率、時間、時機,不宜盲目開展高頻率監測工作。
4、加強宣傳執法力度
為有效提升監測質量,在執行大氣環境監測工作時,除了對各環節監測內容進行完善之外,還需不斷增進環保宣傳力度和監測部門的執法力度。具體措施如下,第一,環保部門需在增強環保責任意識的基礎上,將各項環境保護措施予以落實,做好人員監督管理工作[3]。第二,通過協調各部門工作流程,確保環保執法工作的全面性和實效性。第三,強化環保監測人員培訓力度,在完善、健全環境監測體系的基礎上,增進各項環保政策的執法力度。第四,重視大氣環境保護宣傳工作,提升全民意識。例如,與新聞媒體加強合作,構建綠色化宣傳平臺,促使每位市民皆具備積極參與環保工作的良好意識。
5、優化質量監督機制
首先,在大氣環境監測過程中,對設備的管理和維修工作十分重要,若想促使監測質量控制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就需重視設備監管工作,定期檢修監測設備,在發現設備潛在問題時,要及時予以反饋,并采取檢修措施,以此來確保監測設備可穩定運行,特別是在設備保養環節,需做好數據記錄工作,當設備出現老化問題時,以便及時更新設備,為大氣監測工作提供資源保障。其次,可積極借助信息技術構建一體化的監測質量監控系統,達成實時監督的環境監測管控目標,繼而有效提升控制效率。最后,在大氣環境監測質量控制過程中,現場監督尤為重要,基于此,監測人員需做好現場問題分析、整理工作,并嚴格依據相關規定記錄監測數據,提升監測控制水平的同時,優化質量監督機制[4]。
結語:
新時期背景下,大氣環境監測質量控制成為了人們熱點關注的話題,得到了社會廣泛重視,如何提升監測水平,保障監測結果的準確性,成為了監測人員需切實沉思的問題,基于此,唯有借助先進技術,積極采取多樣化措施完善監測質量管控機制,方可促進城市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王艷.我國大氣環境監測質量控制及優化策略研究[J].環境與發展,2020,32(02):146-147.
[2]王生林.試論大氣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現狀及展望[J].資源節約與環保,2020(01):58.
[3]屠偉斌,朱中元,卓毓科,張亞,周麗娜.大氣環境監測全過程質量控制策略的相關研究[J].環境與發展,2019,31(04):147-148.
[4]馮東.大氣管理中大氣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探討[J].節能與環保,2019(04):26-27.
作者簡介;
殷偉偉(1985-),男,安徽樅陽人,學歷;在職研究生,目前職稱;工程師,專業方向;環境工程、環境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