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敏
摘 要:感恩是中華民族千百年的優良傳統,是道德修養的一種體現方式。基于此,在小學德育教育中,教師應當意識到感恩教育的重要性,有效的促進德育教育質量的提升,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質。教師可以從感恩教育入手,在德育教育中教導學生學會感恩,擁有一顆關愛幫助他人的心,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精神,如此可以推動學生德育素養得以發展。
關鍵詞:小學階段;德育教育;感恩教育;價值;實施
感恩是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美德,是一個人精神素養的體現,新時代的小學生也應該從小事做起,學會感恩,提升自身的美德及修養。如今的小學生大多是80后的孩子,生活在和平年代,很多孩子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不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來之不易,不知道父母還有老師的辛苦,并且隨著國家教育部門對素質教育重視程度的提升,對小學生德育也越來越關注。
一、當下感恩教育教學現狀
感恩具體是指在成長過程之中受到一定程度幫助與關愛并積極進行反饋的一種行為意識,這不單單是一種基礎的品德,也是一種生活態度與為人處世之道,更是一個人基本道德素養及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當下社會是一個文明的社會每一個人都應當學會感恩,樂于進行回報與奉獻,并能夠從中體會到快樂獲得感恩,進而形成一個良好的社會整體感恩氛圍。而感恩教育則是通過情緒的理性的傳遞或是感化,讓學生通過教育獲得感人的認同感以及報恩的責任感。但是現階段由于獨生子女過多,且獨生子女在成長環境,始終收到了父母親長輩的過于溺愛史的學生,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意識,促進需要別人的幫助和照顧,還將所獲得的一切視為理所應當。這就使得學生的回報付出感恩意識嚴重缺失,這正是學生道德的落后,更是教育的缺失。學校方面應當通過有效的感恩教育來對學生進行培養,幫助學生構建且完整的品德意識。
二、感恩教育在小學德育中的實施策略
(一)通過感恩教育,讓學生認識感恩
學生感恩意識缺乏受到了諸多因素的影響,對于小學生來說,其主要原因是學校和家庭教育對感恩教育不夠重視,將重點放在了學生教育教學評估上。近年來,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推進,已經推動了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但是部分采用的教學方法較為落后,如灌輸式教學方法、注入式教學方法等等,難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對德育工作開展造成了嚴重阻礙。而感恩教育開展,更加注重學生對學生積極的情感的調動,所以教師應為學生營造良好情感氛圍,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使得逐步的認識感恩。具體應將感恩融入到教學中,引入一些感恩教育素材,教師和學生共同解讀一些感恩典故,讓學生進行閱讀,學生閱讀之后,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堂上進行交流,討論什么是感恩?與此同時教師還應讓學生在課下收集一些身邊的感恩例子,在課堂上與其他同學進行分享,并談談自己的感悟,深化學生對感恩認識。
(二)通過感恩教育,讓學生知恩
想要讓學生學會感恩,還應通過感恩教育活動的具體開展,增加學生之間以及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讓學生學會知恩。教師可以圍繞感恩教育,開展多種多樣的感恩活動,例如可以開展關于感恩教育的演講活動,學生寫演講稿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寫感恩父母、感恩朋友、感恩老師等等,在寫作過程中,學生就會想到父母、朋友對自己的幫助,從而產生感恩的情感;教師可以開展感恩故事閱讀會,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精選相關名人的感恩故事,讓學生了解名人是怎樣做到知恩,學生對此進行溝通交流,教師進行針對性的點撥,強化學生感恩意識;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布置課下作業,讓學生回家幫助自己的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包括幫媽媽洗碗、幫爸爸拖地、幫爺爺奶奶捶背等等,感受爸爸媽媽辛苦的同時,讓學生知道感恩自己的父母。
(三)通過感恩教育,讓學生施恩
學生在認識感恩、知恩后,應讓學生學會如何施恩,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付出回報父母、回報朋友以及回報社會。為此教師在具體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應加強校外實踐活動的開展,可以帶領學生參加相關的一些公益活動,包括到社區進行公益服務、向災區捐贈、到養老院慰問老人等等,讓學生學會施恩。
三、感恩教育在小學德育中的基礎地位和重要價值
感恩教育作為德育的一種重要的方式,在德育的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近些年來,農村的剩余勞動力紛紛進城務工,很多農村小學生的家長紛紛外出打工,很多的孩子都是在爺爺、奶奶的看護下長大的,有時候還是自己一個人在家,于是很多的小學生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慣。什么事情都是自己說了算,有時候做事情都是按照自我的意愿來做的,不考慮其他的人,照這種情形發展下去,對孩子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另外,還有很多的農村學校比較重視升學率還有成績的提升,有時候對孩子的德育有所忽視,這也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首先,感恩教育能夠培養農村小學生的責任感,幫助他們更好地體諒父母、老師的艱辛,懂得回報社會,從而提升他們回報父母和社會的責任感。其次,還有助于他們的人格塑造,小學階段是對孩子進行人格塑造的關鍵階段,現在很多的孩子都是在家人的呵護下長大的,由于家人的過分包辦還有呵護使他們喪失了很多的處理問題、技能提升的機會,他們很少會經歷挫折,一旦遇到問題,缺乏處理問題的能力,遇到一些負面的情緒也無法很好地解決,因此進行感恩教育也能夠很好地教育孩子認識到這一點,形成一種比較良好的性格。
四、總結
綜上所述,感恩教育在塑造學生人格、提升思想道德素養具有直接影響。所以在小學德育教育過程中,應認識到感恩教育的重要價值,重視感恩教育的實施,不斷提高感恩教育水平。在小學德育教育過程中,應加強感恩教育有效開展,營造良好感恩氛圍,加強各項感恩活動的有效開展,使得學生能夠正確的認識感恩的內涵,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養,實現感恩教育目標,促進小學德育教育效果的不斷提升,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白天帥.感恩教育在小學德育中的價值與實施[J].甘肅教育,2020(06):22.
[2]史明星.感恩教育在小學德育中的價值與實施策略[J].亞太教育,2019(10):77-78.
[3]周愛華.論感恩教育在小學德育中的價值與實施[J].中國農村教育,2019(2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