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嫻
摘要:小學數學核心素質之一就是抽象思維能力,培養小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不僅有助于學生對數學概念的深刻理解,更對其他學科的學習有所裨益。因此,如何培養小學生抽象思維能力,是現代小學教學課程當中應該深入思考的課題。本文從數學中抽象思維的內涵談起,分析抽象思維能力的重要性,最后探討提高小學生數學抽象思維能力的幾種途徑和方法。
關鍵詞:抽象思維;數學教學;小學生;能力培養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課標》)指出,知識點高度抽象性是數學最本質的特點。數學來源于生活,而數學家們將本質的、共性的、普遍的特征抽象出來得到數學概念或結論,數學對象都是抽象的產物。可見,數學學習最根本所在就是抽象思維的運用,小學是數學基礎夯實時期,為以后數學學習打好基石。正是由于抽象思維能力如此重要,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抽象思維,成為當今數學教學中應深入思考的問題之一。
一、數學中的抽象思維
抽象是數學教學中最重要的思維方法之一,抽象一詞最初源于拉丁文“abstractio”,原義是排除、抽出。《簡明數學詞典》中抽象定義:指從具體事物抽出、概括出它們共同方面、本質屬性與關系等,而將個別的、非本質的方面、屬性與關系舍棄的思維過程。可見抽象是提取事物本質特征的思維活動或過程。辭海中定義數學抽象(mathematical abstraction)是指抽取出同類數學對象共同的、本質屬性或特征,舍棄其他非本質的屬性或特征的思維過程。數學抽象思維方法,是在感性認識基礎之上運用概念、判斷、推理等方式透過現象,抽取事物本質的理性思維法。
二、培養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意義
《課標》提到學生應該具備由表及里、抽象概括數學問題本質的基本能力,因此,教師應在教學中讓學生學習抽象、會抽象,讓學生通過抽象、概括去認識、理解、把握事物數學本質,逐漸養成思考問題的習慣,形成抽象概括、領會和掌握數學知識的過程。進一步提升小學生學習能力和科學素養,為通往數學知識新殿堂打下堅實基礎。小學階段,隨著從低年級到高年級的增加,數學課程中的數學抽象思維要求越來越高,知識點也越來越抽象,這種抽象化的數學概念和定律學習可以培養小學生抽象時空理解分析思維能力,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習慣,對于以后初高中階段數學有良好幫助。數學作為基礎性的自然科學,數學學習好壞直接影響到其他自然學科認知水平,可能對未來學習造成困惑。倘若小學階段培養良好抽象思維習慣,那么在將來的學習中,不論是數學還是其他自然學科都會游刃有余,產生學習動力和興趣,收獲學習成果的喜悅。
三、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一)培養興趣,促進思維
要讓小學生理解抽象的數學概念有一定難度,這是由小學生生理發育特征決定的。對難理解的東西,學生是不感興趣的。這就要求教授數學課時,需要激發小學生學習興趣,讓他們對抽象概念能夠學下去。教育家夸美紐斯曾經說過:“應該用一切可能方式把孩子們的求知與求學欲望激發起來。”教師要優化課堂氛圍,激發學生抽象思維興趣,從而調動小學生主動性和積極性。抽象課題對于低年級小學生來說具有一定難度,需要將抽象概念具體化來幫助學生建立對抽象概念的直觀認識,達到理解目的。課堂應用實物進行直觀教學,具有鮮明性、生動性和真實性等特點,容易引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所以直觀化、具體化、實物化教學可以幫助小學生理解,在具體實踐活動中探索抽象規律,從而獲得成就感,樹立自信,最終提高小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二)創設多樣的情境
數學來源于生活,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聯系生活中的具體情境和數學概念、規律,從而讓學生理解生活和數學的相似、相同性,能深刻理解數學抽象定義的具體內涵。因此,教師在備課中可以把生活中常見素材引入進來,讓學生能用日常生活中已經掌握的知識,解決數學問題。以教授小學生時間為例,小時、分鐘和秒的概念對小學生來說是非常抽象的概念,很難讓學生理解為什么一天二十四小時,一小時六十分鐘,一分鐘六十秒。那么,教師可以從生活入手,利用生活中晝夜更替規律,用多媒體視頻播放,讓學生理解時間和晝夜概念。然后引導學生思考如何記錄時間變化,這時可以引入時鐘,及時鐘是如何計時的,最后可以講解生活中如何具體應用,如何計時的,我們可以計算吃一頓飯需要多少時間,畫一幅畫需要多少時間,寫一篇作文需要多少時間,最后課堂討論。這樣結合具體情境,學習抽象時間概念就比較容易和方便理解,最終使學生抽象思維能力逐步形成。
(三)強化練習,深化理解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除了課堂上講解之外,更重要的是學以致用,加強學習知識應用,尤其是理論化的知識,更加抽象,如果不加以實際應用,學生會很快忘記。所謂熟能生巧,對抽象概念學習來說,不斷練習才能真正做到熟練掌握。對小學數學課程,課堂上深奧的各種概念定義,需要具體實踐課來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和應用。只有深刻理解,才能熟練應用,最后形成技能技巧。
四、結語
總之,數學本質上是一門抽象科學,抽象思維在數學學習中占據重要地位。小學時期,是形成數學抽象思維習慣關鍵階段。從低年級到高年級,小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是不斷提高的。低年級時期還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高年級時期可以在家長和教師幫助下,掌握抽象概念并加以運用。因此,我們需要根據低年級和高年級不同階段小學生心理思維特點,采取針對性方法,幫助小學生逐漸形成抽象思維能力,并引導其運用抽象概念去解決具體問題,最終形成小學生的抽象思維習慣。有計劃性地進行抽象思維練習,不僅能培養小學生抽象思維能力,而且有利于教師提高教學質量,從而達到培養學生數學素養,提高學生科學素質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