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宗勝
摘 要:自我國大力推廣和實施新課改以后,高中化學教學方式進行不斷革新創造,教師愈發重視培養學生的化學科目學習興趣以及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高中各學科都具備其核心素養,其中化學科目是最重要的學科之一,教師在進行化學課程教學時,要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其找到符合自身實際發展需求的學習方法。基于此,本文對核心素養導向下的高中化學教學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議,希望能夠為廣大教師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化學;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0)25-002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5.011
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明確表示,現階段的首要教育目標就是立德樹人,培養出德智體美勞全方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以及接班人,這給我國教育改革發展指出了明確的方向。早在2013年的時候,教育部門就下發了《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實驗稿)》,并以此作為高中新課改的指導依據,后在2018年的時候頒布《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新課改的重要文件里新增了“化學核心素養”,充分彰顯出以生為本、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核心素養”的提出,代表著我國開始重視起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不斷推動其取得更加深入的發展[1]。
一、簡析化學學科核心素養
化學包含了分子以及原子,其是一門對物質結構、性質進行研究并創造出新物質的學科。通過學習化學知識,學生可以正確認知物質世界,科學、合理對自然資源進行利用,在創造出新物質的同時,保障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這也是化學教育價值的重要體現。對于學生而言,提高其化學學科核心素養有利于更好地學習化學知識并應用其解決生活中有關化學的問題,是從化學的角度出發,體現出學生對事物的認知、理解能力,以及客觀看待事物的態度[2]。2017年的時候,我國重新修訂了全國普通高考中化學學科的考試大綱,其中的考察重點成為學生需要掌握的基礎化學知識、重要化學能力,對化學核心素養的內容做出更加規范的要求:第一點,就是宏觀辨識以及微觀探析。其表示學生能夠站在不同的角度對物質的多樣性進行認知,并進行科學、合理的分類,對物質性質、組成、變化等內容有著更加全面的認識,形成“性質取決于結構”的觀點,能夠站在微觀、宏觀兩種角度思考和解決實際問題。第二點,變化觀念以及平衡思想。代表著學生能夠清晰認識到化學變化是要在一定條件下完成的,同時要遵守其變化規律,也就是能夠從全方位對化學變化做出分析,在解決實際問題時可以科學、合理應用化學反應原理。第三點,證據推理以及模型認知。在研究事物的本質特點、組建要素、相互聯系時可以使用分析、推理等多種方式,并形成健全的認知模型,使用模型完成化學現象的解釋,對現象本質、規律進行揭示。第四點,實驗探究以及創新意識。認知科學實踐活動的本質,發現并提出有研究價值的問題,最后根據探究目的對實踐方案進行設計,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學會團隊合作,提出自身的不同觀點并具備創新意識。第五點,科學精神以及社會責任。學生要樹立起安全意識,并形成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充分認識到化學對于各方面內容做出的貢獻,形成可持續發展理念,積極參與和化學有關的社會實踐活動。
二、核心素養導向下的高中化學教學研究意義
站在黨和國家的角度而言,核心素養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其鏈接起宏觀教育理念、培育目標以及教學目標,不僅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核心內容,同時還是實施教育問責的基礎依據。如果想要把這一目標全面貫徹落實到實踐教學活動中,必然要細化相關政策,轉變成學生要具備的素養要求,進一步融合到學科教育中,最終通過學生本身得到體現。現階段,對于我國教育事業發展而言,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結合我國實際發展情況、時代發展需求、學生成長特點以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教育策略加入核心素養培育體系內,進而落實到“教育要培養怎樣的人”。現階段,我國已然成為全世界教育規模最大的國家,初步實現了人力資源大國、教育資源大國的奮起突進。在從大國發展轉化成強國的過程中,要深刻認知到想要實現這一宏偉目標,必然要不斷提高對培養核心素養的重視程度。
站在素質教育的角度而言,在推廣實施“跨世紀素質教育工程”以后,新時代教育改革發展找到了明確的前進方向,經過多年的付出和努力,素質教育改革取得顯著成效。與此同時,我們不能否認我國學生群體“高分低能”的問題尚未得到有效解決。基于此,怎樣實現核心素養的促進和深化,成為新一輪教育改革的首要考慮問題。長期以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學人士的觀點存在很大的差異,眾說紛紜,還沒有建立起相對統一的素質教育質量評價體系,以至于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道路上出現各種艱難險阻。現今,在《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里,對高中化學學科的核心素養進行提煉,使得三維目標得到整合,明確學生在學習化學課程后應達到的要求,并根據學科特點、學生成長特點對教學內容做出改進,制定出具體的、切實可行的教育策略。由此可見,對于核心素養的實施和研究實現了對課程改革的深化,這是落實我國教育改革以及發展規劃的必然舉措,對實現國家教育現代化、邁入教育強國具有重要意義和長遠價值。
三、核心素養導向下的高中化學教學策略
(一)教師需要更新教學觀念
