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惠忠
摘要:課外閱讀作為語文學習的主要途徑之一,對于拓展學生的視野、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閱讀素材具有重要意義。文章主要分析了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重要性,重點對課外閱讀方法進行深入研究,以促進學生更加高效的閱讀,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外閱讀;重要性
一、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重要性
1.課外閱讀有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課外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的思想、意識、行為等都容易受到課外閱讀的影響,因此其對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在閱讀《十萬個為什么》這本書時,學生往往會被其中的問題所影響,同時也有助于學生了解各方面的科學奧秘,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通過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工作的開展,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不同類型的知識,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生的思維、能力、行為等得到不斷完善。
2.課外閱讀有助于積累豐富的作文素材
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有效實施,不僅能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量,還能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隨著閱讀量的增加,學生獲取到更多的知識,為作文創作積累了更加豐富的素材。同時,學生在進行課外閱讀時,能夠學習到作者的寫作技巧、寫作思路和情感投入等,通過對這些技能的學習,可以豐富學生的創作情感,提升學生的寫作技能。基于此,教師要發揮其自身的導向作用,做好相關方面的指導工作,促使學生積累人物描寫、環境描寫等方面的語言。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作為教學重點之一,注重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讓學生在閱讀中不斷提升能力。
3.課外閱讀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由于年齡特征的限制,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較為薄弱,對于相關知識點的理解往往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作文教學時,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根據興趣展開教學。豐富有趣的課外讀物,不但有色彩鮮明的插圖、曲折豐富的故事情節,還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師要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進行閱讀,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在保證學生閱讀水平的基礎上,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素養,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二、小學生語文課外閱讀的指導方法
1.教給學生必要的閱讀方法
在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中,學生能否順利完成閱讀任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是否具備良好的閱讀方法,這也是完成閱讀任務的重要途徑。根據語文教材內容和課外閱讀教學的需要,逐步引導學生進行朗讀、默讀和復述,學會利用現代化技術手段查找閱讀資料,提升學生的信息搜集能力。另外,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教授學生必要的閱讀方法,積極采取相應的教學策略,加快學生的閱讀速度,同時要做好精讀與泛讀的有機結合,使學生更好地閱讀,進而提高閱讀質量。
2.激發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
(1)創造閱讀條件。
教師要注重為學生創造良好的閱讀條件,使學生在特定的環境中展開閱讀,幫助學生養成閱讀習慣。學校作為學生學習和成長的搖籃,要重點關注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為學生開設開放式閱覽室,提供豐富的閱讀書籍,使學生遨游在知識的海洋中,不斷豐富學生的閱讀內容,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
(2)及時表揚和鼓勵。
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表現,適時地進行表揚和鼓勵。例如,學生將從課外閱讀中獲取到的知識運用到語文學習中,感受到來自于教師的認可,可以增強學生的閱讀自信,收獲閱讀的喜悅之情。同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多讀書、讀好書,注重日常積累,充分調動學生的閱讀熱情。
(3)充分利用教材資源。
在實際閱讀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閱讀需求,做好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相結合,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
3.為學生推薦優質課外讀物
課外閱讀是語文教學在課外的延伸,課外閱讀能否得到保障,關鍵在于為學生選擇優質的課外讀物。教師要教會學生自主選擇,根據學生當前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選擇,保證所選讀物具備有趣、廣泛、合適的特征。所謂有趣,主要是指能夠吸引學生進行閱讀,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使其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具體閱讀活動中;廣泛是指涉及面廣,達到讓學生博覽群書的目的;合適是基于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征,教師要選擇合適的閱讀著作。課外讀物往往具有種類繁雜等特點,優質的讀物能夠刺激學生奮發向上,對于學生的閱讀至關重要。因此,教師要注重此教學環節的開展,選擇適合當前年齡段學生特點的讀物,在保障學生知識面得到拓展的同時,使其心靈得到潤澤。
課外閱讀作為語文教學的關鍵環節,對于學生的學習成長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意識到課外閱讀對學生成長的重要性,認識到課外閱讀的迫切性,充分利用課外閱讀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進而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參考文獻:
[1]艾雷祥.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能力的培養途徑分析[J].新課程(上),2015,6(13).
[2]孔金藍.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分析[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5(6).
[3]劉華.淺談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課程教育研究,20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