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夏計軍 馬嘉佳
摘要:指出了隨著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人均壽命普遍延長,養老護理需求日益增多,尤其是對人文關懷的需求更高。從我國國情出發,介紹了人文關懷的內涵,我國養老護理人文關懷概況,養老護理人文關懷的必要性及提升人丈關懷的策略,探討了我國養老護理人文關懷的發展建議。
關鍵詞:人文關懷;養老;護理
中圖分類號:U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20)03-0241-02
1 引言
老齡化已成為世界眾多國家普遍面臨的社會問題,截至2015年,我國60歲以上人口已達2.22億人,占總人口的16.1%[1,2]。人口的老齡化,直接帶來的是養老問題。目前我國的養老護理還停留在比較低的層次[1,2],注重對老年人基本生活的護理,對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及人文關懷等需求關注不足。美國護理學家Leininger[4]在1984年提出“關懷即是護理,護理即是關懷”,強調了關懷在護理中的重要地位。1987年美國護理教育聯盟(National League for Nursing)率先強調關懷照護為護理教育的核心[5]。可見,人文關懷在護理中的重要意義。
2 人文關懷的內涵
人文乃為人之本,是人類文化中的先進與核心的部分[6]。關懷是一種道德法則,是一種充滿愛心的人際互動,是人類社會所特有的一種特性[6]。關懷是護理的本質,也是護理活動的原動力[7]。綜上,人文關懷的內涵可以概括為以人為本,以專業勝任性、治療目的性、社會責任性等為特征,護理人員希望服務對象獲得身心健康與實現個人生命價值的關愛情感及其照護,幫助服務對象獲得身心和諧的一種專業行為[8]。護理中人文關懷的實質是一種充滿愛心的人際互動,目的是幫助他人達到生理、精神及社會文化的健康[9]。
人文關懷是護理學精髓,是貫穿于護理工作全程的愛的體驗和行為[10],是實現身心整體護理的核心體現,是醫學回歸其價值理性和人文精神的本質要求[11]。
3 我國養老護理人文關懷概況
我國是人口大國,也是老齡化加速發展的國家[12]。養老及老年人護理等問題已經成為一個迅速增長的社會熱點問題[13]。但是,有研究顯示,養老機構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需求基本得到滿足,但醫療護理需求、文化娛樂需求、精神心理等需求的滿足有待提高[14]。我國養老護理中嚴重缺乏人文關懷,盡管有些養老機構已經意識到這一點,但是由于各種主客觀的原因,我國養老護理中人文關懷的開展狀況并不樂觀[3]。
我國人文關懷教育起步相對較晚,這是人文關懷缺失的主要原因。傳統的護理教育,重技能輕人文。故而,護理類學生在接受教育時,沒有將人文關懷理念根植于心。在未來的工作中,必然會受到傳統護理教育模式的影響,對護理對象給于更多的疾病或生活照護,而非人文關懷。另外,養老護理員素質參差不齊,是我國養老護理人文關懷缺失的重要原因。從事養老護理的工作人員,絕大部分是沒有經過專業護理教育的業余人員,且自身素質偏低[1],這樣的養老護理員無法提供人文關懷服務。再次,養老護理員繼續教育缺失,也是制約我國養老護理人文關懷發展的因素。目前國內開設老年護理專業的高校較少,且社會上老年護理員的培訓機構良莠不齊,加上無論是高校還是社會上的培訓機構在養老護理員的培養方面仍然受著傳統護理教育模式的束縛,致使現有的養老護理員人文關懷理念薄弱,關懷能力不能滿足老年群體人性化照護需求[15]。
4 養老護理人文關懷的必要性
4.1 “老有所樂”需要人文關懷
我國“4-2-1”家庭結構的大量涌現,對我國傳統的家庭養老模式造成了強烈的沖擊。兩位獨生子女要照顧4位老人,顯然力不從心。因而,我國的養老護理有巨大的市場潛力。但是老年人常伴各種慢性疾病,加之失能、失智、空巢等原因,使得老年人容易出現焦慮、抑郁、孤僻,甚至自殺等不穩定情緒。因此,老年人對人文關懷有著更強烈的渴望和需求。對于空巢或失獨的老人而言,給于他們全方位細致周到的生活護理,遠遠比不上陪伴或者傾聽顯得重要。可見,高質量的養老護理,除了給于老人基本的生活或疾病照護之外,更多地要滿足老人在心理、精神、娛樂及社交等方面的人文需求,從而真正地實現“老有所樂”。
4.2 養老護理員價值體現需要人文關懷
人文關懷一直是護理事業發展的內在動力[6],養老護理是護理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養老護理員要實現自己的專業價值,體現自己良好的職業形象,不僅要具有扎實的老年護理技能,掌握與老人溝通的技巧,還要深入理解護理人文關懷的內涵,并在實際工作中,將人文關懷理念內化于心,外塑于行。2015年院國家衛生與計劃生育委員會下發《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中要求注重人文關懷[15]。可見,人文關懷已成為衡量護理服務水平的重要標志[6]。
