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美娜
摘 要:寫作是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大學英語寫作教學應以培養和提高學生運用目標語言清晰邏輯的表達自己思想的技能為目標。這種技能的培養需要結合完善的理論及有規律的寫作訓練。本文旨在闡述如何通過在寫作訓練中使用批判性思維工具以逐步提高學生運用英語的寫作能力。
關鍵詞:批判性思維;大學英語寫作;教學
1. 寫作與批判性思維
要通過批判性思維的培養來提高寫作能力,我們需要了解什么是批判性思維與寫作過程。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中的“critical”源于希臘語的兩個詞根:“kriticos”(“有眼力的判斷”)和“kriterion”,(“標準”),其涵義是:“運用恰當的評價標準,進行有意識的思考,最終做出有理據的判斷”(Paul&Elder 2002)。而寫作過程,簡言之,就是將思想觀點與經歷轉換成文字。正是這個“轉換”過程,需要批判性思維的介入。學生的寫作是否能做到立意新穎、不落俗套,作文的內容是否更加充實都與批判性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創新思維能力的高低是密不可分的。學生只有掌握了這三種能力,才能在寫作材料的分析與綜合、抽象與概括中多角度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評價問題,才能與批判性思維能力的認知技能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2. 寫作過程中的批判性思維
《禮記》中有一句話“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我們不得不驚嘆于古人精煉的語言中所蘊含的博大的智慧。筆者認為這句話可以充分體現于寫作過程中思辨性思維的全過程。首先講“博學之”,寫作過程本身正是學習的過程,寫作對于學習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學生不能以文字的形式有效的整合自己所學過的知識并從而來表達自己的觀點,那就不可能被稱為“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審問之”在寫作中可以理解為學生在寫作前要問自己一系列的問題:寫作目的是什么?我的主題觀點是什么?我有沒有足夠的支撐素材來論證我的觀點?我要怎樣架構我的這篇文章?“慎思之”是發生在寫作過程中的批判性思維工具,這就是“reflective mind”,也就是“second-order thinking”。反思型思維是對自己的思維進行的思考,通過對寫作過程的反思來提高寫作水平。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要對考慮自己寫作的內容,同時還要思考自己是如何寫的。
“明辨之”可以理解為在寫作過程中學生能進行換位思考,也就是站在讀者的角度來辨別出自己所寫的內容能否被人理解與接收。每個人由于自己所處的文化或者是由于自己成長的環境不同都會有不同的思維習慣,在寫作過程,學生應意識到自己的思維與他人的思維有所不同,并能夠用不同的角度來闡述一個問題。“篤行之”表明了寫作能力的提高與其他知識能力的提高一樣,只有通過完善的理論基礎與定期的訓練才能實現。寫作水平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的,不間斷的過程。“三天打魚、兩天三網”是寫不出好文章的。
3. 大學英語寫作教學的方法
3.1 用釋義的方法進行寫作教學
要使寫作能力與批判性思維能力相互促進,相得益彰,我們可以使用的有效方法之一是Paraphrase。Paraphrase就是將一個詞,一個句子或是一篇文章的意思和我們對它的理解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必須要思考并深刻理解句子或文章背后的思想才能將其用不同的詞表達出來。這個過程就好比是將一個壓縮文件解壓一樣。如果學生能夠非常準確充分地把原文的意思用不同的詞表達出來,就說明學生不僅對原文有深刻的理解,而且也表明學生有寫出有內容的文章的能力。例如,我們可以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解釋愛因斯坦的一句話:
When we survey our lives and endeavors, we soon observe that almost the whole of our actions and desires is bound up with the existence of other human beings.
為了充分釋義一句比較有思想深度的話,學生必須對這句話進行拓展,這就好比這句話就是一個包裝漂亮的盒子,盒子里有許多禮物,學生要把這些禮物一個一個的拿出來。所以在進行paraphrase時,學生應該用更多的詞匯把這句話表達出來,從而深化理解并拓展思維。
3.2 用集思廣益的方法進行寫作教學
英文寫作與漢語寫作是有區別的:學生在用漢語寫作時,學生只要把自己的思維用一定的寫作方式邏輯的表達出來;而英文寫作中,學生的思想表達會受到其英文水平的限制。也就是說,學生的英文水平與思維水平是有差距的。集思廣益,英文就是表達brainstorming。其具體的做法是先把要求學生寫作的主題觀點告訴學生,讓學生們將想到的與此觀點有關的詞寫出來。例如我們想讓學生就deforestation這一問題的原因及后果寫一篇文章,那么我們首先要用小組討論的形式讓學生他們在寫作過程中會用到的想過詞匯,比如:carbon dioxide,climate change,greenhouse gas,natural resource,environmental change,等。這樣既可以拓展學生的寫作思路同時又解決了詞匯障礙的問題。
3.3 用寫摘要的方法進行寫作教學
摘要寫作的方法由來已久,這也證明了其本身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教學方法。摘要寫作與paraphrase的不同之處在于摘要是需要用簡潔的文字表達原文的主要觀點。
如果我們用寫摘要的方法進行寫作教學,我們就需要探討一下閱讀與寫作的關系。雖然本文探討的是寫作教學,但是實際上寫作與閱讀是密不可分的。簡單的說,在閱讀過程中,我們需要把文字符號借用我們的思想與經歷轉換成一定的意思;而在寫作過程中,我們需要把我們的思想和經歷轉換成文字符號。這就好比是一種解碼與編碼的過程。在練習摘要寫作的過程中,我們既可以鍛煉學生閱讀文本的能力,這一過程是學生用自己的思維解碼的過程;同時還可以提高學生用自己的語言總結文本的能力,也就是編碼的過程。
3.4 用學生自評互評的方法進行寫作教學
許多老師在寫作教學的過程中都會遇到一個難題:無法充分的布置寫作作業,因為批改作文的確是需要大量的時間。其實這個問題可以用多種方法來解決。首先,學生們可以通過自評的方式來提高寫作水平。學生的自我評估對于批判性思維的養成是至關重要的。 比如說一個具有批判性思維能力的人,不僅可以提出問題,同時也會對自己提出的問題的清晰度進行評估。也就是說一個具有批判性思維的人不僅能夠完成寫作同時也能夠對自己的文章進行自評。具體的操作方法就是提起將測評的標準告訴學生,然后學生們以小組的形式選出一篇最好的文章讀給全班同學聽,教師進行點評,學生從各小組的文章中投票選出本班的最佳作品。其次,學生的文章可以通過互評的方式來完成評估。學生可以給其他的同學提出修改文章的建議,然后學生可以根據其他同學提出的建議修改文章。
4. 結論
從以上的寫作教學方法可以看出,寫作過程與批判性思維密不可分。寫作過程離不開批判性思維;而批判性思維能力也會在寫作過程中得到培養。不論是哪種方法,其目標是一致的,就是在寫作過程中提高批判性思維的能力,利用批判性思維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學習寫作的價值不僅在于其在學生以后的學習和工作中的實用性而且其更深刻的價值在于學習寫作的過程其實是學生認識自我的過程,學生的成長依賴于他們理解和使用語言的能力。寫作是學生成為更好的自己。所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也是大學英語教師的職責所在。
[參考文獻]
[1]Paul,R.&L.Elder.Critical Thinking:Tools for Taking Charge of Your Professional and Personal Life[M].FT Press,2002,6.
[2]Paul,R.&L.Elder.How to Read a Paragraph:The Art of Close Reading[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6,4.
(作者單位:沈陽大學外國語學院,遼寧 沈陽 11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