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脊
摘要:“互聯網 +”行動計劃的提出掀起互聯網+行業的發展浪潮。互聯網與教育行業進行深度融合成為現實,以互聯網信息技術為基礎的教學模式帶來了高職院校教學模式的改革和創新,各類別學科教學模式推陳出新。本文基于該背景,探討了高職院校在培養會計專業人才的過程中存在教學方法保守、教學形式單一、教學手段運用不當的現象。文章以微課資源為出發點、以成本管理會計課程為依托提出了建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為高職院校培養出一批實踐能力強、專業基礎扎實的學生提供一種新的教育模式。
關鍵詞:微課 翻轉課堂 教學模式
一、研究背景
李克強總理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首次提出“互聯網 +”行動計劃。至此,“互聯網+”被廣泛提及且運用。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深入發展,“互聯網+”為各產業發展提供新思路。教育部制定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中提出通過信息技術改革職業教育專業課程,要求職業院校通過信息化課程培育學生具備與職業要求相適應的信息技術素養、職業素養,互聯網與教育行業進行深度融合成為現實。
隨著互聯網與教育行業的結合,知識的獲取途徑、學習資源的類型、教師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師生的互動方式等方面發生巨大的變化。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多樣化,教育資源要求開放、共享和多元化。創造新的教育發展生態,深化教育改革成為時代課題。以互聯網信息技術為基礎的教學模式帶來了高職院校教學模式的改革和創新,混合式教學、“翻轉課堂”等教學模式逐漸受到國內外教育界的關注。翻轉式教學模式為課堂教學改革提供了新途徑,將傳統的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角色轉變為主動開展教學活動的積極參與者,體現了高校“互聯網+”的辦學模式,也契合了十九大“深化教育改革”的新要求。
二、研究現狀
高職院校會計專業課程教學現狀存在諸多問題。
(一)教學方法保守
教師離不開一尺講堂,課堂教學方法多采用傳統的演示法和講授法,老師從頭到尾以敘述知識點為主,缺乏與學生互動交流,教師主導性較強,學生參與程度較低,造成學生缺乏自主創新意識和獨立思考能力。
(二)教學形式單一
專業理論課程本身具有難度大、學習內容枯燥、理論性較強的特點。教學形式缺乏多樣化設計造成課程學習效果不佳、學生畏難情緒嚴重、曠課遲到情況成為常態。高職教師普遍認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僅僅是引導者,只要起到提點的作用即可;殊不知高職院校教師授課對象是基礎薄弱且自制力較差的學生群體,僅僅通過傳統教學形式傳授知識點無法達到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方案提及的標準。
(三)教學手段采用不當
些許高職院校順應時代要求,創建互聯網雙一流教學模式,豐富了教學形式(例如引入微課、網絡教學等資源),但教學手段采用不當。教學資源只停留在教學資源演示環節,師生之間缺乏知識的傳達和反饋。在高職院校中,應用微課等教學資源的前提是需要具有正確的認識和理解,然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無論是高職院校本身,還是教師、學者以及學生,對于微課等教學資源的認識和理解都不到位,對于新型教育資源,例如以微課為主的這種教學方式接受起來較為困難,落實不到位。
三、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創新
以重慶工商職業學院的教育體系為主體,構建“微課+翻轉課堂”教學雙模式。以《成本管理會計》為突破口探索高職教育中財經類基礎類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路徑,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探索出一條成功之路,實現了高職教育教學模式改革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實踐創新能力為核心的目標,促進學生發展。
翻轉課堂是指教師與學生兩個主體間角色轉換,將傳統的教師為主體轉變為學生自學為主體,課程學習集中在課前(學生通過利用資源自學、預習),課堂時間僅僅是對課前學習答疑解惑。這種教學模式不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還提高了學習效率;發揮了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優點、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本文構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如下。
(一)課前學習
翻轉課堂中課前學習環節最為重要,課前學習是學生自主預習課程內容,借助學習資源和學習工具完成課程內容學習,重要性與傳統意義上課堂教學同等。課前學習核心要點在于制作微課過程中教學資源的整合,例如知識點的濃縮、知識點問題導向性,直接影響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施效果。課前學習資源一般包括微小視頻,統稱為微課,一般時長為5-10分鐘;課程內容知識點Word文檔、PowerPoint展示;內容重點預習題等。以成本管理會計課程為例,重慶工商職業學院以智慧課堂平臺,上傳教師團隊以課程項目重要知識點為依托制作的微課、PPT、預習題、復習題內容供學習者學習和參考,為翻轉課堂的實施提供強大的支持。
(二)課堂學習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重點向課前學習傾斜。學習者通過課前資源學習已經建立基本知識點基礎框架,課堂學習只需要教師針對學生在課前學習時留下的疑難問題進行解答。此時,教學手段至關重要,教師需確定課堂教學制度,以獎懲的方式督促學生認真完成課前學習內容,并能做到積極討論、深入溝通。(1)將平時成績與課堂討論緊密結合在一起,激發學生學習的內生動力;(2)借用智慧課堂平臺教學手段,例如一句話問答、搶答、點名答題、頭腦風暴、測驗等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3)互動交流:以學生基于課前學習提問-學生回答提問-教師評價的方式循環加強問題強化。
(三)反饋評價
翻轉課堂實施效果需要反饋評價環節保駕護航,在高職院校中,學習者存在自律意識較差、學習能力不強、學習不自信等特點,需要教師采用合理的評價體系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實施提供較好的反饋和評價。采用平時成績以課前學習(觀看視頻)占比40%、課堂討論(教師與學生互動、學生之間的互動次數)占比30%、出勤等課堂態度占比百分之30%的評價體系給予學習者最終的反饋和評價。
參考文獻:
[1]張孟. “翻轉課堂”的微課程模式在會計電算化課程的應用探析[J].科教之窗,2018.
[2]閔婕.教學新模式之翻轉課堂[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4.
[3]林文.基于翻轉課堂的會計電算化專業核心課程教學模式應用分析[J].時代金融,2016.
[4]殷匯溪.基于微課的中職會計專業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構建[J].職業技術教育,2017.
項目支持:2018年重慶工商職業學院師資隊伍能力建設科研項目(基于OPEN-X平臺開展SPOC混合教學模式研究—以《成本管理會計課程》為例,SZDWZD005);2018年度重慶工商職業學院校級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校企合作視域下高職院校“訂單式”會計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GZJG1813221);2018年度重慶工商職業學院校級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學模式研究,GZJG1813220)。
作者單位:重慶工商職業學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