4.3 健康老齡化需要人文關懷
面對我國老齡化加劇的趨勢,如何幫助老人保持最大限度的獨立性,提高其生活質量,保持生命的尊嚴,已經成為我國養老護理事業面臨的嚴峻挑戰。在給于老人基本的生活或疾病照護外,為老年人提供人文關懷照護,可以促進其健康老齡化,維護社會和諧。
5 提升人文關懷的策略
《中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11-2015年)》中明確提出“在課程設置中加大心理學、人文和社會科學知識的比重,增強人文關懷意識”[16]。因此,在護理教育中要改革課程設置,增加入文關懷課程的比重,全面普及人文關懷教育,將人文關懷貫穿到護理教育的全過程。不僅如此,在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上也要同步改革。因為人文關懷理念,要體現在實踐中。因而,教學要從理論走向實踐,多采用情景教學法、小組討論法等有利于啟發學生產生情感共鳴的教學方法.最后,在實習或養老護理工作中,要定期進行人文關懷為主題的培訓或講座,增強養老實習生及養老護理人員的人文關懷能力。
人文關懷是一種理念,也是一項技能。我國養老護理人文關懷水平的提高,需要每一位養老護理相關人員,將人文關懷根植于心,外顯于行。
參考文獻:
[1]李丹.應用型護理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究[J].教師與教學研究,2018,4(2):8~9.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十三五”健康老齡化規劃[EB/OL].[2018-04-16].http://www.moh.gov.cn/jtfzs//201703/63ce9714cal646840be76b362856a6c5f.shtml.
[3]譚艷超,李蘊好.基于人文關懷的養老護理問題分析[J].才智,2018(11):231.
[4]佚名.中華護理學會世衛組織總干事在Nursing Now啟動儀式的致辭[EB/OL].http://can-cast.org.cn.
[5]王健敏.關愛教育的教學實施模式[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1(3):109~115.
[6]吳欣娟.人文關懷:護理發展新篇章[J].護理管理雜志,2018,18(5):305~323.
[7]Leinigner M.Caring:an essential human need[M].Thorofare,NJ:Cjarles B.Slack,1981:24.
[8]張穎,安文忠,單偉穎.等.護理人文關懷相關概念內涵解析[J].承德醫學院學報,2017,34(5):449~450.
[9]李慧玲.護理人文關懷[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1~6.
[10]徐劍鷗,羅彩風,路正南,等.奧地利老年照護人文關懷現狀及對我國人文護理發展的啟示[J].護理管理雜志,2018,18(5):320~323.
[11]章新瓊.論護理專業學生人文關懷教育的系統思想[J].高教研究,2018,13(36):12~13.
[12]李丹,張晶晶.荷蘭生命公寓對我國養老模式的啟示[J].中國護理管理,2018,18(9):1286~1288.
[13]Terence F.Shea.Help with Elder Care[J].HR Magazine.2003,9:113~118.
[14]劉婷婷,袁暢.烏魯木齊市養老機構老年人服務需求現狀調查研究[J].新祖醫科大學學報,2014,37(4):482~485.
[1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關于印發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的通知[EB/OL].[2018- 03一26].http://www.nhfpc.gov.cn/yzygj/s3593g/201501/5584853cfa254dlaa 4e38de0700891fa.shtml.
[16]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中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11-2015)[EB/OL].[2018-04-16].http:www.mov.gov.cn/mohyzs/s3593/201201/53897.shtml.
收稿日期:2019-12-04
作者簡介:李丹(1981-),碩士,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為養老護理及高等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