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樂產業代表著一個國家與民族的精神面貌,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音樂產業也在不斷的改革和完善,本文通過對音樂產業的發展現狀進行深入分析,思考我國音樂產業的發展策略,推進音樂產業的發展。
關鍵詞:音樂產業;發展現狀;觀察與思考
音樂產業與影視動漫、娛樂游戲和演繹表演息息相關,不僅豐富了人們的文化生活,也滿足了人們的精神需求[3]。近年來,在信息數字化環境下,移動音樂站在了音樂產業鏈的頂端,在線音樂用戶日益增長,然而高素質音樂人才的缺乏和音樂版權的原創性重視度不足,我國音樂產業的發展仍然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一、我國音樂產業發展現狀
(一)缺乏原創人才和版權保護意識
伴隨互聯網的迅速發展,人們可以通過QQ音樂、酷狗音樂和網易云音樂等各種移動平臺隨時隨地收聽音樂,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是由于對版權保護的疏忽,各種盜版音樂層出不窮,不僅侵害了音樂人的權益,也打亂了音樂產業環境。盡管2015年國家版權局出臺了《關于責令網絡音樂服務商停止未經授權傳播音樂作品的通知》,下架了眾多未經授權的音樂作品,但是隨著網絡直播、快手、和抖音短視頻等新型平臺的崛起,版權保護機制仍然不夠成熟和完善。很多用戶寧愿下載和收聽盜版作品,也不愿意購買需要付費的原創作品,長此以往,音樂創作人也失去了創作的積極性,導致了原創音樂作品的匱乏。另一方面部分唱片公司過度注重音樂作品的商業性,為了獲取更多的盈利而忽視音樂作品本身的質量,導致無法滿足音樂產業的市場需求。
(二)營銷模式過于單一
傳統的音樂營銷模式主要是通過廣告傳單、媒體介紹和演唱活動等方式宣傳音樂信息,沒有最大化的利用音樂資源,導致了音樂產業市場的不健全,大量的優秀音樂作品得不到宣傳和流通。有效的營銷模式對音樂產業的盈利起決定性的作用,缺乏完善的音樂市場營銷體系,也限制了音樂產業地快速發展。因此音樂創作人和發行公司應當定期進行市場考察,緊跟信息時代的發展步伐,不斷改革和創新營銷模式,推動音樂產業的迅速發展。
(三)缺乏完善的音樂市場體系
很多音樂平臺寧愿選擇翻唱作品,也不愿意支付高昂的成本與唱片公司合作,造成了市場資源配置的不平衡,很多音樂作品得不到有效的推廣,出現版權問題時,由于侵權成本過低而維權成本過高,大多音樂侵權糾紛選擇不了了之,導致了音樂產業的發展市場面臨嚴峻的挑戰。這種不平衡不僅限制了音樂信息的推廣,消費群體也逐漸減少。
二、我國音樂產業的發展途徑
(一)培養優秀的音樂創作人才
為了促進音樂產業的蓬勃發展,要高度重視培養高素質的音樂創作人才,提高音樂人才的數量和質量,才能滿足市場原創作品的供不應求。一方面可以建立原創音樂平臺,通過音樂眾籌、音頻直播、視頻直播等領域,為音樂人才提供創意素材、版權運營和信息推廣,激發彼此的創作靈感,提高原創音樂作品的質量,另一方面應加強各類藝術院校培養人才的能力,壯大專業的師資隊伍并不斷更新教育模式,著重培養音樂人的個性、潛能、專業水準和藝術修養。音樂培訓機構也可以舉辦各類音樂競賽,豐富學生的創作實踐經驗,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水平和創新能力。
(二)加強音樂版權保護
版權是音樂市場競爭的核心,在“免費宣傳+接收廣告+增值服務”的商業模式基礎上,音樂市場上崛起了新型的版權運營模式,即音樂平臺與版權方簽訂全權代理協議,以獨家代理的方式進行版權運營[2]。另外相關部門應完善關于版權保護的法律法規,加強音樂版權的監管力度,拒絕剪切和拼接等盜版行為,大力推廣版權組織的宣傳力度以提高音樂人的版權保護意識,建立良好的音樂產業環境。當發生版權沖突時,及時與版權管理組織進行溝通,并大力提倡舉報盜版行為,嚴厲打擊盜版視頻和音樂作品行為,降低維權成本并提高侵權行為的補償金額,建立完善的音樂版權秩序。
(三)創新營銷策略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消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唱片公司可采取不同類型的音樂社交娛樂平臺,加強音樂作品的宣傳力度,構建以音樂、社交和娛樂相結合的產業鏈。音樂平臺應該提升自身的特色和優勢吸引更多的用戶,為用戶提供多元化的音樂體驗和立體化的互動場景,不僅可以促進用戶之間的彼此交流,還可以提高用戶的參與度和活躍度, 將用戶轉化為消費者,培養用戶對于原創作品的付費習慣,建立可持續的盈利模式,才能給音樂人創作作品的積極性從而提高作品質量,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的音樂產業鏈。另外隨著人們在周末和假期旅游的消費需求逐漸增加,可以將旅游產業融入音樂產業,打造以音樂為主題的旅游體驗模式,比如北京的音樂產業園區和成都的東郊記憶園區,文旅融合不僅能推動旅游產業的轉型和升級,也能支撐音樂產業的發展,二者進行優勢互補實現共贏[1]。
三、結語
近年來,社會對音樂產業的要求越來越高,只有緊跟時代發展的腳步著重培養復合型的音樂人才,創新音樂產業營銷理念,加強音樂版權保護機制才能構建完善的音樂產業體系,提高全民的文化情操和藝術修養
參考文獻
[1]李小瑩.對我國音樂產業發展現狀的觀察與思考[J].音樂探索,2020,(2):85-89.
[2]孟兆平.我國網絡音樂產業發展的現狀、問題與解決對策[J].蘭州學刊,2016,(3):152-163.
[3]張美玉.當前我國音樂文化產業發展現狀及其理論溯源[J].大眾文藝,2011,(21):24.
作者簡介:龍雪雪(1999-)女,苗族,貴州黃平人,本科,主要研究方向:小學教育。