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玉梅
摘 要:隨著英語教學改革內容覆蓋越來越全面,對學生的綜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初中英語教學作為鏈接高中教學的關鍵,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未來學習的高度。現階段,我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仍然受到傳統教學的桎梏,未能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語言環境,幫助學生滲透英語文化。因此,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滲透分層教學策略,勢必會敦促學生的學習,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英語。
關鍵詞:初中英語;分層教學;英語閱讀
引言:
英語閱讀能力的拔高一直是英語教學要求的重要環節之一。新課標中不單單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拔高提出了要求,同時也要求教師從自身出發積極創新,探尋切實可行的教學模式方法,使得課程體系逐步趨于完善。本文就分層教學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有益探索為切入點,發揮教師作為領頭羊的作用,力求通過分層教學模式幫助學生拔高閱讀能力,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有所進步。
一、分層教學的含義
分層教學就參照學生的綜合評價,對學生綜合成績進行區間劃分,同時教師還應當參照學生的人際關系網、個人興趣偏向等輔助因素將班級定義為小組制。在小組內的同學的綜合能力都較為相近,避免了學習資源不對等所導致引發學生攀比過剩的惡性現象。以小組的形式既能豐富學生學習環境,為學生提供一個閱讀交流的平臺,也幫助教師能夠對群發的問題進行一對多的解疑答惑,節約了時間成本。學生通過抱團取暖的方式有組織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進而實現綜合能力的拔高。
二、初中英語分層教學的意義
現階段,我國英語教學仍舊延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采取單一授課的方式,一定程度上導致了班級兩級分化。水平較低的學生追趕吃力,水平較高的學生放低學習能力,學生之間的差距隨著學習的深入越來越大。分層教學的有機嵌入,不僅豐富了教學形式單一的情況,也讓教學的目的性和過程體驗更加人性化。根據小組內的學生英語閱讀的不同水平,教師分發的課件乃至教學任務亦可有針對性,課下的知識點鞏固進度也能讓學生把握有度。基于小組內部成員差距不大,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學生之間的競爭壓力,小組之內容易形成較為舒適的優勢競爭圈。
在階段性英語閱讀訓練中,教師應當審視自身的功能性,主動肩負起引路人的擔子,通過分層教學,學生的能力拔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階段性有所拔高后,還應當積極調整教學策略以及教學方案,始終將學生作為教學進度推進的核心,幫助學生積極探尋自身英語閱讀的盲區,以師生互助、生生互助的形式豐富學生的問詢途徑,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在這種教學模式下,面對資質不同的學生,教師以便因材施教,學生可以借由積累微小進步來趕超能力優秀的學生,激發學生個人良性競爭的訴求。同時,印證個人努力在學習中發揮的積極作用。且分層教學為成績處于優勢和處于劣勢學生之間搭建了溝通交流的平臺,學生之間自發地互動交流往往容易易化復雜知識點,尤其是英語閱讀雙語互譯過程中,學生交流彼此思路,方便以助帶學。
三、分層教學策略研究
(一)根據不同水平分組教學
分層教學模式的導入就是為了科學地定義學生之間的差異,力排不可抗力因素對學生能力的影響,將學生按照綜合能力水平的不同合理分組。新課改要求英語教學應當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自發地參與到學習中,小組合作模式打破了成績優秀和成績劣勢學生之間的交流的屏障,小組內部的學生水平基本持平,彼此交流并不負擔。讓學生通過討論互助的形式不斷樹立課堂自信心,將課堂交付給學生。當教師布置了課堂閱讀任務后,教師可將閱讀任務均攤給各個小組,針對小組整體的水平分發任務,成績具有優勢的小組教師可以分發難度較高的任務。教師可以在小組討論時游走其間,為小組解疑答惑,激發課堂活力。
(二)科學分層備課
教師既然采用了分層教學模式,勢必也要對備課內容進行層次劃分,以便滿足不同學生的要求。現階段,初中英語教學的知識較為龐雜,將學生科學分組既能滿足學生個人訴求,也能解放學生的積極性。針對超前學習的學生進行擴展性閱讀,為學生增設自主學習的契機;針對學習能力較為薄弱的學生提供循環式閱讀,幫助學生細化閱讀內容。很多中等能力的學生已經突破了基礎瓶頸,但離自主深入學習還有一段距離,并不能完全脫離教師的引導。因此,教師應當側重于鼓勵學生,讓學生一直飽有學習英語的熱情,注重對英語閱讀方法的總結,拔高其自制力,通過不斷地積累從而達到優秀水平。與此同時,教師可以借由難度得宜的測試來判斷學生的水平,幫助學生對自身學習盲區有所探明,激勵學生針對薄弱點進行自主學習。
結束語:
總而言之,分層教學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師能夠熟練調用分層教學模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將被極大地開發,水平不同的學生仍然能夠處于同一起跑線。教師應當盡快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滲透分層教學,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參考文獻:
[1]陳雨歌.淺析如何提高小學中高年級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新教師,2018(4).
[2]韋山.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研究[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