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海江 何宇暢 杜燦彪 楊魁 齊章飛

摘 ?要:自北京冬奧會成功申辦以來,“冰雪運動進校園”抓住契機,穩步推進。但是,鑒于“場地、師資、資金”等共性問題涉及方面廣而復雜,因此本文嘗試另辟角度通過對清華附小冰雪運動開展的實踐研究,為學校冰雪運動開展提供新思路。建議學校在“健全冰雪運動組織管理體系,嚴格落實管理制度”“優化冰雪課程設置,完善冰雪課程內容”“豐富冰雪活動形式,跟蹤評價學生參與過程”“強化冰雪社團建設,重視運動人才培養”四個方面發掘新思路。
關鍵詞:清華附小;冰雪運動開展;實踐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3.8 ? ? 文獻標識碼:B ? ? ?文章編號:1005-2410(2020)06-00-03
清華大學附屬小學發端于1915 年成立的成志學校,從成志學校到成志教育,百年的清華附小,傳承清華大學體育傳統和馬約翰體育精神,將體育作為核心課程,把學生的健康放在首位,把體育當作最好的教育學。學校冰雪運動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53年,那時清華附小就成立了冰球隊,至今已有67年。學校針對冰雪運動提出“兒童站立冰雪運動正中央”的理念,充分發揮冰雪運動的育人功能,以此來撬動整個體育工作。培養學生團隊意識和勇于拼搏的精神,形成“人人學冬奧項目、人人知冬奧常識、人人懂冬奧禮儀”的冰雪運動氛圍,培養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
一、提出基于“成志教育”的冰雪運動育人價值觀
溯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緊扣百年成志學校的文化品格,面向兒童的未來發展,學校梳理出成志教育中“志”的基本內涵:理想與抱負、意志與品質、實踐與行動。學校將體育作為“1+X課程”的核心,提出了“每天體育三個一,健康工作五十年”的體育特色。學生在校每天鍛煉的時間近兩小時,每天近二十個體育社團開展活動。以鍛造意志品質為核心,夯實技能,磨煉體魄和毅力,使體格、人格、價值教育并重。
清華附小將最具教育性、最集中體現體育綜合素養的冰雪運動,作為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教育載體,充分發揮體育的育人價值,既育“體”也育“心”,既養成“志”更立為“人”,構建以成志為價值追求的冰雪運動育人系統,讓冰雪運動不再是體育中的一個“小眾”,而是用冰雪精神帶動一個人、一個學校、一個民族強健體魄、頑強意志、善于合作等全身心發展的“大眾”。
二、頂層設計冰雪教育,組織管理嚴格落實
學校對冰雪運動實行嚴格管理,形成了“一組、一會、一中心”的實施體系。一組即:成立由竇桂梅校長擔任組長的領導小組,牽頭制訂年度工作計劃。一會即:每月召開冰雪運動專項工作例會督促落實,協調資源。一中心:即學生素養發展研究中心具體實施,低、中、高三個段分步落實的管理體系,有效保證了冰雪運動在學校的良好開展。
三、聚焦冰雪運動關鍵要素,健全實施保障機制
(一)健全師資保障,形成專業引領+全員參與+校外資源的教師體系
教師專業引領與示范,形成冰雪運動育人共同體。學校冰雪運動由具有豐富管理和教學經驗的市級骨干教師負責冰雪課程教學,體育教師全員參與冰雪運動,冰雪運動教師專業引領。體育教師隊伍現有16人,學校整合型冰雪教師12人,博士2人、碩士5人,冰雪運動專業教師2人。在專業冰雪教師的引領下,提升了全體體育教師的專業冰雪技能,全校教師全部參與冰雪運動普及。
學校還遴選和聘用具有校外專業滑冰和滑雪資質的教師或教練參與課程指導與訓練。聘請東北師范大學、中國礦業大學等高校冰雪運動專家,成立冰雪運動導師團和學生個體冰雪運動成長數據跟蹤項目組,形成了擁有冰雪運動教育理想、有一致行動力的冰雪運動教師育人共同體。
(二)教師有成長,學生才能有更大收獲,冰雪運動才能有發展
