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裕富 祝朗彧


摘 要:《體育與健康》新課程標準的核心價值旨在:強化內容的彈性指導;注重評價方式的多樣化;重視發揮教學活動中教師的主導作用;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而這些價值的實現,需要體育課堂教學的高效性。隨著體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問題受到了越來越多的學校管理者和體育教師的關注。本文在“生本課堂”的前提下,從中考體考的背景出發,以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為目的,對中學體育課堂的高效性進行探究,為實際教學提供一些思路。
關鍵詞:高效課堂;體育中考;終身體育
1 研究目的
體育課堂教學是奠定學生終身體育觀念的載體,也是學生學習運動技能,提高身體素質,保證體育中考取得優異成績的陣地。終身體育的發展理念源自于終身教育思想,是指一個人終身進行體育鍛煉和接受體育教育。無論是學生終身體育的奠定,還是應試的體育中考,都是建立在日常的體育教學中。當今,在我國學生身體素質日趨下降的背景下,體育課程越來越受到國家的重視,在此基礎上,體育列為了中考必考項目之一,并且所占分值不低。因此,建立體育課堂教學、體育中考和終身體育的聯動體系,成為了提升我國學生身體素質,乃至全民健康的重要舉措。
2研究對象與方法
2.1研究對象
以初一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獻資料法:通過對有關高效課堂的學術論著的查閱,并進行邏輯思辨,運用演繹和歸納總結,為論文的撰寫提供理論依據和文獻參考。
2.2.2問卷調查法: 根據論文需要設計問卷,針對隨機抽樣,對初一年級6個班共計297人發放問卷,獲取與本論文有關的資料和信息。
2.2.3專家訪談法:走訪了學校一線體育老師和相關專家,就中學體育教學存在問題和高效課堂的構建等進行了討論和交流。
2.2.4數理統計法:根據研究需要,運用microsoft excel 2007數據處理軟件,對問卷的信度和效度進行檢驗,使研究更加直觀,具有說服力。
2.2.5 行動研究法:通過對中學體育高效課堂的構建,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針對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在行動中不斷探索,不斷改進工作,改革創新教學方法。
3結果與分析
3.1 中學體育課堂存在忽視學生興趣的差異性以及長久建立的不足
隨著體育中考的實施,當前的常規體育教學課程當中,學校將體育課程的重心放在了中考這三個項目上,有很大一部分是專門針對中考三個項目所設定的,忽視了體育課能教授給學生的其他技能和體育課對學生的身心影響,當長時間枯燥地訓練過后,不僅教師上課會感覺到疲乏,學生也會對體育課漸漸失去應有的興趣。
在往年的中學生體質健康測試里面我們不難發現,初三學生的體質測試成績是所有學齡段成績最好的,而到了高中階段,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的發育,學生的身體素質反而出現普遍下滑的趨勢。這是由于在體育中考的升學壓力下,學生在初中階段的體育課程中,進行了大量的訓練,一到高中階段,在沒有了體育學科的升學壓力,學生對體育課就不再重視,甚至完全放棄體育鍛煉。
3.2 ?中學體育課堂安全“緊箍咒”束縛了課堂的有效實施
體育是一門不斷挑戰自我的課程,是一門特殊的學科,有其自身的特點,體育課主要體現在室外教學上。在學生人數較多和場地空曠等情況下,教師無法保證上課時能夠兼顧到每一位學生,學生受不到完全監督,全靠學生的自覺性也不能保證練習的全部要求。并且,學生的不自覺行為,導致體育課堂上發生的安全事故也層出不窮,因此,安全問題一直是體育課堂教學的重中之重。為了保證學生的安全,體育教師職業自保,迫于無奈,大量的教學項目被取締。
4結論與建議
4.1 高效中學體育課堂模式構建要根據學生興趣選擇項目
都說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學生上體育課最大的愛好無非就是期盼著老師上課的時候能夠給他們時間“自由活動”,他們能夠選擇自己喜愛的體育項目進行鍛煉或者說是“玩”,而老師有時候所安排的課程內容無疑會讓學生失望透頂,一旦有了厭學的情緒,學生的學習效率就會變得極度低下,所以根據調研學生的興趣愛好來選擇教學內容,更能夠讓學生從心底接受老師所教授的內容。
通過對初一年級6個班,共計297人發放運動興趣項目問卷,其中,男生149人,女生148人。共收回283份,有效問卷為272份,有效率為91%。根據調查結果(表一),學生感興趣的運動項目,排在前三名的運動項目分別為:籃球、羽毛球和乒乓球。其中,男生選擇籃球項目的人數最多,共計54人;女生選擇羽毛球項目的人數最多,共計46人。因此,將項目選定為籃球和羽毛球。并將每個班分為兩隊,男生一隊為籃球隊,女生一隊為羽毛球隊,憑自愿原則男女生選擇項目可適當調整。在課程計劃中,單數周為籃球課,羽毛球隊則分小組自主練習;雙數周為羽毛球課,籃球隊則分小組自主練習。
在日常課堂教學中,結合專項素質的需要,中考三個項目也可以兼顧。
4.2 分組分項教學模式設計
分組分項教學是體育教學里一種常規的教學模式,在很多時候體育教師都會采用這樣一種教學模式來保障學生的運動量和器材的合理分配。以實驗班級為例,分組后,籃球隊平均人數為28人,羽毛球隊人數為24人。在這樣的小班教學模式下能夠保證學生高效的學習姿態,教師可以更加清楚地關注到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狀況,對于學生在練習過程當中的不足和錯誤可以及時地提醒和糾正。同時因為是由學生自主選擇的學習項目,可以最大化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自身的學習效率。學生在系統地學習籃球和羽毛球后,不僅能掌握簡單的基礎技術,而且能夠參與到比賽中,進行靈活的運用。
在這樣分組分項的課程當中,不可避免需要擔心學生的安全問題,尤其是自主練習組的巡視。因此,在自主練習組方面,要加強要求。做到運用項目規則保障安全,讓學生在規則中去運動去鍛煉,讓學生形成規則意識,保障課堂安全。具體如下表:
5 結束語
國家高喊著重視體育的口號,讓體育學科逐漸地受到社會的重視,受到學校的重視,我們身為體育人不僅僅只能依靠外部的條件和國家口號讓體育課堂受到重視,還得通過自己的努力讓體育成為學校教育中的重要環節。探索出一條“高效體育課堂”的道路需要無數實踐的經驗和結果,為此,淺談一下我自己的想法和探索歷程。
參考文獻:
[1] 毛振明.體育教學科學化探索[M].高等教育出版社
[2] 蔡勤霞,孫凌曦.中學教師課堂教學技巧[M].華語教學出版社
[3] 秦海書.體育高效課堂的思考[J].中國學校體育,2011.2
[4] 劉輝.初中體育課如何實施高效課堂[J].科學大眾,2012.5
作者簡介;
嚴裕富(1991-04-28),男(漢族),重慶長壽,學士,任職于重慶市育才中學校 中學二級 研究方向:體育教育、體育科研
祝朗彧(1990-5-19),女(漢族),四川內江,碩士,重慶市育才中學校,中學一級,研究方向:學校體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