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 左瑞蓮
【摘要】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注重知識獲取與素養培育,積極探索數學德育一體化,充分挖掘和培育學科的育人元素,通過改變學生的學習習慣與學習方式來喚醒學生內心的情感與品質,滲透立德樹人思想,彰顯學科的育人功能。
【關鍵詞】幸福教育;數學德育;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1【文獻標志碼】B【文章編號】1005-6009(2020)47-0024-02
【作者簡介】1.王健,江蘇省寶應縣實驗小學(江蘇寶應,225800)教導主任,高級教師,寶應縣學科帶頭人;2.左瑞蓮,江蘇省高郵市二溝小學(江蘇高郵,225800)教師,高級教師。
*本文系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課題“新教改背景下區域推進幸福教育的實踐研究”(FHB120486)、江蘇省基礎教育教學改革實驗前瞻性重大項目及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幸福教育育人模式的區域實踐探索”(D/2020/02/362)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數學教學要實現知識、能力培養與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有機統一,在幸福教育理念的觀照下,要求教師將德育內容細化落實到學科教育教學的全過程,使得學生的品性漸趨完善。
積極心理學認為,學生的學習只有立足于理性的心理需求,運用科學的方法,正確地開展研究和實踐,才能提高學習效率。有序思考是一種好的學習方法。在數學學習中,學生遇到問題無序思考,就會感性地表現出畏難情緒,自信心也會受到影響;反之,通過有序思考則容易獲得成功,也會因此提升學生的自信并促進其思維更加理性。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需要從學生的心理認知規律出發,培養有序思考的習慣,塑造學生理性的探索精神。
在五年級《解決問題的策略》教學過程中,有一個問題:有3件上衣和4條褲子,如果一件上衣搭配一條褲子,一共有多少種不同的搭配?問題出示后,第一類學生通過有序思考快速計算出結果是12種,整個解題過程條理清晰充滿自信;第二類學生通過一組一組有序列舉文字或畫圖也能輕松解決問題;第三類學生則因思考無序、條理混亂,導致解題總是出錯,并礙于情面不愿表達交流,長此以往,這類學生的自信心將會逐漸喪失。
在教學中,面對第三類學生,筆者會從兩個層面予以引導幫助。首先是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幫助他們消除畏難思想,建立自信,如通過“遇到難題不要灰心,一定要相信自己能夠做好,要有條理地思考問題”等話語幫助學生樹立信心;其次是對學生進行解題方法的指導,引導學生發現感性的無序思考易造成思維混亂,理性的有序思考則可以輕松解決問題。
學生長期在這樣的引領下,理性探索精神逐漸形成,積極的心理品質得到培養。
數學是建立辯證唯物主義思想的重要基礎學科之一。小學數學蘊含著極其豐富的辯證思想,“特殊”和“一般”就是辯證思想的兩種存在方式,它們看似矛盾,卻又對立統一。在數學學習中,對于一些結論的驗證僅憑特殊的例子是不夠嚴謹的,需要經歷從特殊到一般的辯證驗證過程。這就要求教師引導學生從小根植嚴謹的數學態度,在教學中要加強培育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與良好思維品質。
在五年級《和的奇偶性》教學過程中,在學生猜想了“奇數+偶數=奇數”之后,筆者又請他們再舉幾個例子或用擺方格圖的方法繼續驗證一下,看看猜想是否還成立。學生驗證后發現是成立的。筆者追問:通過舉例和畫圖,我們驗證了發現都是成立的,現在是不是可以下結論了?大部分學生不加思考回答可以了,少數學生猶豫不定。筆者再問真的可以嗎,這時全班學生沉默了,相互觀望,感到疑慮。這時有一個學生表達了自己觀點,認為不可以,因為舉例和畫圖只是一種特殊的驗證,并沒有完全呈現出所有情況,需要有一種方法能夠把所有奇數與偶數相加的結果都呈現出來。醒悟過來的學生們紛紛接著補充……這時筆者對學生的回答進行了肯定與表揚,指出要證明一個猜想是否正確,僅憑特殊的舉例和畫圖驗證是不夠嚴謹的,需要呈現一般(全部)的例子進行驗證。接著我鼓勵每個學生進一步探究這個問題,很快學生們通過列表驗證了結論,彼此擊掌慶賀,分享著成功的喜悅。
在數學領域里,所有正確結論必定是經得起推敲和論證的。在教學中,筆者適時恰當地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思想的教育,這樣不僅有利于根植嚴謹的數學態度和科學的世界觀,更有助于求真求實的思想品質的培育。
數學實踐活動是滲透德育的有效方式之一。實踐活動既要收獲教學成果,也要播下育人種子,學生通過將課本知識轉化運用到實踐中去,親身經歷知識的產生與發展過程,實現了知識與情感的交融,學生內心深處就會因為對所有人類文化成果的敬佩,由衷地生發出自豪感與自信心。
在三年級《面積的計算》教學中,筆者在學生學習了面積的計算方法后,組織了一次數學實踐活動——測量學校籃球場的面積。學生們來到籃球場開始了測量、記錄數據、整理數據、計算面積,通過小組合作很快算出了籃球場的面積。他們收獲著實踐的成果更感受到了成功的快樂,同時,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有趣,數學知識的有用。筆者又適時和學生們聊起我國古代田畝計算方面的知識、成就,學生們油然升起了一種自豪感,一種對知識的熱愛也悄然萌發,學科的人文情懷在他們心中生根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