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寶順
摘要: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構建核心素養教學體系,能夠全面提升學生的物理知識掌握能力及運用能力。為此,教師要為學生構建科學的教學體系,使學生能夠在物理課堂中有所收獲,促進學生物理核心素養不斷提升?;诖?,本文分析如何構建初中物理核心素養教學體系,提升初中物理教學效率,為廣大初中物理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核心素養
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培養學生具備物理核心素養,當今初中物理教學受到教師的廣泛關注以及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師首先要改變自身的教學理念,積極創新教學方式方法,為學生打造出科學合理的物理教學課堂,在傳授物理知識的同時,尊重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在物理學習中能夠增長知識,鍛煉思維,具備物理核心素養。
一、物理核心素養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學以培養學生全面發展,具備核心素養為目標,在引導學生掌握物理知識的同時,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物理核心素養是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的過程中逐漸累積形成的,要求學生能夠熟練掌握所學物理知識,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具備發散思維,在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過程中,通過數學表達為基礎,實現對物理知識的最終運用。初中物理教師遵循培養學生具備物理核心素養為教學方向,在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物理知識的基礎上,為學生后續物理學習打下扎實基礎。
二、基于核心素養構建教學體系的策略
(一)更新教學理念,尊重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
受應試教育影響,傳統教學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多年,在教師一言堂,學生被動參與課堂的教學環境下,學生沒有時間與機會獨立地對物理問題進行思考。大多數情況下,教師會為學生演示物理實驗,代替學生自己操作物理實驗,使學生在課堂中只能充當觀眾。長此以往,扼殺了學生對物理知識的興趣,導致初中物理教學效率難以提升,為此初中物理教師要更新教學理念,重視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具備物理核心素養。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更新教學理念,充分重視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發揮自身引導者的作用。在課堂上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熱情與積極性,為學生提供自主思考的時間,讓學生在相互交流與探討中自主掌握物理知識。教師要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到物理課堂中,在課堂中大膽提出自己在物理學習過程中的觀點與問題,從而調動學生在課堂中的積極性,發揮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實現物理核心素養培養。
此外,物理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特別是對于性格較為內向的學生,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發言,積極地與其他同學與教師進行交流,對于膽小的學生,要鼓勵其大膽地參與到物理實驗中,讓其感受到物理實驗的趣味性,培養學生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通過小組合作,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與其他學科有所不同,物理是經過不斷地實驗與總結最終得到的科學知識與規律。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的過程中會有一定難度。由于學生的學習能力與認知能力存在差異,經常會將物理相關概念弄混淆。例如:在蘇科版初中物理教材中,對于二力平衡與相互作用力二者概念弄混淆,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這部分知識內容,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交流討論,找出二力平衡與相互作用力概念間的相同點與不同點,最后學生總結出:二力平衡與相互作用力的相同點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線上;而不同點是二力平衡是作用在同一物體,是兩種力,而相互作用力是在不同物體上,是一種力,同時產生、同時消失。經過合作交流,能夠讓學生自主總結出物理知識中的重點內容,從而更加牢固地掌握物理知識,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與自主意識,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
在講授“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凸透鏡、光源和光屏等工具,并引導學生調整好三者之間的位置,然后做好數據記錄。在實驗操作結束后,教師可以讓各小組匯報出結果,然后教師再進行總結,并用表格的方式呈現出來。如此一來,學生可以清楚地認識到進行物理實驗的重要意義。同時還有利于學生認識到物理結論是在反復驗證和探究中得出的。
(三)通過物理實驗探究,培養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
物理課程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物理實驗十分重要。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識,提升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教師在引導學生掌握物理概念時,需要通過實驗進行教學。例如:自由落體規律、焦耳定律等,通過實驗強化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鍛煉學生的物理探究能力與核心素養。初中生對物理實驗都十分感興趣,在物理實驗課堂上學生的注意力也更加集中。因此,初中物理教師要將根據物理教學內容與物理實驗深入融合,提升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例如:在蘇科版初中物理教材中,教師可以通過實驗讓學生掌握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師可以給每個實驗小組的學生分發磁鐵小車,先讓兩輛實驗小車相互靠近再松手,然后觀察小車的運動軌跡,可以發現磁性相反的磁鐵小車將對方相互遠離,通過直觀的實驗感受,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物理素養。例如:在進行“汽化”內容教學時,可通過對比觀察引導學生提出科學探究問題。首先,引導學生將酒精棉球包裹在兩支溫度計的玻璃泡上,觀察溫度變化。然后,再引導學生將兩個酒精棉球分別包裹在兩支溫度計的玻璃泡上,并用扇子對其中一個酒精棉扇風,觀察兩支溫度計的溫度變化。這時教師可以啟發學生:“實驗過程中,同學們觀察到什么現象?通過這些現象可以提出哪些探究問題?”
三、結語
綜上所述,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目標的初中物理教學視域下,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以提升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及物理素養為重任,改變自身教學理念,重新構建物理核心素養教學體系,突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通過分組合作與實驗探究的方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意識及探究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馬恒彬.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物理學科課堂教學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2020(3).
[2]郭任芝.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物理分層教學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1).
(責編 唐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