學校注重教師培養,不惜余力地打造卓越教師,建立教師年度培養計劃,幫助教師設計從教發展規劃,引導教師遵循發展規劃進行發展,努力為教師創造培養條件,全面設計培養項目與內容。學校體育教師多次參加冰雪項目培訓,其中包括國家和市區的冰雪教學、滑雪技能、冰上技能等。
經過多年的冰雪運動工作推進與發展,學校自建輪滑場和仿真冰場,場地能夠滿足日常的冰雪運動基礎技術教學。為了推進社團發展,學校還與華星冰上運動中心、崇禮富龍滑雪場簽訂了合作協議,為學生提供了完備的冰雪運動場地和設施。
四、立足全員普及,找準冰雪運動發展規律
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理念,全員普及把立德樹人的理念落實于冰雪運動的教育教學全過程,全面普及滲透奧林匹克教育,傳授奧林匹克知識,從計劃實施入手,重心理構建,重體能增強,從學生所需到學生所學全面思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冰雪課程設置
1.冰雪運動課程內容與安排
(1)橫向聯動,構建體育學科和冰雪特色活動的“1+X課程”。這里的“1”是優質落實的體育國家基礎課程;“X”是由“1”生長的以冰雪為特色的個性課程(含學校、學段、個體的個性課程);“+”指兩者互動結構,形成了“每天體育三個一”的課程形態:即每天一節體育課、每個學生一個體育自主選修項目(包括冰雪類5個項目)、每天一次晨練微課堂和健身大課間,形成“有趣、出汗、技能、安全”的體育工作基本原則。“1+X課程”增強學科內知識的有機聯系,實現合力育人效果。
在每周5節體育課中,其中3節為國家規定的基礎性課程,1節專門上足球課,同時還有1節基于學生個性興趣的體育自選課程,即冰雪類項目,有速度滑冰、花樣滑冰、冰球、旱地滑雪、輪滑等5項。立足課堂教學,全員普及,學生人人參與,發揮課程在發展冰雪運動中的核心地位。
(2)縱向貫通,構筑符合兒童身心規律的“啟程-知行-修遠”冰雪運動學段三進階。圍繞兒童生命成長周期,將小學六年學習期按兩年一個階段,分為低(啟程)、中(知行)、高(修遠)三個學段,實現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完整發展(圖1)。
啟程學段,呵護對冰雪運動的興趣。根據兒童處于不穩定活躍期、興趣多樣等特點,尊重其天資與性情,適性揚才。以興趣、體驗,啟動學習與成長內驅,在冰雪運動中注重言行得體和協商互讓品格的養成,實現關鍵能力基礎牢。
知行學段,培養對冰雪運動的樂趣。針對兒童生理差異優勢漸平,能力差異漸顯,身心處于“U”形底部發展期等特點,強化知行合一。豐富學習方式,加強冰雪實踐,在實踐中培養自律自強與誠實守信等品質,實現學習關鍵能力腰桿硬,完成知行學段進階同伴互育。
修遠學段,激勵對冰雪運動的志趣。基于學生身心處于第二發展期特點,培育學生的理想與抱負。以多元化學習、小課題項目研究等方式研究冰雪文化,激勵熱愛冰雪運動的志趣,實現高起點的精神追求,側重勇于擔當、尊重感恩品格的養成。
2.冰雪運動評價:過程數據+關鍵事件+榜樣引領
學校將學生冰雪運動能力納入科學化、規范化評價軌道,形成立體式評價體系,包括冰雪運動能力標準的階段性量化評價、學生自主對冰雪運動成長中重要經歷的質性描述和讓自己成為他人榜樣的自我激勵。
(1)跟蹤個體成長的過程數據分析。建立學生興趣、技能、品格、體質在冰雪運動中的發展個性化、階段性數據分析系統,描述學生的個體成長軌跡,將冰雪運動數據與體質健康監測數據進行關聯分析,為每個學生提供個性化發展報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2)自主記錄成長的關鍵事件。引導學生采用簡潔的語言、代表性的圖片影像對自己的運動習慣和體育鍛煉中的關鍵事件進行記錄和評價,形成電子檔案,每學期反饋展示,勾勒學生冰雪運動中成長的“圖譜”,促進實現自我發現與自我超越。
(3)成志榜樣引領。以校園冰雪吉尼斯、“冰雪天地”水木秀場、水木童心電視臺“冰雪之星”欄目為載體,記錄冰雪少年成長的足跡。通過“我是成志榮譽升旗手”“成志言行小標兵”“十大卓越、百位榜樣、千名專項”學生評選,引導學生在冰雪項目中仰望榜樣,在現實生活中對標榜樣,在生命成長中做成志的自己。
