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娟
1.學習習慣差。比如學習態度不認真,不認真對待作業,心思不用在學習上等。
2.缺乏學習動機。在如今這個浮躁的社會,他們不明白為什么要好好讀書,學習沒有動力。
3.學習方法不當。在學習過程中不會總結、反思,失敗次數太多放棄心理增強。
4.師生難以配合。
1.建立較強的學習動機。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適時給學生灌一些雞湯,讓他們即將消失的動力重新燃起。
2.幫助學生在最近發展區內樹立目標。教師應該幫助學生樹立一個可以經過自己的努力而實現的具體目標。當完成一個這樣的小目標后,學生會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同時也增加了他們進一步學習的信心。
3.引導學生對考試成績進行歸因。對于考試成績還不錯的同學,教師可以提醒他們:“這是你上一階段努力的結果,說明認真付出就一定會有收獲,同時也說明你還是很聰明的,繼續保持這個狀態,你還能做的更好”。如此歸因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為進入下一階段復習而努力。
4.發揮教師作為榜樣的力量。教師其實是學生最好的榜樣,班主任的影響尤為明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嚴于律己,處處身體力行,做學生的表率。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自己應當做到。
眾所周知,數學成績的提高不僅僅需要學生老師的共同努力,還需要學校、家庭的支持。由于受小學時期積累的因素影響,在短時間內雖然不能轉化所有的數困生,但對于采取積極教學干預措施而受益的那些數困生來說,是十分有意義的。而所有學生由此培養的自信與數學思維習慣也會讓他們終生受益。
[1]劉丹.關注學困生數學學習的三種教學策略的嘗試與探索[J].中學數學,2019(5).
(作者單位:包頭市稀土高新區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