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雄
摘? 要:提升學生寫作能力是小學階段語文教師教學的主要工作任務之一,也是進一步培養學生語文學科素養的重要支撐和指引,小學語文教師要積極進行教法的創新和探索,有效把握培養小學生寫作能力的基本路徑,真正助力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和語文學科素養的培養。本文將從三個方面入手,就如何提升小學生的寫作能力進行研究和探索。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能力;提升;策略;探索
培養小學生的寫作能力,首先要夯實學生的寫作素材積累,以讓學生有話可說,其次要引導學生積極聯系生活,讓學生寫出真情實感,最后還要讓學生掌握有效的寫作方法,從而有效的把握寫作教學的基本規律,全面的助力學生寫作能力和語文學科素養的培養。
一、不做無米之炊——多種途徑夯實寫作素材
從以往的寫作教學情況來看,學生往往存在寫作素材匱乏、不知道寫什么等突出問題,使得學生的寫作效果打了折扣。針對這種情況,小學語文教師需要避免學生做“無米之炊”,積極引導學生通過豐富化和多樣化的途徑來積累寫作素材,為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其一,課內積累。小學語文教師要向學生細化基礎知識的講授,用心引導學生進行素材積累。例如,在學習《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對這首古詩的生字詞、寫作背景、作者情況以及作者的創作思路、情感抒發等情況進行全面、細致地講解,讓學生較好地對這些基礎性的寫作知識進行學習和把握。其二,用好讀本。讀本是根據不同階段學生閱讀能力和閱讀水平所推薦的課外讀物,與教學的主題相關度較強,小學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用好讀本,在讀本中讓學生進行閱讀積累,并將好的字詞句進行摘抄和應用,有效豐富學生的素材儲備。其三,課外閱讀。小學語文教師要鼓勵班級學生進行廣泛地課外閱讀,同時引導學生在課外閱讀中做好摘抄和記錄,教師則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課外素材積累分享研討會,讓學生在交流分享中進一步豐富自身的寫作素材儲備,為后續的寫作學習的有效開展打好基礎。
二、寫出真情實感——積極引導學生聯系生活
從以往各個時期的寫作教學情況來看,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存在內容單調、空洞乏味、寫作質量不夠高等問題,小學語文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在寫作中緊密聯系學校的日常生活,并引導學生在寫作中寫出真情實感,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和寫作素養。一方面,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生活、品味生活,從生活中的小事情寫起,并在寫作中融入自己的感情。例如,可以讓學生觀察校園的景物,像操場是怎樣的、花草是怎樣的、房子是怎樣的,并讓學生按照移步換景的寫作方法對這些校園生活景物進行細致描寫,進一步讓寫作“有血有肉”。還可以讓學生寫生活中發生的各種事情,例如,可以讓學生記錄一節語文課中所發生的各種有趣的事情,像課堂上老師是如何進行講課的,講課過程中同學的學習態度是怎樣的,課堂上的師生是如何互動的,最后大家的學習效果是好還是壞等等,讓學生在寫作中緊密聯系日常生活,從而真正讓學生寫出真情實感。另一方面,小學語文教師要在寫作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列舉各種生活化的寫作案例,如向學生展示描寫生活瑣事的習作和優秀文章,讓學生進行研討和學習,進一步樹立寫作生活化的意識,從而讓學生在聯系生活中進行更高質量的寫作,助力學生寫作能力的全面提升。
三、懂得謀篇布局——引導掌握有效寫作方法
寫作是一項系統性的工程,學生只有掌握了有效的寫作方法和技巧,才能更好地進行布局和謀篇,進而不斷提升作文的寫作質量,助力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寫作教學過程中要進一步強化對學生寫作方法和技巧的教授,讓學生進行更加有效的寫作學習。一方面,小學語文教師要向學生講述基本的寫作手法和表達方式,如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方法,還有懸念、照應、聯想、想象、抑揚結合等寫作方法,讓學生對這些基本的寫作技巧進行仔細認真地學習和了解,并有效應用到寫作中,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另一方面,小學語文教師要結合班級學生的整體特點,讓學生采用有效的寫作方法和技巧開展寫作,如對于基礎知識較為扎實、寫作素材積累較多的學生,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列舉豐富的實例;對于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從而進一步提升寫作的效能,助力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教師要全面重視起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工作,積極探索有效培養寫作能力的策略和手段,并在具體的培養過程中不做無米之炊——多種途徑夯實寫作素材;寫出真情實感——積極引導學生聯系生活;懂得謀篇布局——引導掌握有效寫作方法,從而有效把握培養和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規律,助力學生寫作能力的快速提升和語文綜合素養的有效培養。
參考文獻:
[1]林來哥.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9(49):91.
[2]陳妙維.借助課文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9(10):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