3.冰雪運動校本教材編寫
學校與中國冰球協會建立合作伙伴關系,參與編寫《奧林匹克冰球學生讀本》,自主研發了北京市小學第一本校園冰雪類校本教材《看圖玩冰球》。
(二)冰雪運動實踐活動
融通冰雪的學習和實踐,深化育人效果,用兒童喜聞樂見、生動活潑的形式,按照學段特點實施冰雪主題實踐活動,做到“人人知冬奧常識,人人懂冬奧禮儀,人人學冬奧項目”。
1.體驗類冰雪活動
學校利用冰上項目旱地化這一理念,舉辦了第六十一屆、六十二屆“馬約翰杯”冰雪趣味運動會。一至六年級全面開展“冰雪運動嘉年華”活動,學生們在滑冰、滑雪實踐中普及冰雪技能感受冰雪運動項目帶來的快樂。2017年、2018年已連續舉辦兩屆“馬約翰杯”滑雪比賽。
2.文化研究類冰雪活動
“冰雪天地”水木秀場活動,每學期共舉辦6場,學生們講述在學習花樣滑冰、單板滑雪、雙板滑雪中對意志品質考驗的故事。“冬奧冠軍”進校園活動,邀請申雪、韓曉鵬等冬奧榜樣進校交流,讓學生近距離對話榜樣。
每年舉辦“冬奧知識競賽”,組織全校學生學習冬奧知識及冰雪項目,了解冰雪規則,參觀冰雪博物館,參與率達到100%。
學校結合冬奧教育組織了全校的“喜迎冬奧”繪畫比賽活動,讓學生通過思考,用手中的筆墨表達自己對冰雪運動的熱愛之情與運動感受,有效地傳承、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營造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提升學生通過參與冰雪運動的實際獲得。
五、夯實日常訓練競賽,構建兒童的多彩生活
(一)社團建設
體育競賽是學校體育精神與競賽水平的完美展現,進而形成冰雪運動社團,構建兒童的第二重生活。目前,學校冰球社團近60人,形成三支梯隊的規模。學校成立了北京市第一支女子冰球隊,又陸續成立了滑雪社團、隊列滑社團和速度滑冰社團,進一步豐富了學校冰雪運動社團。
(二)科學訓練
為了提高學生的競技水平,針對比賽項目學校制定了科學、系統的冰雪訓練方案,同時設計有安全預案和醫療救護方案。定期開展學生的訓練培訓,邀請校外專業教練員進行培訓與指導。學校利用冰雪項目旱地化這一理念,不斷完善學校冰雪為主題的競賽活動。
(三)競賽交流
經過不斷努力,學校的冰雪運動取得了驕人的成績。2019年12月,清華附小冰球社團代表北京市參加由教育部主辦的首屆全國中小學生冰球比賽獲得冠軍,2017年、2018年、2019年連續獲得三屆海淀區、北京市校級冰球聯賽冠軍。
(四)人才培養
1.學生冰雪運動素養真實發展,獲得未來可持續發展的強勁動力
清華附小的學生冰雪運動素養提升集中在三個方面:價值體認的品格提升、激發冰雪文化學習內驅的樂學樣態、基于冰雪運動的關鍵能力的提升。為清華附中、一零一中學、二十中學等上級學校輸送多名冰球隊員,學校劉昊鑫等7名同學被選入青少年國家冰球梯隊。冰球社團作為2022年申冬奧的小形象大使。
2.教師的國際視野、冰雪技能與理論水平顯著提高
通過對教師的課程驅動與精準培養,清華附小冰雪運動教師的教學技能與理論水平顯著提高,獲得好評。
3.大中小一條龍冰雪人才培養
學校還與清華大學、清華附中一起探索大、中、小冰球人才銜接。實施體教結合,健康體魄和人格并重的冰球特色項目,完善清華體育特長生“一條龍”培養計劃。
(五)輻射作用
1.冰雪運動教育成效顯著,優質教育資源輻射
通過北京市教委推廣的教育新地圖,清華附小把冰雪課程推廣到北京市各個區縣。國家體育總局領導贊美清華附小成志教育下體育課程的全方位、全過程植入。
2.向世界發出冰雪運動從基礎教育抓起的中國聲音
清華附小作為北京唯一的一所小學,受邀參加北京市承辦的中芬冰雪論壇,竇桂梅校長作主題發言介紹清華附小冰雪運動教育經驗,引起芬蘭專家強烈共鳴,受邀前往芬蘭參加國際冰雪論壇。學校先后到中國香港、中國臺灣,以及日本分享冰雪運動改革經驗,傳播冰雪文化、藝術,產生廣泛影響。
(清華大學附屬小學 ?1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