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伊冬 張紅麗
摘要:2020年春節前后,全國上下面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嚴峻挑戰。為有效抵抗疫情,國家教育部緊急作出了關于“停課不停學、學習不延期”的相關工作要求,通過網絡平臺進行網上授課成為疫情期間主要的授課方式。突如其來的教學模式變化給高校教師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與全新體驗。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正是運用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讓學生開展適應性、自主性學習,讓教師順利完成疫情期間大學英語課程的教學。
關鍵詞:混合式教學;疫情;英語課程
1.疫情背景下英語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優勢
2020年疫情當下,教育部印發《關于在疫情防控期間做好普通高等學校在線教學組織與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中指出,各高校應充分利用上線的慕課和省、校兩級優質在線課程教學資源,在慕課平臺和實驗資源平臺服務支持帶動下,依托各級各類在線課程平臺、校內網絡學習空間等,積極開展線上授課和線上學習等在線教學活動,保證疫情防控期間教學進度和教學質量。線上線下大學英語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可充分發揮信息技術應用的優勢,將學習內容問題化、學習過程探究化、學習活動網絡化,使學生的主體性得以實現;通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還可以拓寬教學空間,學生可以隨時隨地獲取大量英語學習資料,形成自主、合作、互動的學習環境,對提高大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合作學習能力、問題解決能力、信息技術素養都具有良好的作用。
2.疫情背景下大學英語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策略
2.1大學英語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雙主體”原則
教師應體現英語課程中的教的主體作用。在疫情網絡教學的大環境下精心挑選適合英語教學的教學平臺、注重教學資源的開發應用。根據英語課程特點、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進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設計,制作或收集教學素材,設計教學活動,發布學習任務,在線指導學生分組學習,將課前、課中、課后的學習活動通過線上學習與線下課堂有機結合,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能力。
學生應體現英語課程中自主學習的重要作用。學生是否能科學合理高效運用線上資源,并能有機結合日常的課堂學習,關鍵還要以學生自我規劃、自我管理能力作為基礎。在以自主學習為主體的學習中應做好課前預習功課,這是體現自主學習的一項重要環節,在課堂學習中跟教師交流與配合,完成教師布置的課后作業、有計劃的進行復習,構建良好的英語知識學習體系都體現了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作用。
2.2大學英語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實施
課前,教師可用線上系統完成學生的課前預習情況。老師在每次授課前,將學生需要預習的課程單元,對應設置單詞和英語課文的預習等以PPT課件以及自己錄制的講解微課,上傳至教學平臺。利用信息化手段制作英語情景對話、英語電影片段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要學習的內容,這樣既能節省時間又能加深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做到事半功倍。
課中,教師運用線上教育資源和互動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講解英語課本主要知識點后,可以給出簡單的討論題目,讓學生課上進行討論。學生在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過程中既鍛煉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又形成師生互動的良好學習氣氛。線上教學資源的有益補充,將改變傳統線下教學枯燥無味的局面,大大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
課后,教師應用線上復習系統監督學生課后練習情況。線上復習系統應根據線下課程的章節,設定課后訓練時長檢測功能和訓練效果評分功能,便于教師精準掌握每個同學的實際學習效果。由于每個學生的基礎水平和學習效率有所差異,線上復習系統應允許學生反復訓練、重復檢測學習效果,這樣,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而適當增減課后訓練強度。同時,教師也可以建立課后線上交流平臺,讓學生通過線上討論學習內容、交流難點問題、分享學習成果等,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助交流,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2.3大學英語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多元化評價
多元化評價是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的關鍵。教師應對教學全過程融入多元評價和激勵機制,在充分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的基礎上,重視對學習過程的評價,引導學生更多地關注學習的過程。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建立評價標準:首先是大學生線下自主學習英語課程的意識和態度,主要依據學生線上線下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程度,如課前預習程度、線上課的簽到次數、課后作業完成質量;其次是對大學生合作、交流意識的評價,主要可以體現在課上與教師的交流、反饋,小組討論任務完成的情況;最后是大學生對于課程掌握情況以及英語運用情況的評價,主要可以通過期末測試、英語知識競賽等課外活動作為評價依據。多元化的課程評價體系能夠促進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保障疫情期間課程的教學質量和課程可持續發展。
結語
以新冠疫情引發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新常態為契機,大力推進大學英語課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讓在線課堂成為知識傳授的重要渠道,強化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線上線下課堂互動,進行知識探究、思辯、互動與實踐。這種全新教學模式不但能滿足疫情期間對高校英語課程的需求,更促進了高等教育的教學內容、方法、模式和教學管理體制機制變革,實現高校優質教學資源和服務共享,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打造面向未來的高等教育教學體系。
參考文獻:
楊雪飛.基于SPOC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構建及影響因素研究[J].外國語文.2019(02).
[2]楊一丹.深度學習場域下的高職院校“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常態化構建[J].江蘇高教.2020(06).
[3]張永亮;朱蕾;曾曙才;鄭向玲.新冠疫情背景下線上—線上混合式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農業教育.2020(02).
[4]馬武林,張曉鵬.大學英語混合式學習模式研究與實踐[J].外語電化教學.2011(03).
課題項目:
課題類別黑龍江省教育科學“疫情背景下疫情防控應對策略與教育反思研究”專項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