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芳 孫春萍 馬珀
【摘要】心理契約是維系員工與企業之間關系的關鍵,科學的員工管理理論和方法才能有效實現員工與企業合作雙贏的目標。本文從心理契約分析,借助心理契約的規律性特點,探討激勵企業員工的方法,促使員工為公司的發展承擔更多的責任,促使員工增強對組織的滿意感、保持核心員工穩定性是每個經營者需要面對的問題,旨在為中小微企業員工管理提供可借鑒的工作思路及方法。
【關鍵詞】心理契約? 小微企業? 員工管理? 激勵
進入知識經濟時代,越來越多的小微企業得到快速發展,隨之而來的面臨著企業員工不穩定流失嚴重的現狀。如何有效管理員工,激發其工作積極性并增強對企業的忠誠度、認同感與歸屬感,成為每個小微企業管理者必須思考的問題。
“心理契約”是美國著名管理心理學家施恩(E. H. Schein)教授提出的。它是員工以自己與組織的關系為前提,以承諾和感知為基礎,自己和組織間彼此形成的責任和義務的各種信念?!靶睦砥跫s”是存在于員工與企業之間的隱性契約,與商業契約相對應,它是聯結企業和員工雙方責任感知的紐帶,能極大的調動員工積極性,其外在表現就是員工對工作崗位、工作單位的滿意程度。在實際的企業管理中,企業經營者與員工之間的心理契約有著較強的能動性,能激發員工的潛能,企業也得到積極健康的發展。
在小微企業中,由于企業規模小,每一位員工和每一個崗位都不可或缺,企業的運行與發展離不開員工的努力,而小微企業的長足發展會更好的促進員工的自我創造、自我實現。良性的心理契約能夠達到企業與員工間的和諧統一,促使兩者共同良性發展,對企業的經營管理意義重大。
小微企業要實現心理契約管理,重點和關鍵是員工的工作滿意度。如何在企業的經營管理運作中實現心理契約的有效使用,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一、有效地運用完善的薪酬激勵,提高小微企業對員工的吸引力。
員工進入小微企業,對于雇傭關系的認識大多傾向于短期化,員工與企業心理契約的交易性質嚴重,員工與企業兩者都沒有對員工的雇傭期限有很高的期待,好多是抱著隨遇而安的態度,并沒有像對一些大型企業那樣有“從一而終”的想法。要改善甚至轉變這種短期化的雇傭關系的想法,企業首先要建立完善的薪酬激勵機制,不錯的薪酬是員工安身立命的底氣,讓員工通過薪酬的兌現,感受小微企業人員少,企業管理者對每一名員工的關注度高,只要表現優異就能得到適當的獎勵,并且薪酬獎勵不像大企業那樣和學歷高低掛鉤,而是依據員工對企業的貢獻大小,多勞多得,就可以取得公平公正的薪酬。這樣員工通過薪酬提升,實現了自己的價值體現,從而提高了對企業的認可度,滿意度,直至發展為忠誠度。
二、注重對員工的職業生涯管理與規劃
員工對小微企業短期雇傭關系的認知,另外一個主要原因就是認為自己在這里得不到較好的提升,不利于個人的長期發展。因此,企業完全可以從為每一位員工進行科學的職業生涯規劃入手,達到提升員工工作滿意度,找到防止人才流失的有效途徑。在企業經營當中,要對員工職業生涯進行科學規劃,企業要了解員工的工作預期,并使員工了解企業的發展現狀,企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及員工所在部門的發展現狀和近幾年的發展規劃,從而幫助其制定可行性發展規劃,讓員工深切感受到自己在企業的發展潛力,從而實現自身的社會價值,企業也從中獲取相應的利益。這樣就要求企業對員工的職業發展需求有著充分的了解,制定詳實的計劃,將員工的發展與企業經營聯系起來,給員工提供職業生涯提升機會,強化員工信心,體會到自己的發展遠景,并進而激發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對企業產生強烈的歸屬感,這樣員工就能與企業形成長久的互利合作的關系。
三、建立“柔性”的企業管理文化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原來的金字塔式管理所帶來的剛性管理,開始柔性化。在企業實踐中柔性心理契約管理效果顯著。實現企業與員工之間的“心理契約”,離不開以員工為核心的企業管理文化的營造。積極、正向、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使得員工呈現出奮發、進取、和諧、平等的個人氣質,進而聚合成企業文化和企業精神,成為所有員工的企業精神內核,成為員工行為的內驅力,進而形成穩固的企業運營狀態。小微企業要立足長遠發展,逐步建立適合企業自身的相應企業文化,把企業的文化價值核心必須建立在員工個人能力充分發揮的基礎之上,所有企業運營管理活動都必須圍繞員工能力的最大化展開,激發員工潛能,這一切依賴于科學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員工激勵機制以及輕松的人文環境。主要目的是提倡企業員工通過充分正確發揮其能力,為企業多做貢獻,實現個人的社會價值。鄭其緒教授對柔性管理這樣概括:內在重于外在,心理重于物理,身教重于言教,肯定重于否定,激勵重于控制,務實重于務虛。企業尊重人的人格獨立與個人尊嚴,為員工創造一個公正公平的競爭環境。開通多個上升通道,建立不同崗位人員的專門管理制度,鼓勵人盡其才,各顯身手,充分發揮個人主觀能動性,讓他們對未來有踏實感。注重關心與尊重,實現員工的自我效能感,實現從內心深處來激發每個員工的內在潛力、主動性和創造精神,提升工作滿意度的同時,不斷為企業開拓新的更大業績,成為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的中堅力量,獲得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查壽恒.基于心理契約企業員工的管理思路[J].科技展望,2014,(9):134-134.
[2]李曉婷,代嘉偉.北京市中小企業員工契約管理現狀調查研究[J].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學報,2019,(4):26-31.
[3]陳芳.高速公路企業文化中的員工心理契約管理措施[J].現代企業文化,2019,(24):161.
[4]陳明霞.基于心理契約員工薪酬滿意度和忠誠度的關系研究[J].現代商業,2019,(35):84-85.
[5]楊莉虹,馬颯,左曉麗.基于心理契約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知識員工管理研究[J].環球市場信息導報,2018,(37):160-161.DOI:10.3969/j.issn.1005-4901.2018.37.132.
[6]任學東.企業員工心理契約違背及管理措施[J].現代企業文化,2019,(4):135-136. DOI:10.3969/?j.issn.1674-1145.2019.04.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