教師要積極轉變自身教學觀念,時刻具備創新意識,積極學習創新性理論,重視對自身綜合素質水平進行提升,強化自身教學能力。同時,學生也要積極扭轉學習觀念,提高對化學學科的重視程度,找到自己的學習樂趣,樂于學習、勤于思考、不斷督促自己更好發展。在進行實踐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的個體差異給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掙脫教條主義束縛,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幫助學生開拓和創新思維。要明確學生才是教學主體,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疑惑,不斷對知識面進行延伸,拓展學生的思維,在使學生有所收獲的同時,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達到師生雙贏。在新課改中對基礎教學理念有了明確規定,要對以往的教學方式進行改善,形成師生間的有效交流互動,全面凸顯學生的主體作用,把關注點從教材轉移到學生,建立起逆向教學思維。老話說得好“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教學工作任重而道遠,不能急于求成,教師可以從細節開始做出改變,通過設置科學、合理的教學結構,給學生提供更好的發展空間。
(二)應用生活化教學策略
首先,知識來源于生活,和實際生活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學生在充分認知到這一點后,有利于真正理解化學知識的潛在價值以及意義。現實生活就是科學世界的縮影,也是開展實踐教學活動的基礎依據。基于此,核心素養導向下的高中化學教學應積極應用情景化教學策略,通過給學生建立真實的教學情境并使之和現實生活緊密聯系,讓學生培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斷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師在開展實踐教學活動時可以根據對應的理論知識,把社會、環境、生產中和化學有關的內容融入進來,不斷凸顯“科學精神和社會責任”這一教育理念。
和初中化學知識進行比較可以發現,高中階段的化學知識更加繁瑣且復雜,有著更加豐富的知識點,學習內容更加復雜,學習難度不斷提高。這就導致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疲憊感,學習積極性不斷下降,課堂教學質量以及教學效率得不到有效的保障。現階段,在新課標中對化學教學工作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不斷強調要樹立“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愈發重視起素質教育的重要作用。基于此,教師想要切實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必然要對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式作出調整,使其向著多元化方向發展,使用多樣化教學手段引導學生構建完整的化學知識體系,給學生日后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在日常生活當中,隨處可見和化學知識有關的現象,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去尋找、去發現并圍繞其進行思維的發散,如此一來還可以給學生建立起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知道化學知識的學習并不是枯燥乏味的,也可以是豐富多彩的。與此同時,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積極性,讓學生自主參與到課堂學習當中,并利用自身所學去解決遇到的實際生活問題,在收獲實用、科學的化學知識的同時讓學生取得成就感,有利于深化理解并掌握所學理論知識。
(三)積極開展綜合實踐活動
綜合實踐活動作為一門課程可以優化學生的學習方式。作為課程來看,和分科課程有所不同,是一門綜合性課程;和學科課程也有不同之處,是一門經驗課程。具體地說,在實施該活動時是基于學生直接經驗的基礎上,把其自身生活有機結合進社會生活,以此實現綜合應用自身所學的知識。作為學習方法來看,主要依托于開展實踐活動,在進行活動的同時完成知識的學習。教師要積極尋找學生感興趣的內容作為實踐主題,不僅可以在課堂上開展,還可以延伸到家庭實驗當中。家庭實驗的內容取決于課本上的“調查與探究”,也可以說是對課堂實驗的延伸。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對學生的探究能力進行培養,通過實驗環境的影響、資源的二次利用,讓學生形成環保意識,強化社會責任感,進一步培養其科學精神以及社會責任。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全面貫徹落實素質教育時,教學人士要對學生的核心素養發展體系進行全面且系統的描述。近年來,在深入實施“跨世紀素質教育工程”后,素質教育已然成為我國新時代背景下教學改革的必然舉措。雖然在我國廣大教學人士堅持不懈的努力下,素質教育改革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是依然存在一些問題急需得到有效解決。這就需要教師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制定具備針對性的教學措施,讓學生找到滿足自身實際發展需求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不斷強化自身學習能力的同時,進一步提高其化學學科核心素養。這不僅有利于高中化學課程的高效開展,還有利于學生日后取得更好發展和進步,成長為國家發展所需的全面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王磊,魏銳.學科核心素養發展導向的高中化學課程內容和學業要求——《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解讀[J].化學教育(中英文), 2018(9):48.
[2]胡先錦.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化學深度教學[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7(13):12.
[責任編輯 杜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