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梅
摘 要:教育技術的發展不僅影響了教育創新的效果,同時也影響教育理念的發展變化。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現代教育技術已經滲透在各個階層的教育之中。現代教育技術是教學模式的創新,不僅可以優化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效果,還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主動性,激活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為學生學習主體性的發揮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創造良好的資源環境和學習條件。本文就如何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展開探討。希望此研究能夠為廣大教師提供一些借鑒和幫助。
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課堂教學;自主學習;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0)25-008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5.044
隨著現代化教育事業的不斷推進發展,現代教育技術作為一門新興的教育技術,也在緊跟時代步伐逐步滲入各科課堂教學中。同時,這種以多媒體技術為首的現代化教育手段也在各種教學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這種成績的取得,一是體現在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上,二是體現在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同時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操。筆者就針對信息技術在對學生的自主學習方面的影響深入討論,僅供參考。
一、1-9年級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對自主學習情況的討論分析
“自主學習”這一詞,早期是在成人教育中提出并運用的,在上一輪新課程改革中,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的教育界,對“自主學習”進行了大量的討論研究,且在義務教育階段的課程中進行了推廣應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就因為無論是成人,還是孩童,推動學生學習的意識都是一樣的,這一步至關重要。經過大量的實踐研究表明,無論是成人還是孩童,通過主動學習遠遠比被動學習效率要高。更重要的是,自主學習會培養一個人的責任意識,如果一個人是自主學習,他會更愿意去學習,這種意愿是發自內心的,并不斷嘗試追求探索自己發現的新的事物,探索新的規律,探索新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敢于面對一些新的挑戰。因此,作為小學教師,我們不管是在課堂教育教學中,還是平時的課外生活中,都應該努力地去培養學生的這種自主學習的意識、自主發現問題的意識、自主解決問題的意識。教師要重點關注學生的學習意識,引導學生將任務意識和自主學習意識進行合并,互相促進。
從微觀的角度來看,教師應轉變“苦教”的教學模式,它雖然可以在短時間內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但是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卻存在許多弊端,如教學形式單一、缺乏互動性、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等。我們現在提倡的應該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學習模式,首先讓學生對知識產生“渴望”,然后努力地去尋找。這一過程,要求教師和學生緊密聯系,共同合作,一起研究,共同改進,最后形成一種良性循環。這種互動式的教學模式,有著它獨特的特點,是師生共同生產創造的,是一種源自勞動而來的美,而且這種美可以促進師生積極創新,促使教師有一個更強有力的動力,也讓師生之間產生更加美好的精神體驗。那么,如何才能做到這一點呢?首先,教師要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果學生對哪門課產生了興趣,或者說對哪個問題產生了興趣,就應該耐心細致地進行引導,這樣學生學習的興趣會更加濃厚,也會更加有氛圍。其次,課堂的教學內容對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也很關鍵,運用信息技術的手段增加內容是可取之舉,更是重要環節。最后,如果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和學生多交流多接觸,尋找學生內心深處的秘密,對他們向往的事以及向往的知識進行梳理,最后進行實踐,進而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在課堂學習以及生活學習中不斷完善自己,不斷創造自己,不斷提升自己,最終不斷超越自己。
二、現代信息技術教育在促進學生自主學習這一教育功能上的影響作用
不管怎么說,無論是小學、初中、高中還是大學,一個給自己傳授知識以及方法的教師都會對學生產生深遠的影響。這一現象,在基礎教育階段表現得更為明顯,更為突出。因而,作為優秀教師,我們的品德修養、言行舉止,以及科學的嚴謹的認真的教學態度,對學生自主學習心態的形成、引導、培養已經固定,都是起著決定性作用的。學生的學習態度是否積極都與教師息息相關。那么,怎么樣才能保證學生具備積極正向的學習態度呢?現代技術教育手段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對學生的自主學習是怎樣影響的呢?究其根源,無論怎么樣的課堂教育教學,都是學生與教師的一個雙向的互相的影響過程,即“教”和“學”的辯證關系。當然,學生自己本身的因素,一樣會影響學生自己的自主學習。學生自身的因素包括很多內容,例如學生自己的家庭成長環境、學生自己父母的期望值、學生自己自身對學習的態度、學習習慣、學習動機等等。
