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健
摘? ?要:初中生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期,正因如此會對學生學習產生不同程度影響。隨著新課程改革全面實施,教師需尋求體現學生主體作用的教學方式,滿足新課程改革標準提出的各項要求。分層走班教學即結合學生學情與個性特征將其劃入不同班級后開展教學,點燃學生學習熱情,最重要促使不同水平學生在生動愉悅的氛圍中高效掌握知識,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分層走班教學;應用策略
當前各個學科都是貫徹素質教育理念,而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該如何借助核心素養打造高效課堂環境,是教職人員需要研究的一項重要內容。但打造高效課堂的前提需解決班級兩極分化現象,尤其這種現象在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中較為普遍。解決兩極分化現象可引入分層走班教學,教師需充分考慮學生在基礎知識、學習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異基礎上實施分層走班教學,使不同水平學生均能高效掌握知識與技能,實現共同發展。
一、合理劃分分層班級,構建高效學習課堂
分層走班教學有多種形式,但無論哪種形式其本質在于根據學生特征和能力展開因材施教。教師在對學生分層時需充分了解其共同特征與個體差異并充分考慮學生智力與非智力因素,將學生分為A、B、C三個層次,但在具體分層時應有一定隱秘性,避免傷害學生自尊心。
教師在此過程中應注重以下幾點,學生在上階段學習情況;學生在探究新知時的接受能力,學生是否形成系統化自主探究方法以及正確的學習態度,在分層時需結合上述幾點進行評定,結合評定結果劃分分層班級,其中A班即為評定結果較好的班級,中等成績則為B組,評定結果較差的班級則為C組,每個月評定一次,如果學生學習成績有所進步或退步則為需調整分層班級,促使每個學生在動態化中高效掌握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樹立正確學習態度。
二、優化課堂引導方式,構建高效學習課堂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在分層走班教學過程中,針對A層班學生適當放手,但在放手中還有所協助,重點在于指導學生自主探究知識并養成獨立學習好習慣。針對B班和C班學生則以協助為主,但在協助中還要適當放手,目的在于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由此一來A班學生才能在夯實基礎的同時掌握合理探究知識方法。
以《法律伴我們成長》一課為例,教師在教學之前設置以下目標:即A層班學生要不斷強化未成年人自我保護意識并學會運用法律武器捍衛自我權益途徑與方法,同時系統化理解學校、家庭、社會、司法四大保護為特殊保護的四道保護線。針對B層班學生要讓其理解未成年人自我保護意識必要性與重要性并能在此基礎上將理論知識聯系實際,正確判斷和剖析法律現象,充分感悟特殊保護相關法律以及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方法。針對C層班學生要讓其簡單了解學校、家庭、社會以及國家對未成年人特殊關愛,同時正確區分學校、家庭、社會、司法四道保護線。師生在生動、愉悅的氛圍中掌握相關法律知識,并養成遵紀守法等良好日常生活習慣,更要善于與違法行為做斗爭。此外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結合教學內容明確重難點,便于學生在學習時應做好在充足準備,調動參與學生探究道德與法治知識興趣。以《以禮待人》一課為例,A班學生從情感層面意識到禮儀在與人交往以及為人處世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覺學習與禮儀有關知識的同時并能正確區分和理解“儀式和禮”的內涵與外延,以及掌握常規與涉外禮儀的方式。要求B班學生明確禮儀是人與人之間溝通交往的調和劑,并懂得良好的禮儀并非單單代表一位現代公民的形象,更關系到國家與民族的形象,學會區分禮儀與禮屬于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還要掌握現實生活中禮儀規范以及涉外禮儀要領。要求C班學生了解我國是一個禮儀之邦,從古至今有著厚重的禮儀文化,在現實生活中應掌握常見禮儀知識概念并初步學會懂禮儀和知廉恥的良好行為習慣以及初中生應具備的禮儀要領。分層走班教學有多種渠道,教師應結合學生學情運用教學方式,最大限度提高道德與法治教學效率。
三、實施有效評價分層,構建高效學習課堂
分層評價是分層走班教學重要部分,在評價過程中應圍繞課堂教學、學習日常行為以及綜合評價三個標準展開。道德與法治教師實施階梯式評價后需及時對評價內容進行調整。如果學生學習水平偏低,那么教師就應適當降低教學評價標準,如果學生學習水平偏高則需適當提高教學評價標準,由此一來不同水平學生均能參與到課堂學習當中,提高學習效率。
首先課堂學習方面,該方面分為不同階梯,第1階梯尋找教學內容和課堂教學方式閃光點,第2階段為及時找到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錯誤之處,第3階段即對學生未來學習提出更為嚴格的標準與要求。其次在日常行為方面,第1階段要勤于夸贊學生在學習中取得的進步,第2階段為學生學習指明方向并肯定學生現有學習成果,第3階段為提升學生學習自信心,堅定努力學習信念。第三在綜合評價方面,第1階段為及時肯定學生在學習中取得的點滴進步,第2階段為鼓勵學生繼續奮發,以競爭心態與其他學生較量,保持最佳學習狀態。第3階段為促使學生以嚴謹和謙遜的狀態學習。
總之,分層走班是新課程標準背景下延伸而出的教學模式,注重不同水平學生學習情況,符合素質教育提出的以人為本理念。教師應用該教學方式能改變傳統灌輸式教學方式,充分體現學生主體作用,讓不同層次學生均能高效理解和記憶知識,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積極性,發展學生思維能力,提高道德與法治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李迪生.基于分層方式的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研究[J].新校園(閱讀),2018(4).
[2]徐影娥.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文理導航(上旬),2018(9).
(作者單位:江蘇省海門市常樂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