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治鋼
【摘 ?要】播音主持在節目中應該重點體現出語言的藝術魅力,為節目潤色,滿足大眾的需求,不同的社會環境、文化背景下,播音主持的藝術語言的時代感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從側面反映出播音主持的時代特色。基于此,文章首先介紹了各個階段播音主持藝術語言的時代感特征,并探討了播音主持藝術語言在未來的發展趨勢和創新策略,以期為相關從業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播音主持;藝術語言;時代感
引言
不同的時代,播音主持的藝術語言也有區別,基于現階段的發展趨勢,如何依靠語言的藝術性去闡述社會發展、人物心理等,這是播音主持應該重點考慮的問題。因此,播音主持要充分了解優秀語言在現實中的應用價值,與時俱進,從單一轉向多元,對各類資源進行綜合創新,著重體現出語言藝術的時代感特點,打造出獨特的競爭優勢。
1.各個階段播音主持藝術語言的時代感特征
1.1建國—改革時期
新中國成立后,所有人們都期待著全新的生活,但是這一時期,國家在經濟、文化等方面發展面臨著諸多挑戰,需要人們以最積極的態度參與到祖國的建設工作中,每個人都應該具有一定的奉獻精神。新中國成立初期,還受到西方國家的歧視,在變化趨勢非常明顯的國際形勢,需要人民群眾積極響應黨的號召。這一階段,也出現了許多專業素養強的播音人員,例如夏青的“九評”,播音語言自信且堅定,告訴廣大人民在20世紀五十年代時,應該如何堅守正確的道理,勇往直前,這儼然成為一段特殊的歷史記憶,而優秀的作品也突顯出時代的歷史性格。又或者是齊越播放的人物歷史記錄—焦裕祿,切身體驗下,利用情緒飽滿的語言風格,將焦裕祿為民服務的優良品質體現出來,這在塑造人物典型的時候,也將這種精神傳遞給了更多的人,所以語言藝術自身具有鼓舞人心、情緒飽滿的時代特征。而在創作形式上,始終堅持黨的領導,與時俱進,為日后的播音主持事業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1.2改革開放—21世紀初
十一屆三中全會上,黨提出了改革開放的決策,特殊的發展時期,每個人對待事物都會存在著不同的看法,要想將社會生活重新回到正軌,國家一定要重視工作重心的建設工作。如若說建國—改革時期的播音主持以播什么、聽什么為主,那么這一階段的播音主持,語言風格應該向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在1981年播音研討會中,相關人員總結了以往的工作經驗,并結合當下人們的群眾的基本需求,對日后的播音主持工作進行深入分析。總體而言,這個階段的播音主持藝術語言更為貼近“說”,其中蘊含了強烈的人文關懷,在保證語言規范的基礎上,更為自然、親切,從正面展示了人們當下的精神面貌,關注共性時也非常注重個性的表達技巧。
1.3電視黃金10年
在21世紀初,每個廣播、電視從業人員都應該熟讀《十年—從改變電視的語態開始》,其中全面呈現央視焦點訪談等欄目背后的發展故事,這十年中人們的語言風格發生了什么變化。除了電視上的民生新聞外,一些娛樂性的綜藝也開始出現,并迅速融入到基層人們的生活中,這同傳統的新聞節目而言相比,娛樂性質的綜藝節目從語態上更靈動,所以這個階段的播音主持藝術風格則是以真實、以關心人們的現實生活為主。
1.4新媒體時代
互聯網為核心的新媒體時代下,讓信息的傳播變得更為的便捷,當范圍在擴大的時候,也更為整個行業帶來了更大的沖擊,同傳統化的文字敘述相比,新媒體時代下播音主持的藝術語言要更為靈活且具有創新,吸引到更多的觀眾。例如一些熱點性質的新聞中,主持人就可以在真實性的基礎上,巧妙地將自己的情感融入進去,這樣可以讓聽眾更好的去理解和思考其中的各項信息,實現語言的創新性。播音主持藝術語言的時代感很難用一段簡單的文字去概括,總體而言,文化多元發展的當下,語言風格的優劣還需要時間見證。時代在不斷發展,大眾對于廣播、電視也媒介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所以播音主持要將新媒體下的時代感考慮在內,這樣才能同觀眾在生活體驗中產生共鳴,主動在生活中感悟,并在細節中體現出這一行業的發展趨勢。
2.播音主持藝術語言在未來的發展趨勢和創新策略
2.1播音主持的多元發展
播音主持要想適應未來的發展趨勢,只是單純依賴以往的語言藝術,這樣無法適應新時期社會的發展要求,只有創新才能為播音主持獲得全新的發展道理。從主持形式而言,無論是在改革開放—21世紀初,還是電視黃金10年中,主持人一般是輔助節目的作用,要做好時間上把控工作,及時調整節目順序等,一般是圍繞著節目內容在展開相應的工作。但是在未來的發展中,播音主持要想向多元方向發展,一檔節目應該擁有多名主持人,設計一些全新的節目形式,讓觀眾積極參與到其中,可以與明星嘉賓一同展示自己,這一般是娛樂節目經常會使用的主持形式。新媒體下的播音主持著同原本的新聞、體育主播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當身份在變化的時候,也會出現許多不同類別的播音節目,尤其是近年來出現了許多歌手跨界主持的情況,也獲得了一定的成績。由此可以看出,播音主持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所以一定要主動思考如何才能在未來適應時代的發展需求。
2.2提升播音主持的文化素養
播音主持行業在未來的發展中,要想吸引更多的受眾,需要相關人員積極創新,不斷總結以往的主持經驗,這樣才能提高自身的語言水平,讓人們感受到語言中的藝術性,確保主持人的內在修養和外在形象相一致,從而達到一個良好的主持效果。因此,在節目中,播音主持要保證語言的感染力,對語調、說辭等進行綜合分析,盡量為觀眾提供一個更為真實的感知,體現出節目的創新性。同時,將播音主持的藝術性語言和新媒體進行有效整合,主動引入一些風趣、幽默的語言,憑借著語言的獨特性而獲得大眾的喜愛。以董卿為例,觀看她的節目時,總能帶給人一種高級感,這還得益于她對工作的專業學習,工作以外不斷充實自身的內在,從而獲得嘉賓和觀眾的喜歡,這是值得每一位從業者去學習和借鑒。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當下,播音主持切忌過分追求經濟效益,而是要注重一些高品質的主持內容,在發展中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在向觀眾輸送高品質節目的時候,也應該保證節目的內涵,意識到自身的責任和使用,主動去宣傳社會中那些美好的人和事。另外,播音主持還要主動參與到相關的培訓活動中,避免未來工作中出現一些低級的錯誤,在保證語言規范、準確的基礎上,讓節目內容更為新穎。
3.結束語
播音主持身處于何種時代環境下,就應該結合時代的發展特點,積極創新,為人們提供優秀的作品,真正做到服務于大眾,服務于時代。尤其是在新媒體時代下,播音主持的語言藝術不再是單獨的語言表達,更為注重對內容的創新和優化,結合基層人們的生活現狀,深思熟慮后保證自身語言風格的獨特性,這樣才能保證更多的藝術從業者主動投入到時代的發展中。
參考文獻
[1]分析播音主持的藝術性魅力展現[J]. 張珵,黃文婷. 傳播力研究. 2017(12)
[2]淺析播音主持的藝術性魅力展現[J]. 何佳. 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 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