縱觀歷史,從過去多年的傳統教學模式來看,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在教學中呈現效率普遍低下,教師對學生自主性學習能力的培養不夠,思想灌輸不夠,甚至是有的教師忽略這方面能力的培養。經過大量的科學實驗,最終結果表明,一個教師對一個學生的教育方式的選擇,以及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對以后學生的專業發展以及專業素養提升起著決定性的關鍵作用。假如一個教師能夠合理科學地運用教育理念,能夠有嚴謹的治學態度和有效的教學方式,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努力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就能夠讓學生一起來參與課堂教學,這樣無論對學生的“學”,還是對教師的“教”,都是有益的。同時,這對教師和學生都會有幫助,比如對記憶力的幫助以及對每個人心態的幫助等等。作為教師,我們要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更是教育工作者不能改變的育人理念。其實,話說回來,如果你忽視了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便是一個不合格的教師,是對學生人生光明前途的妨礙,更是教師沒能完成教學任務的表現。在新時代下,教師擁有劃時代的歷史所賦予的任務,那么這個任務,講得深遠一些、廣義一點,就是對整個人類的學習將面臨一種新模式的要求。我們一定要緊跟時代步伐,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在做好素質教育的同時,努力做好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讓現代信息技術手段促進學生自主能力的提高,最后讓我們祖國的花朵健康成長,全面發展。可以這么說,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須全神貫注地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讓學生自身有一個全面的自身發展,將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或者說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三、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中需要思考的問題
隨著社會經濟以及科技的快速發展,以學校為主的教育已不能適應現代社會的需要,我們只有不斷學習才能在社會立足,一個國家只有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潮才能不被世界淘汰。時代的發展給了我們新的挑戰,也給了我們新的發展機遇。但是,在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輔助學生自主學習的有關問題的時候,我們必須要認真思考。當科學技術潛移默化地對人們的生活以及對社會發生作用的時候,我們的教育理念以及學生的學習需求也在發生著變化。
目前,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有必要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他們的求知欲望,使其發自內心地進行自主學習。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電腦這一現代化的媒介,并通過多媒體的形式對知識進行傳授。在這里,我們會有一個新的任務提出,即應該將核心發展方向對準整個人一輩子的終身發展學習上來,為學生設定的教學目標要層次分明,從小目標出發最終實現終極目標。另外,如何教育學生從大量的信息中篩選對自己有用的信息,并進行深入學習,這也是很重要的一點,也是一個方向,如果方向偏了,后果將不堪設想。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該要求學生必須學會及時反饋學習情況,并及時監控學生的學習狀態。從宏觀上來講,在學生自主學習的時候,教師要提前準備,盡自己最大努力給學生一個良好健康的環境,隨時關注學生自主式發展,不要走錯方向。這其實也是教師最基本的教學任務之一,雖然簡單,但容易被人忽略。
當然,另一個思考是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的主體性一定要體現在探究學習過程中,必須把主體權、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的形成必將要以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方向和目的,因此我們教師必須要協助自己的學生找到一種能夠更有效果、更有發展潛力的學習方法。這種教與學的形式,被教育專家定義為“向導性學習方式”,因為這種方式可促使學生對知識更好地吸收,更好地消化,更好地升華,更好地運用。同樣,這種過程也是一個互動的相互影響的過程,教師在教導學生、完善學生心靈的同時,也掌握了知識的要點,提升了自己的專業素養。教師所需要做的就是一定要給自己學生提供好的一種適合學生自己的學習策略,而在這一策略的提供上要注意重點劃分,讓學生能夠深層次地理解知識的真諦。
綜上所述,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開展教學對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大有裨益,甚至是相當重要的,因而,教師一定要將現代化的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育教學中運用好,掌控好。要做到這一點,最關鍵是教師要多研究,多思考,多探索,只有這樣,才能給予學生更多的促進以及策略引領,讓學生走在愉快的學習路途中,有著正確的方向,走向光輝的明天,并勇于探索,勇于實踐,最終培養成一個有用的甚至卓越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接班人。
參考文獻:
[1]嚴波.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淺談[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4(12).
[2]向亞麗.淺談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J].數碼設計(下),2019(4).
[3]韓萬金.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都市家教月刊,2015(11).
[4]遲玉瑋.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探析[J].科技資訊,2011(29).
[5]董先明.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方法[J].高教學刊,2016(24).
[責任編輯 杜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